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红楼梦》是一部形象的封建社会衰亡史。《红楼梦》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生动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复杂的阶级斗争,揭示了这个统治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在小说产生的历史时期,虽然有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仍然是封建社会,这种新的萌芽,已经使得封建社会的矛盾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时代特征而更趋于尖锐、复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阶级斗争史。它在反映封建社会的阶级斗争的时候,塑造了封建社会中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许多典型形象。《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是一个反面人物,是封建地主阶级中的一个两面派的典型,一个孔孟之道的忠实信徒的典型。可是,资产阶级阴谋家野心家林彪及其死党,在他们的反动笔记里,却把薛宝钗封为“正面人物”,欣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以其对爱情描写的深刻性、广泛性、悲剧性成为中国小说史上描写爱情的顶峰。文章从与《牡丹亭》、《西厢记》等作品的比较中,阐发了《红楼梦》所表现的全新的爱情观,揭示了《红楼梦》将爱情置于封建社会全方位背景下加以描写的独到之处,剖析了《红楼梦》所表现的理想爱情的悲剧价值。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它既是女性的颂歌,也是女性的悲剧.《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它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四起姻缘,情节起伏曲折,故事饶有趣味,通篇充满着机智与幽默,是简·奥斯丁最富于喜剧色彩,也最引人入胜的一部作品.虽然这两部小说风格各异,但由于他们所描写的都是婚姻爱情,作品中女主人公形象性格都十分鲜明,细腻感人,富有典型性,很有研究价值和特色,并且从两个女主人公林黛玉与伊丽莎白的形象比较研究中,可以探究出中英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下层’不愿照旧生活而‘上层’也不能照旧生活和统治下去”的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在描写了这一历史趋势的同时,不仅成功地塑造了两个青年贵族阶级的叛逆者贾宝玉、林黛玉的艺术形象,而且也极其难能可贵地描绘了众多女奴们的反抗和斗争。在这些女奴中间,作者对于晴雯这个人物倾注了极大的同情,对于晴雯的性格也作了十分出色的描写。因此,研究《红楼梦》的人,无不对晴雯这个艺术形象给予较多的注意,这本来是十分自然的。大搞阴谋文艺的“四人帮”却把《红楼梦》这部宝贵的文学遗产当成了他们借古讽今、指桑骂槐的材料,挖空心思地把晴雯也拉进了他们影射攻击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帮派啦啦队里来了。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自问世以来,它的反封建、反孔孟之道的精神一直被地主资产阶级反动文人播下的重重迷雾所掩盖。经历了二百多年的艰难历程,《红楼梦》终于流传到了社会主义时代。今天,《红楼梦》真正的主题思想应该是为我们认识的时候了。《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它虽然不同于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题材的历史著作,但它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揭露和批判,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尔欺我诈、争权夺利,形象地展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歌颂了奴隶们的反抗和叛逆者的反封建斗争,是一部形象的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阶级斗争史,是一部帮助我们认识罪恶的封建制度的极好教材。我们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把《红楼梦》当作一部以阶级斗争为主题的政治历史小说来读。  相似文献   

7.
18世纪中叶,清乾隆年间由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艺术珍品。它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晚期的阶级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它必然崩溃的趋势。因此,《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红楼梦》不是写一朝一代的历史事实,更不是写某朝某代的真人真事,但是,它反映了封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实际生活更集中、更生动、更典型、更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艺术地记采了中国封建社会行将崩溃的方方面面细节,贵族阶级的穷奢极欲和广大人民的疾苦,仿佛一卷完整的时代画面。百年之后,拉丁美洲哥伦比亚也出现了一部体现其近代殖民地时期的历史、社会风貌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对照两部小说,从环境描写、人物个性、女性形象等三方面进行比较,能够发现其中无论是艺术手法还是思想价值均有多处相似。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教导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我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衰亡史.《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一个反对“礼教”的人物.对这样一部小说进行马列主义的评价,是一项重要的战斗任务.这里发表《要<红楼梦>当作历史读》一文,以期引起更多的同志投入这一战斗.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形象没落史,也是一部封建教育的形象破产史。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代的封建统治阶级“都拿孔夫子的道理教学生,把孔夫子的一套当作宗教教条一样强迫人民信奉”。以教育作为他们镇压人民,维护反动统治的武器。《红楼梦》作为一部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从研究封建教育的角度来看,它主要是通过对贾宝玉这个叛逆形象的塑造,以及贾政等人对宝玉叛逆性格的围攻扼杀,而结果以失败告终的描写,表明封建教育这个武器的失灵,宣告了腐朽没落的封建教育的破产。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政治历史小说,有着鲜明的反孔、反儒。反理学的思想倾向。《红楼梦》通过对于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生活的其实描写,通过所塑造的鲜明生动的典型形象,对于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思想进行了深刻有力的批判。《红楼梦》主要的政治历史价值就在于:尖锐地批判了以“克己复礼”为核心的儒家  相似文献   

