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1点燃、加热、高温、燃烧 "点燃"通常用于可燃物燃烧的反应,点燃的目的是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使可燃物发生燃烧.可燃物被点燃后,燃烧产生的热可使其继续燃烧,因此点燃只用来引发化学反应,并不需伴随化学反应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点燃、燃烧、加热、高温1.点燃点燃是一种用明火来引发化学反应的操作。点燃的目的是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其温度决定于可燃物着火点的高低;点燃的结果是使可燃物发生化学反应而燃烧。点燃一般是让火焰直接接触可燃物,可燃物被点燃后,燃烧产生的热可使其继续燃烧。因此,点燃只是用来引发化学反应,不需伴随化学反应的全过程。2.燃烧燃烧是发热、发光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是反应现象而不是反应条件。可燃物的燃烧一般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与氧气(或其他能支持燃烧的物质)接触;二是温度达到着火点。使温度达到着火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点燃、燃烧、加热、高温有些化学反应的发生是需要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通电等条件的。同学们在注明条件时,一定要区分清各种条件的适用范围。点燃是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其结果使可燃物发生燃烧。可燃物被点燃后,燃烧产生的热可使其继续燃烧。所以,点燃(有时加热也可以)只是用来引发化学反应,不需伴随化学反应的全过程。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先将铁丝在空气中加热,然后迅速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星四射,说明反应放出的热足以使其继续燃烧。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点燃、加热等)的结果,是化学反应的…  相似文献   

4.
谭军 《初中生辅导》2006,(21):90-93
一、点燃、燃烧、加热、高温 有些化学反应的发生是需要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通电等条件的.同学们在注明条件时,一定要区分清各种条件的适用范围. 点燃是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其结果使可燃物发生燃烧.可燃物被点燃后,燃烧产生的热可使其继续燃烧.  相似文献   

5.
化学术语是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之一。为便于同学们确切掌握,现对几个易混淆的化学术语进行辨析。一、点燃、燃烧与加热点燃是点火使之燃烧。加热是使物质温度升高。燃烧是可燃物与助燃性物质(如氧气)间发生的一种发热发光的剧烈的化学反应,是现象而不是反应条件,而点燃才是可燃物发生燃烧的条件,故在书写可燃物燃烧的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明反应条件为点燃。反应条件的不同取决于反应物的化学性质。点燃与加热的共同点是化学反应都需要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不同点是点燃是可燃物需经“点”,即加热使其(局部)达到燃点。由于燃烧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容易混淆的几组概念枝城市三八八厂子弟学校李炳喜(443301)一、加热、点燃、燃烧、高温1.加热:是指引发或维持反应进行的温度范围。一般用酒精灯作为热源,且一般不与被加热物质直接接触,通常不超过500℃。对于吸热反应来说,加热要伴随化学反应的...  相似文献   

7.
点燃、加热、高温都是化学反应的条件,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温度的高低不同,以及是否需要连续不断地提供热量。1.点燃是引发着火点较低的物质燃烧时所需要的温度条件,即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八点。如:常用酒精灯、火柴等外界热源提供热量。热源火焰在接与被点燃的物质接触,在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后,就不再需要热源,靠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使反应继续进行下去。2.加热也是指反应条件,可用“凸”表示,是指为了使反应进行,必须连续不断地提供热量的一种操作。但所需要的温度较低,约在500℃左右,用酒精灯的火焰即可达到。加热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点燃点燃是一些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点燃的目的是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继而使可燃物燃烧起来.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它是一种反应现象,不是反应条件.因而,"点燃"与"燃烧"的意思不同,不能把"点燃"  相似文献   

9.
一、化学反应条件的标注法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进行的。有的是在通常状况(常温常压)下,就能发生进行反应,有的则需要“点燃”、“加热”、使用“催化剂”等外加条件才能发生进行反应。写化学方程式时,对于在常温常压下能进行的反应就不需注明条件,但对于需要外加条件才能进行的反应,就必须在“=”的上方或下方标出反应所需的外加条件。如果不标或错标反应条件,则是不完整的。例如:炭燃烧的方程写成C O2=CO2,在“=”号上方不标“点燃”则意味着碳与氧气在常温常压下就能起反应,显然是不行的;若标成“燃烧”则是错误的,因为燃烧…  相似文献   

10.
<正>在平时方程式书写练习中,同学们经常出现对反应条件不清楚、混淆、乱写的情形,虽然经过多次纠正练习与反思后有所改进,但总有不少同学继续犯同样的错误。最典型的是把加热、点燃、高温等混淆。本文拟就此类温度有关的若干问题加以归纳辨析,以供大家学习参考。一、几种常见升高温度的概念1.点燃点燃,顾名思义,即使某某物质燃烧。从化学角度即通过升温使可燃物达到其着火  相似文献   

