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对藏东南地区的山地生态旅游资源、水域风光生态旅游资源、冰雪地带生态旅游资源、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藏东南地区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条件是神态旅游资源,黑龙江省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富饶的资源已成为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的重要依托,在分析黑龙江省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探讨了黑龙江省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保护性对策。  相似文献   

3.
甘孜藏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生态旅游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分析了甘孜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及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认为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结合实际,从管理体制、生态保护规划、营销战略、居民参与、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对如何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天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众多的人文和自然旅游景观。文章介绍了天水市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况,通过SWOT分析法对天水生态旅游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段小莉 《中国科技信息》2007,(14):182-183,185
文章从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观点出发,分析了湖南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前景,并提出了湖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旨在促进湖南生态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位的黑龙江省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彬  钟林生  陈田  张爱平  戚均慧 《资源科学》2014,36(6):1142-1151
中俄界江是黑龙江省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潜力区之一,科学评价其生态旅游潜力是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促进中俄边境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生态位理论,结合中俄界江生态旅游发展实践,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社区、旅游市场、旅游区位和旅游交通6个维度构建了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使用Simpson模型和Pianka模型计算了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研究表明:①中俄界江沿岸14个县市区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评价值为6.15~18.80;②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空间特征明显,漠河、黑河、抚远、密山为I级潜力区,萝北、嘉荫、同江、虎林和饶河为II级潜力区,塔河、呼玛、孙吴、绥滨和逊克为Ⅲ级潜力区,乌苏里江河段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大于黑龙江河段,生态旅游资源子系统与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的相关性最高;③中俄界江沿岸共有69对县市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重叠度大于0.5,占到总数的75.82%,表明其生态旅游潜力要素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易导致激烈的旅游竞争。最后提出了黑龙江省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总体发展对策包括加强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开发特色多元的生态旅游产品、培育和开拓境内外市场、深化境内外生态旅游合作、完善生态旅游设施,并针对不同潜力区给出了差异性的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陕南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陕南地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做了全面分析,认为陕南地区在生态旅游资源、自然环境、客源市场和区域可进入性方面优势突出,在资金、基础设施和知名度方面还处于劣势,在生态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方面面临良好的机遇,在保护资源、环境与生态旅游市场竞争方面存在威胁。在此基础上,从形象宣传、提高区域知名度、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功能的发挥以及区域旅游合作等方面为陕南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阿尔山市好森沟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的综合评价,在生态旅游开发层次与空间布局等方面,提出了一条适合于好森沟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旨在为国内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9.
鲁北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开发策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吕建树  刘洋  张祖陆  李静  王学 《资源科学》2011,33(9):1788-1798
鲁北滨海湿地是山东省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对其开发潜力进行评价可为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提供依据。针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从资源禀赋条件、旅游开发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客源市场条件等4个方面建立一套包含42个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多层次灰色评价系统,对该区19处代表性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较为合理,可信度较高;针对研究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均集中在Ⅰ级-Ⅲ级、总体上资源开发空间大的特点及各地市间开发潜力的差异,提出了构建"一体两翼"的大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带的总体开发战略和各地市的开发分工体系,并确定了相应的开发时序和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0.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11):F0002-F000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章文与吴楚材都是我国生态旅游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吴教授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特别是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研究,气象学在旅游开发活动中的应用研究,森林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的保健效益研究,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等方面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简单介绍了三江平原的农业旅游资源和优势,阐述了生态旅游农业的概念,以及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并给予优先发展,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伊春具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本文阐述了伊春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伊春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规划。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海岸以淤泥质海岸为主,不利于传统旅游业的开展。随着现代旅游观念的出现,生态旅游热潮在全球兴起,江苏沿海丰富的湿地资源,为发展现代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研究以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价),对江苏沿海淤泥质海岸湿地旅游资源的景观价值进行评价,计算各景观的吸引力和开发潜力,以此确定江苏沿海可持续生态旅游的开发重点。评价结果表明,盐城沿岸旅游资源最为集中,综合旅游价值也最高。据此,文章提出成立“盐城国家滨海湿地公园”的构想,以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和区域开发的双赢目标。文章阐述了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的理论基础,确定了盐城国家湿地公园的范围、构成,根据各段资源特色,提出了具体开发步骤和策略。本研究将为江苏沿海生态旅游的发展和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从生态旅游的定义、发展现状、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及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措施和建议等方面作了详细论述,旨在为西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烟台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前景看好.在分析烟台市生态旅游发展优势条件基础上,审视其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实现烟台市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探讨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新化县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分析了其生态旅游品牌营销环境,同时对新化县生态旅游营销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丽水市的发展战略是围绕“生态”展开的,促使了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随着旅游业在丽水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增加,生态旅游发展也越来越受重视。丽水生态旅游产业仍存在诸如“单打独斗”、以开发自然生态资源为主、竞争力差、异质性不大、生态旅游资源整合不到位等劣势。本文通过对丽水现有旅游资源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将丽水的本土产业纳人生态旅游产业体系、注重当地居民参与性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等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大湘西旅游和文化资源的分析,阐述了湘西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同时对构建大湘西生态旅游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当今最受欢迎的旅游形式之一.本文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出发,对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作了评介,从广度和深度上论述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唐承财  钟林生  陈田 《资源科学》2009,31(11):1825-1831
研究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促进区域旅游与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对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海拔的变化,整个区域生态旅游资源与部分单体呈现垂直地带性;②随着经纬度变化,自然与人文类生态旅游资源均表现出水平地带性空间分异;③较多生态旅游资源分布在交通干线与主要河流沿岸;④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沿村镇及其周边地区呈现面状集聚与散点空间分异.基于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结果,提出该区域旅游资源总体开发模式为空间梯度转移开发,并探讨了3类空间优先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的开发模式,分别为垄断性资源开发的独立景区模式、交通干线沿线资源开发的线路联动模式、城镇周边资源开发的设施依托模式,研究成果可为三江源地区及其它生态敏感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