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0分,每小题1分)()1.凡是热的不良导体都是不能传热的。()2.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它们之间就一定没有热传递发生。()3.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没有发生热传递现象,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热量。()4.用冰冷却食物,要把食物放在冰的下方.()5.0℃的冰比0℃的水温度低。()6.热水和冷水的质量不同,将它们混合,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7.比热较大的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也较多。()8.汽油的燃烧值大于酒精的燃烧值,但燃烧汽油得到的热量不一定大…  相似文献   

2.
例1两个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的铁块放入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的水和煤油中,当分别达到热平衡时(不计热损失),()(A)放入热水中的铁块吸收的热量多.(B)放入煤油中的铁块吸收的热量多.(C)两块铁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D)无法判断哪块铁块吸收的热量多.解法1定性分析设铁块放入煤油中,达到热平衡后吸收的热量为Q,温度为t.若将铁块放入水中,由于C煤油<  相似文献   

3.
例1 现有质量、温度均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将甲放入一杯热水中,当甲与水的温度相同时,水的温度下降了2℃;将甲取出来,再把乙放入这杯热水中,当乙和水的温度相同时,水的温度又下降了2℃。若热量和水的损失均忽略不计,则 A.甲的比热较小  相似文献   

4.
初三物理课本有一道例题“把100克、80℃的热水跟300克、20℃的室温水相混合,经测量,混合后的共同温度为35℃。试计算热水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和室温水的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把这两个热量加以比较。”利用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基本公式Q_吸=cm(t-t_0)、Q_放=cm(t_0一t),求得Q_吸=4500卡,Q_放=4500卡,经分析比较得到热平衡方程Q_吸=Q_放(过程详见课本)。这节课结束,学生对这公式只是从形式上记住了,而没真正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以及未掌握题目包含的物理过程。在后面的习题课上,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  相似文献   

5.
在运用热量公式Q吸=cm(t-t0)和Q放=cmt0-t)解题时,同学们要明确以下四点:1.明确与热量Q有关的因素物体吸热升高的温度,物体放热降低的温度,若将和降都用面来表示,则吸收热量与放出热量的两个公式可写为在运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解题时,同学们应明确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的多少,是由物质的比热c、物体的质量m、和物体温度的变化量凸t三者所决定的.对同一物体而言,热量Q仅由温度的变化量t来决定.2.明确t在公式中的整体性在热量的计算公式中,为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即物体变化的温度.同一物体,无论初温t0和末温t大小如何…  相似文献   

6.
题电热淋浴器分为储水式或无水箱式两种.储水式淋浴器需要较长时间把水加热。待水温达到要求后用水箱中的热水淋浴:无水箱式淋浴器使冷水流过电热器就能达到要求的温度,然后从喷头流出供淋浴.请你利用以下数据通过计算说明家庭中不宜使用无水箱式电热淋浴器.已知冷水的温度为16℃。淋浴时所需热水的温度为38℃,  相似文献   

7.
例1 将一杯热水倒入盛有一些冷水的大容器中,使得大容器中的冷水温度升高10℃.然后又向大容器中倒入同样的一杯热水,大容器中的水温又升高6℃.如果再向大容器中倒入同样的5杯热水,则大容器中的水温再升高多少?(不计热量损失)解:这显然是一道冷热物体混合的热平衡习题.初读的感觉是过程复杂,已知条件太少,特点是三次倒入相同质量和相同初温的热水.对于这类看似很难求解的习题,大家不要心急,“硬着头皮做”、“摸着石头过河”,不仅能解出,还能总结出解题思路. 既然我们的“工具”只有热平衡方程,我们就按热平衡方程的各…  相似文献   

8.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0℃的冰和0℃的水温度相同,所以它们的冷热程度是一样的.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和0℃的水来冷却物体时,用0℃的冰效果更好些.不是因为0℃的冰比0℃水更冷,而是因为0℃的冰熔化成0℃的水时要吸收热量.  相似文献   

9.
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晶体在熔化和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一温度分别称为“熔点”和“沸点”.如冰的熔点是0℃,  相似文献   

