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大力 《体育学刊》2013,20(1):6-13
中国传统艺术体系中舞蹈是最为不发达的,但是这种表达思想情感最原始与最本能的身体方式没有消失,而是潜入其它文化形态中,以一种综合的方式存在,武术套路就是这样的形式之一.这是传统武术具有套路形式和现代竞技套路出现的最重要的文化历史原因.套路给武术带来了新内容,但也造成了相当的不适.要避免这种不适,并谋求新发展,套路武术应该更大程度脱离武术而靠拢艺术,并明确以“武术舞蹈”的名称代替“武术套路”.武术舞蹈,是我们民族特殊的舞蹈种类,是我们民族对世界的又一大文化贡献.  相似文献   

2.
1 前言 武术有着多种表现形式:套路、散打、短兵、太极推手及各种功法练习,而它们的技击形式也不尽相同。本文以武术套路为研究对象,我们所论武术套路的技击表现性是指:(1)武术套路表现技击意象:(2)武术套路在表现技击意象的同时还具有丰富的观念、情感等表现性。  相似文献   

3.
谈武术套路之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术套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和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国武术一个特有的表现形式,也是学校武术教学的主要内容。由武术套路独特的功能、内容和表现方式,可得出套路的固有属性——艺术性。从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阐述武术套路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套路是武术运动的主要形式·她蕴含着l,ti华武术灿烂的文化。武术教学是以套路教学为卞体。当今各类高校武术教学课程中.套路教学均占主要部分。如体育院系武术普修课要学习初级K拳、太极拳、初级剑术等套路。而专项选修课则要学习刀、枪、剑、棍等多项自选和传统套路。我计1  相似文献   

5.
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武术套路从其本质来讲,可以说是艺术的另类表现形式。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从文化艺术的视角,沿着武术历史发展的脉络探讨了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认为,武术套路的技术特征可归纳为技击性,多样性和艺术性;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包含:武术套路运动的美是表现战斗的“生活”;是一种“距离”的美;是经过创造,所表现出的一种感染力、震撼力的美三个方面。武术套路通过形式美、意蕴美表现武术套路运动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套路及散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武术的产生过程入手,探析了套路与散手及表现特点,认为套路与散手是武术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将两者的打与练有机结合起来,武术最真实的表现形式才能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套路及散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武术的产生过程入手,探析了套路与散手及表现特点,认为套路与散手是武术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将两者的打与练有机结合起来,武术最真实的表现形式才能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8.
武术是一项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体育运动,它是以攻防为主要内容并以技击和套路两种表现形式而向前一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攻防技术逐渐失去了直接运用于军事作战的效用,至使武术中分出了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套路和格斗形式的技击。把零散的技击动作,从健身的角  相似文献   

9.
古代武术演进的文化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古代武术演进的文化结构研究康戈武当今享誉环宇的中国武术,以其丰富多采的表现形式吸引着千千万万习武者;以其光彩夺目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万万千千研究者。武术技艺为什么会由一种争生存、求生存的原始格斗术,发展形成兼有功法、套路、格斗三种运动形式的体育项目?武术...  相似文献   

10.
武术套路与传统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武术主要表现形式的套路运动,在其演练形式、表现风格、结构编排中,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哲学的烙印。因此,正确地学习和分析中国传统哲学,使套路运动这种形式更能体现出民族传统体育的性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阴阳观、形神统一论、知行合一的哲学观点来剖析武术套路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武术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武术套路将技击的技术动作进行提炼加工,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来自于技击,而又对其进一步规律化、艺术化。技击是武术的灵魂,是武术最突出的特征,强烈的攻防意识是武术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和艺术的鲜明标志。武术套路的美,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以具有攻防价值的动作为基本内容、以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一种民族形式体育运动项目。多年来由于武术理论研究的停滞,至使武术理论和实践,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套路中技击性动作和非技击性动作在发展上都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这必然导致武术发展中“自组织”过程的发生。现在我们可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将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结合的可能性。在开展套路竞赛和对抗性竞赛的同时,开展使二者结合起来的比赛,使武术成为一个古老而又新颖的全能体育项目。这也更有利于武术成为奥运会项目。  相似文献   

13.
时空是我们所感知的一切事物的存在形式,如果没有时空作为条件,那么我们将对任何事物一无所知。文章对武术套路时空的研究涉及到物理与艺术之时空,由于中西方在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都受其哲学思想的影响,这在体育和艺术上也有着充分的表现。文章对物理层面和艺术层面的分层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文化内涵在武术套路的魅力构成中占有关键性的地位,而且与西方文化虽存差异但并不相抵制,并认为武术套路的存在形式决定了在武术套路的教学和训练等实践活动中不能完全以物理化思维或艺术化思维来加以者虑的.必须两者兼顾。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武术与日本武道表现形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当代中国武术与日本武道表现形式主体的视角,分析了武术与武道的差异,认为:当代中国武术表现形式是以高度综合与单人的套路练习为主体特征,以夸张的美来表现武术的内涵;而日本武道则以技法高度的分化与双人对练为主体特征,注重武技练习过程的程式与礼仪.  相似文献   

15.
论武术节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寻武术套路节奏的艺术特性、表现形式、构成要素以及影响其表现的因素,更全面、客观地指导武术套路的教学、训练等实践活动,以推动武术套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武术节奏,认为武术套路节奏是各种动作在快慢、刚柔、起伏、轻重、长短等要素上的对比及各种要素有一定规律的交替组合。其节奏表现受时间把握、空间认识及身体素质、基本功、精气神、编排、呼吸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美的视角重新审视武术套路节奏的表现形式、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及其时间性、空间性等艺术特性有利于促进现代武术套路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武术套路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武舞。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哲学、美学、历史学、文化学、武术学等角度对先秦时期的武舞文化现象重新审视,以期揭示早期武舞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及其对武术套路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研究认为,先秦武舞所具有的"以舞通神、以舞习武、教化功能、中和适度"的特点深刻地影响了武术套路的形式、功能与审美特征,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中华武术套路审美意识的基因。  相似文献   

17.
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一个话题,是努力争取使中华武术早日作为正式比赛项目进入奥运会。随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中华武术进入奥运的可能性大大增强,人们讨论的焦点开始转到中华武术应该以何种形式进入奥运的问题上。根据笔者了解,目前主要有三种意见:一、主张以武术套路的形式进入;二、主张以武术散打的形式进入;三、主张套路和散打同时进入。此外,还有人提出以中国式摔跤的形式进入。  相似文献   

18.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历史透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绪言 多姿多彩的套路无疑是中国武术最为基本的场景建筑。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武术技术体系和价值主旨,使套路有着不同的表达形态和文化功能。上个世纪中叶开始,从蜿蜒的历史深处走来的武术开始谱写起自己的时代乐章,形成了包括训练体制、竞赛法规和技术体系等诸多内容的竞技武术。其中,套路运动是竞技武术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以致有人称云其“来源于技击,又高于技击,是武术的最高表现形式。”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  相似文献   

19.
中华武术又称"国术",历史悠久,闻名中外,它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上发展壮大起来的,受中国古代道家、儒家、释家等诸子百家等思想的影响,中华武术主要是以身体技击动作为主,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态,以精、气、神协同,注重内修外练,兼有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格斗运动三种运动形式的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韦莉芬 《中华武术》2002,(10):60-60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自从偶然结识了《中华武术》杂志,我便越来越喜欢上了武术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