12.
读罢《红楼梦》,掩卷沉思,正如所有人所说的一样,它是一部不朽的名著。从内容上讲,《红楼梦》以恢宏的手笔叙述了由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为中心的爱情悲剧,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由盛而衰的过程。而它的意义远不止这些,它还在客观上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展示出封建社会必将走向崩溃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有些人看《红楼梦》都不注意第四回,其实这一回是《红楼梦》的总纲.只有抓住这个纲,才能正确理解《红楼梦》的主题和社会意义,才能批判地借鉴,做到古为今用.过去有人把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当作总纲来看.于是什么《红楼梦》是“淫书”啦,是演“色空”观念的啦,是“悲金悼玉”之作啦,谬说种种,或誉或毁,结论只有一个:《红楼梦》是一部爱情小说.把第四回还是第五回当作《红楼梦》的总纲,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其中反映了两个阶级、两种世界观的斗争.我们必须用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抓住第四回这个重要的纲,把《红楼梦》当作历史来读,当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  相似文献   

14.
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把中国封建社会送进历史博物馆,中国封建社会作为一个历史发展进程来说,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但要了解什么是封建社会,什么是封建社会的阶级斗争,却不可不读《红楼梦》。《红楼梦》产生在封建社会行将崩溃的前夕,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罪恶和衰亡史的描写,揭露了贵族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黑暗和腐朽,反映了封建社会极其残酷的阶级斗争,是一部形象化的封建社会末期历史。  相似文献   

15.
王鹏飞 《考试周刊》2012,(53):22-23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题,通过贾、薛、史、王四大贵族家庭的兴衰史,通过细致和描写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封建社会复杂的矛盾斗争,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本质。《红楼梦》反映出来的爱情悲剧,既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又是作者人生中某些悲剧的缩影,还是对封建社会腐朽没落统治的血泪控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认为只把《简.爱》视为一部描写爱情的文学作品是不够的。夏洛蒂通过塑造简.爱自尊、自信、自立的人格力量,发出了英国妇女解放的先声。《简.爱》揭露的英国社会的不公与苦难,是19世纪英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所以更应把它看成是一部社会小说。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在《红楼梦》研究中“政治历史小说”一词风靡一时。如“《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是描写阶级斗争的书”(李希凡:1974年重印的《红楼梦》一书序言);“按照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来分析,《红楼梦》所表现的是以阶级斗争为内容的政治主题,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孙文光:《坚持用阶级观点研究〈红楼梦〉》。原载《红旗》杂志1973年第11期);“《红楼梦》是一部政治性很强、艺术性很高的政治历史小说”(陈熙中、故经之、侯忠义:《〈红楼梦〉——形象的封建社会没落史》。原载1973年9月22日《北京日报》);等等,不胜枚举。最近,北大中文系编的《中国小说史》第十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自有阶级社会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农民和地主的斗争,影响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发展,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红楼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一部形象的历史,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一部思想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巨著。小说的主人公贾宝玉,是作者曹雪芹呕心沥血塑造的封建地主阶级叛逆者的典型。曹雪芹在贾宝玉身上是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的。他让自己的主人公打起反对儒家思想的旗帜,并通过他和封建卫道者的斗争的描写,形象地展现了封建社会末期意识形态领域里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抨击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精神支柱——儒家思想,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孔子的儒家思想,原来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意识形态。以后儒家思想便和封建主义结合起来,经过历代封建文人的修补和发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正如毛主席所说:“那时的统治阶级都拿孔夫子的道理教学生,把孔夫子的一套当作宗教教条一样强迫人民信奉”。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叛逆者的贾宝玉,必然要和反动腐朽的儒家思想发生尖锐的矛盾和冲突。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正是在这种矛盾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这部悲剧小说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从繁荣走向衰败的过程.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叶广阔的社会现实,集中表现了封建社会的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和罪恶本质.其悲剧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贾府兴衰过程--时代悲剧:宝黛爱情毁灭--社会悲剧:众多人物命运--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