10.
张振楼 《物理教师》2006,27(4):51-51,54
原题:将一勺水倒入原盛有水的量热器中,平衡后,量热器中水温升高了5℃.再补充一勺同样的热水后,量热器中水的温度再升高3℃.如果再倒入一勺同样的热水,试求量热器内水的温度还能上升多少?量热器本身的热量不计,混合过程中的热损失忽略.原解:设量热器内原有水的质量为m,温度为t0  相似文献   

11.
题目用某种合金制成的小球,体积为10厘米3,当温度从10℃升高到20℃时,吸收的热量为153焦.已知合金的密度为8.5X103千克/米3,比热为045X103焦八千克·CC).问小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此题涉及密度、质量、体积、比热、热量和温度等物理量,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其中任一物理量解答此题,因此有多种解法.解法1比较热量.用小球吸收的热量Q吸,与同体积的实心小球,升高同样的温度,吸收的热量Q吸。比较.若o吸实二q吸,则小球是实,U的;若O吸实<O吸,则小球是空心的‘体积为10厘米3的实心小球…  相似文献   

12.
冬天,有人喜欢吃冻柿子.要想在吃之前将柿子解冻,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用冷水泡柿子比用热水泡柿子解冻得快,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从冰箱拿出冰冻的鱼.使其融化烹饪,用热水还是冷水化冰,哪一个更快?人们会自然认为热水更快一些,这个不难理解,热水和冰的温差大一些,更利于热的传递,短时间里冻鱼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完成熔化过程.但实际情况是用冷水效果更好,用时反而最短,与我们的想象迥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试图解释这一问题,笔者查阅多种有关资料,对提出的解释意见,认为没有切中要点,没有让人相信的说服力,下面就该问题阐述笔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题目:小明的新家想安装一台无水箱式电热水器,这种电热热水器当冷水流过它时,就能达到要求的温度而立刻从喷头流出供淋浴.已知冷水的温度为15℃,淋浴所需热水的温度为40℃,电热水器一分钟流出热水的质量约为4 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相似文献   

15.
中学物理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热功问题: 一块质量为M、0℃的冰,在摩擦系数为μ的地面上拖行S路程,假定摩擦产生的热量全部被冰吸收(若冰吸收的热量  相似文献   

16.
一、比热人们取各种不同物质1千克,使其温度升高1℃,测量它们吸收热量的情况时,从大量实验结果发现各种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是不相同的,这表现了物质的一种特性.为了比较各种物质的这种特性上的不同,引入“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比热容的定义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比热容.简称“比热”,它的符号是C,单位为焦/(千克·C).实验证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时放出的热量,跟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对例如水的尸h热是4.2X103焦/(十克·℃),这表示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  相似文献   

17.
例1太阳灶内盛有20℃的水2吨,若在太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了30℃,问水从太阳灶中吸收了多少热量?错解错解原因概念不清,没有正确理解“升高了”与“升高到”的物理意义,导致了水升高的温度的计算错误.本题中水温升高了30℃,表示正解例2在标准大气压下,完全燃烧50千克于木柴放出的热量,全部被1500千克20℃的水吸收,则可以使水的温度升高到多少t?(干木柴的燃烧值为1.ZX107焦/千克)错解焦/千克因焦,所以由得错解原因思维的片面性.解题中没有注意到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水在沸腾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水温却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8.
例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D.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减少一定是放出了热量 B.加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一定降低 C.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O℃的冰化为0℃的水,因为温度没变,所以内能不变 要做对上面两道题就必须弄清温度、内能、热量这三个量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比热容概念: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学生对比热容很难理解,原因有二.1.概念很抽象.2.学生要反推实验结论.比热容的概念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而实验原理是吸收相同的热量看温度上升的高低.需要学生反推结论,学生本来就对抽象的问题很难理解,更何况再要转一个弯,使抽象的变得更抽象.  相似文献   

20.
题有六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其中一个盛满热水,如果利用杯子的吸热作用使热水的温度降低,可以把热水注入其余的五个冷杯子中,让杯子吸收热水的热量.怎样注入热水可以获得最佳冷却效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