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必须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然而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割裂开来,这不仅不利于教学,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2.
以当前社会需求和对人才的素质教育等几方面出发阐述了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从职业教育角度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过程中有两大因素制约着学生成绩的提高。一是智力因素,一是非智力因素,它主要指学生的习惯、毅力、意志等等。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优化课堂结构,开展实践活动,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深深感到优化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下面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云 《青海师专学报》2004,24(5):112-113
现代心理学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既有智力因素,也有情感、意志、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体情况、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都会对学生体育技术的掌握、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产生影响.要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的身体情况、智力因素,也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加强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体育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非智力因素是人生成功的重要因素,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本通过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内容与途径。  相似文献   

6.
初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承彬 《山东教育》2002,(32):49-51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很高的智力水平,如果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有较大的成就。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有些学生智力很好,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此。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大,而导致学生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学习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  相似文献   

7.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而非智力因素则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可以进行后天培养和开发的,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将结合实践探析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对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而非智力因素则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可以进行后天培养和开发的,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将结合实践探析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对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章存林 《中学文科》2007,(11):47-47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埋怨学生智力不好,不够聪明,但却忽视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但制约着认识过程的心理活动,包括动机、兴趣、情趣、意志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智力活动中发展智力,使其潜在的智力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减轻其课业负担,提高其学习成绩。下文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谈点笔者的心得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因素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有非智力因素,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学生缺少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因有很多种,讨论了农村学生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非智力因素,从广义来讲,凡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统称为是非智力因素。从狭义来讲,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兴趣、情感、学习习惯等。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成分不仅有感知、思维、想象、推理、判断、记忆等智力因素,而且有兴趣、情感、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职业中专的学生成绩较差,除了智力因素有直接影响外,非智力因素是不能忽视的。在十二年的旅游地理教学中,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注重非智力因素的探索,仅从兴趣、情感、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说明用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理论及实践上论证了兴趣、意志、动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这些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指出了培养学生兴趣、意志、动机、情感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怎样教好化学,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长期以来困扰许多化学教育工作者的问题。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意志、情感及学生的个性特征等;②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③控制因素,包括教师的讲授、指导等。这三个因素中,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生智力与学习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是牵引学生的内驱力。学生的智商有高低,有差别,这种差别并不太大,但学习成绩可能相差很大,即使同一个学生,他的成绩在不同阶段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非智力因素发展滞后引起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着调节和催化的作用。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培养非智力因素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相似文献   

14.
冯国云 《吉林教育》2006,(10):44-44
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学生成绩的进步或倒退,与智力因素相关不大,在很大程度上是非智力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甘露 《中学文科》2007,(12):157-157
学生学习的好坏,取决于学生自身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中,非智力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和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非智力因素是非常必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高低,既有外在因素,又有内在因素。内在因素上,学生是否愿意学习取决于后天非智力因素,能否自主学习,能否高效学习,既取决于后天智力因素,更取决于非智力因素,所以说没有非智力因素的发挥动力与保障作用,很难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7.
非智力因素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问题是中小学教育中十分关心的问题。本研究对云南省三所农村中学的123名学准的非智力因素与其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了测查分析,结果发现:(1)农村学生的学业成绩在总体上与其非智力心理因素有着非常显著的关系,其中抱负、独立性、好胜心三个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起着更重要的作用;(2)抱负、独以性、好胜心及求知欲等非智力因素在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是造成农村学生成绩等级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一、非智力因素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   研究表明:中学生的智力因素是相对稳定的,而非智力因素的可塑性很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   丛立新调查发现,智力中等而非智力因素优秀者其成绩可与智力较高者相当。张履祥、钱含芬的研究把中学生分为四种类型: A型,智力较好,非智力因素优秀,学习成绩优良; B型,智力较好,非智力因素欠缺,成绩不良; C型,智力较差,非智力因素优秀,学习成绩优良; D型,智力较差,非智力因素不良,学习成绩差。李洪玉、阴国恩也对…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态度及性格特征等;二是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三是控制因素,包括老师的讲授、指导等。这3个因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而在智力因素、控制因素相近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又是提高学生智力与学习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定要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上下功夫。下面,我想根据自己在这方面的教学实践,就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兴趣做些阐述,谈谈兴趣对艺术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红梅 《考试周刊》2013,(44):137-137
<正>学生成绩不仅与学生的智力因素有关,更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学生的认知过程,但它对认知活动的调节与控制,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健康发展,使学生对学习物理兴味盎然、主动自觉,让学生在良性循环的状态下自主学习,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形成学习上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正确的学习动机。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