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与新课程一同成长,与学生一同成长,与学校一同成长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那么,教师在为学生搭建成长阶梯的同时如何也为自己创造精彩的人生呢?用行动的方式、叙事的手法,做反思实践者,成为反思型教师,是中小学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下面,我结合参加国家级教师培训的感受和自己在工作中的体验谈谈教师如何成为研究型教师的认识,以期能和广大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2.
蔡庆庆 《上海教育》2013,(4):138-138
倘若教研组能充分发挥“团结一批人、带动一批人、提高一批人”的作用,那么“让教师尽快成长→让教师飞快成长→让教师畅快成长”的队伍建设目标就能达成。教研组是学校基层的管理组织,也是学校中各学科教师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的教学研究组织。教研组建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教学水平。几年来的教研组长工作让我认识到,倘若教研组能充分发挥“团结一批人、带动一批人、提高一批人”的作用,那么“让教师尽快成长—,让教师飞快成长一让教师畅快成长”的队伍建设目标就能达成。  相似文献   

3.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教师是推动学校发展、实现育人目标的生力军,学校管理者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要千方百计为教师的发展搭台,为学生的成长铺路.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 一、实行民主管理,唤起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实施民主管理,就必须着力唤起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把学校的办学思想、价值观念转化为教师的共同追求.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引导教师建立良好的共同愿景,而这一愿景中必然有个人发展的内涵,是每一个人与学校共同成长,而不仅只是管理者的行为和规划.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学校不断发展和成长的活力源泉,只有把教师这种具有巨大能动性的资源管理好,才能高效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但在我们具体的工作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教师的管理存在许多误区,它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5.
李红 《辅导员》2009,(13):128-128
校长管理学校是一种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领导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校长要善于在教师中不断地构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培育师生员工对学校的归属感,增强全体教师的凝聚力,积极为教师创造广阔的成长空间,带领教师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共同谱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那么,如何构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呢?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的最终追求是: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教师同新课程一同成长。因此,学校的管理要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控制人。学校管理应从规范化向自主化、个性化和特色化突破,实现激情管理、温馨管理、浪漫管理,让管理多一点人性色彩。  相似文献   

7.
校长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引领教师走向教育自觉,帮助教师化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1.用“愿景”引领。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如果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够转变观念,打破已往的思维定势,从旧观念中跳出来,理清思路,制定出各自的愿景目标,实现自我超越,然后把一个个个体的自我超越聚合成团队的、组织的整体超越,形成集体的合力,就能够使群体智力得到提升。对学校而言,建立共同愿景就是通过激发全体教职工的智慧,逐步设计对全体教职工有号召力的办学理想与目标。因此,校长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和老师一起设计学校蓝图,让大…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1):149-154
民国时期的大学教师人性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即视教师为大学组织最核心的资源和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因素;以激发教师尽展其才为管理目标,让教师在实现教书育人的个人愿景和育才强国的共同愿景的双赢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教师的需要为导向的管理原则,关注教师需要的多样性和主导性,以满足实现自我需要为主;采取刚柔相济、以柔为主的管理方法,以激励式管理和自控型管理为主,以惩罚式管理和他控型管理为辅。  相似文献   

9.
造就一个学习型、创造型的教师团队,是建构学习型学校的关键。通过培养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团体学习,能够形成学习气氛,进而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能够让每个教师都充分理解并认同学校的发展目标,全心全意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贡献,为实现学校的共同愿景而创造性地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愿景文化 愿景文化是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每一所学校都有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办学宗旨和使命、师生发展的目标、学校中长期发展的基本描述等,这就是学校的愿景文化。发展愿景是学校全体成员的价值共识和行为引领,它发挥着引领、激励和凝聚教师的作用,保证了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在学校发展愿景框架下,把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与学校发展愿景紧密联系,就形成了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的愿景规划。  相似文献   

11.
愿景管理是通过构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激发全体教师的向心力、创造力和工作热情,从而实现管理效能的最优化和学校发展的持续化的一种管理理念。实施愿景管理,学校应鼓励教师发展个人愿景,建立学校共同愿景,同时与系统思考相配合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对愿景做出检修。  相似文献   

12.
<正>把教师培养放到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目标,推动教师整体发展,是学校实现办学水平提升最有效的途径。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管理者需要考虑一种双赢的状态,即把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个体的成长专业目标联系在一起。石家庄市第五中学的青年教师培养策略可归纳为教师成长“三步走”,即明确共同愿景、搭建发展平台、研发教师成长课程。  相似文献   

13.
愿景管理是通过教师群体以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行为准则为基础,建构起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从而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达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现最优化、人性化、持续化的一种管理理念。实施愿景管理,学校应将教师个人愿景融入共同愿景之中,在教师个体发展耦合专业共同体的运行之中,实现教师个人发展,从而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4.
学校愿景是一个学校师生的共同愿望,是推动学校全面、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它可以打动人心、凝聚人心,引领师生向着共同目标迈进。以学校愿景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能较好地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学校愿景是一个学校师生的共同愿望,是推动学校全面、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它可以打动人心、凝聚人心,引领师生向着共同目标迈进.以学校愿景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能较好地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如何抓住契机,即抓住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学校不断深化改革,提升学校品味,实现学校持续的跨越式发展,是摆在学校领导和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学校要把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持续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让教师与学校共同成长,让教师与课改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7.
陈骁 《上海教育》2003,(10A):38-40
华新小学的师资发展战略,目标直指提高教师素质,并以“激励”为手段,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关注每个教师的成长,让教师们人尽其才,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8.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教师是推动学校发展、实现育人目标的生力军,学校管理者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要千方百计为教师的发展搭台,为学生的成长铺路。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一、实行民主管理。唤起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实施民主管理,就必须着力唤起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在教科研中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校教科研工作中,我们以促进教师科研理论素养提高,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为目标,以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宗旨,从教师需要和学校发展出发,不断引领教师在科研的舞台上展示自我,积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师自我价值。一、注重理论学习——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学习是时  相似文献   

20.
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高低,教育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质量,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群体,必须靠培训学习才能形成。回顾以往的教师培训,形式单调,教师不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效果差。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必须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性,让教师的个性在培训中得到发扬、提升和彰显。一、搞好经营策划——让每位教师超越自我l.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指能够成为员工愿望的组织发展远景。它由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组成。共同愿景涵盖组织大愿景、团体愿景和个人愿景三个层次。组织愿景就是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发展目标;团体愿景应该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