11.
一、化学反应条件的标注法 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进行的,有的是在通常状况(常温常压)下,就能发生进行反应,有的则需要“点燃”、“加热”、使用“催化剂”等外加条件才能发生进行反应。  相似文献   

12.
《科学》(华东师大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下)教科书中,有些化学概念容易混淆,这些概念,“形”相近而“意”不同。现选出几个典型概念,供同行们参考。点燃和燃烧燃烧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要使一种可燃物燃烧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可燃物  相似文献   

13.
初三学生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面往往存在着种种问题,现将同学们平时存在的错误,归类分析如下,请同学们注意.一、错写或漏写反应条件错例:(1)S+O2ΔSO2(2)CuO+CO点燃Cu+CO2(3)CaCO3ΔCaO+CO2↑(4)C+O2燃烧CO2(5)2H2O电解2H2↑+O2↑(6)CO2+C=2CO(7)Cu2(OH)2CO3高温2CuO+CO2↑+H2O错因分析:(1)加热不一定燃烧,反应条件应改为“点燃”;(2)“点燃”的结果是发生燃烧,而该反应并无燃烧现象发生,反应条件应改为“Δ”;(3)CaCO3分解需高温煅烧,故反应条件应改为“高温”;(4)“燃烧”是指发热发光剧烈的化学反应现象,不是反应的外…  相似文献   

14.
有些化学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进行,有些反应则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后进行———即在加热条件下进行。而每个化学反应所需的温度又不相同。因此,弄清楚加热的温度范围,了解加热仪器和实验室常用热源以及反应物的状态与加热仪器的选用等诸方面的关系,对于化学教学和化学实验是非常必要的。一、加热1预热 某些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为防止加热时仪器破裂,加热时先要进行预热。即移动试管或移动酒精灯使之受热均匀,然后再集中火力加热。2微热 有些化学反应,稍一加热就能进行。如NH4Cl和Ca(OH)2加热制NH3。3焙烧 把物质放在器皿里,用微火…  相似文献   

15.
一、反应条件1.点燃与加热点燃是引起反应发生的一种条件,其反应现象一定是燃烧.加热是指反应物置于酒精灯的外焰(400℃~500℃)受热而发生反应的条件,反应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硫粉与铜丝的反应,将装有硫粉的试管用酒精灯加热,使硫呈蒸气状,再把铜丝插入试管中,观察到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  相似文献   

16.
1“△”号的使用“△”是加热符号。该符号所表示的温度范围一般泛指酒精灯火焰范围。如果一个反应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就能很快地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就可用“△”来表示这种特定的温度条件。若反应发生所需的温度超过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则不用“△”表示,一般用“高温”表示,  相似文献   

17.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要紧紧抓住"两个条件"、"三层火焰"、"四类现象".一、两个条件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可燃物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2)可燃物的温度应达到着火点.因此当可燃物的燃烧引起火灾时,我们可使其中的任一条件不满足来达到  相似文献   

18.
《化学教学》用年12期刊登的文章《第23题答案值得商榷》,我们不同意该文分析所得的结论.因为该文在分析试题时只抓“体积不变”进行讨论,对于“完全燃烧”却置之不理,片面理解题意,导致所得结论错误.关于燃烧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燃烧就是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而广义的燃烧泛指一切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时,若氧气足量或剩余,可燃物不剩余,且组成可燃物的元素转化成尽可能高价态的、较稳定的化合物,属于完全燃烧.若氧气量不足,则可燃物剩余或组成可…  相似文献   

19.
考点1 燃烧的条件 例1(2016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解析:A.只有可燃物在具备了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才能燃烧,错误;B.燃烧不一定会引起爆炸,错误;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着火点属于物质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错误;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正确. 答案:D  相似文献   

20.
通常所说的燃烧 ,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 ,应抓住“两个条件”、“三层火焰”、“四类现象” .两个条件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 (或空气 )接触 ;二是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因此 ,当可燃物的燃烧引起火灾时 ,我们可使其中的任一条件不满足来灭火 .同学们想一想 ,以下两例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1)用扇子扇燃着的蜡烛 ,蜡烛会熄灭 .(2 )油锅里的油不慎着火 ,立即盖上锅盖 ,火很快熄灭 .答案 :(1)降温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2 )隔绝氧气 .三层火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