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生物-生态法修复受污染河流的实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体修复中的生物-生态法的原理是利用生物或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转移、转化及降解水中污染物,使受污染水体达到治理要求。究其根本,这种技术是对自然界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的一种强化。本文通过对日本坂川古崎净化场的工程实例介绍,说明了这种治污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前景,并对南京的秦淮河治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何谊 《大众科技》2012,(7):125-127
生态景观水系工程是集生态、景观、区域防洪、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因此调配好水体是决定生态水系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解决好生态水系的引水来源和出水的出路、保持水体平衡以及水体净化三大要素,正是生态水系良性运转的核心之处。这样,方可以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富有文化内涵的景观水域。文章对景观水资源的处理和利用情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水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生态危机,生物处理受污染水体的方法受到越来越多重视.合理的利用开发水葫芦对水质的净化十分有利,而且产生可持续发展的再生资源,是一种富有环境改造价值的科学行为.  相似文献   

4.
城市黑臭水体是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黑色或泛黑色)和(或)散发出令人不适气味(臭或恶臭)的水体的统称[1]。城市黑臭水体是近几年城市居民反映强烈,损害城市人居环境,更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环境问题。以DY市城区4条主要的黑臭水体河道为研究对象,分析黑臭水体的水质现状、主要污染源、污染特征等,提出"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基本技术路线,以期达到黑臭水体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5.
河流生态修复在我国处于起步和技术探索阶段,河流整治工作基本处于水质改善和景观建设阶段,缺少传统水利、生态系统栖息地和景观的有机结合,有很多的河流整治,还留在渠道化、衬砌等方法,这种方法已经被发达国家舍弃,内河航道整治使自然河流渠道化,从而破坏水生生物的产卵场、栖息地和河流形态的多样化,减少河流的自然净化能力和破坏生态环境,所以应做好河流航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并且对不同情况采取合理的水生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深圳市洪湖公园利用荷花等多种水生植物修复水体生态环境,并取得良好效果.洪湖公园以荷花为主题,通过种植20多种水生植物、建造10km2的人工湿地,对长期富营养化的莲香湖、静逸湖和洪湖三级湖面的水体进行了生态修复.经近五年的修复治理和运行,使公园水体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GB3838-88V类标准,并获得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湖面荷花自然景观层次丰富,湖中鱼类、蛙类、虾类及底栖生物逐年增多;并成为鹭、鹤、水鸡、野鸭等多种鸟类的常年栖息地,其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现正逐步地形成一条"鸟类→鱼类(包括蛙、虾、底栖生物等)→水生植物"生物链,常年周而复始地循环,使得公园的水体生态系统一直保持着平衡.  相似文献   

7.
湖荡湿地是太湖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湖四圈"中的一个重要圈层,是低污染水强化净化的重要水域,也是河-湖水系联接的关键节点,更是河网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重心. 针对湖荡湿地面积锐减、水质恶化、生态系统衰退、污染物拦截与净化能力下降的现状,"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湖荡湿地重建与生态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2012ZX07101-007),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研究形成了太湖流域湖荡湿地生态修复总体方案,研发集成了河湖相联复杂水系湖荡湿地重建与生态修复的成套技术和城市景观湖泊西湖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成套技术,并以滆湖和西湖为典型区域开展了工程示范,推进了太湖流域湖荡湿地的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8.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莹 《科技风》2013,(9):63-64
目前畜禽养殖废水是污染水体的重要污染源。按工艺处理方法分,该类废水处理方法可分为物理化学法、生物处理法、自然处理法和综合处理法等。该文简单介绍了各类工艺方法的应用现状,并根据现阶段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法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以及末端治理与源头控制相结合切实可行的技术为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畜禽养殖在发展的同时对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危害.畜禽养殖废水对环境水体、土壤、空气均造成污染,根据畜禽养殖废水的特点提出了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基本方法—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厌氧-好氧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10.
大面积水域的水质净化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湖泊、水库库湾、景观水体等相对封闭水域水体流动性和交换能力差,污染物质难以扩散、降解和净化,一旦遭受污染,极难自净恢复.由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承担完成的国家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封闭水域大型移动式水质净化系统开发与应用",针对湖泊水库等相对封闭水域污染物类型,研制出移动式水质净化系统,系统上搭载"吸附单元""微孔曝气单元"和"微电流电解单元"等水处理单元,根据不同污染水体,将不同单元进行优化组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污染治理,通过移动式水质净化系统在水体表面的移动,使水处理单元与污染水域直接接触,进而实现对污染水体的原位处理,同时,该移动式水质净化系统处理过程可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1.
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景观水体的特点及当前水质污染状况,介绍了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技术。结合实例阐述了生态修复技术是治理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维持水体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系统扰动因子及其反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松嫩平原位于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生态脆弱带,分布着大面积的盐碱湿地.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在均化洪水、调节区域气候、净化水质、提供珍稀物种栖息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松嫩平原湿地的主要扰动因子有气候、火、工程、围垦、放牧、石油开发等自然与人为因子,在扰动因子综合作用下,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目前,松嫩平原湿地面积减少50%以上,湖、泡面积缩小到30%左右;湿地景观破碎严重,出现"孤岛化"现象;湿地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壤盐碱化加重;湿地水体大部分达到了污染程度,富营养化程度明显,湿地生态功能大大下降.对湿地生态系统扰动因子进行分析,掌握它们的作用过程和反馈机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利用以及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运用纳米枝术(碳纳米管)、植物性灰渣、微生物菌等有高科技技术及材料对富营养化水质进行净化处理。研究制备BB菌与碳纳米生物质灰净化砖,并选择北方某城市污染较为严重的自然水域1和污染较轻自然水域2进行水质净化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所选择水域1,铺设BB菌与碳纳米生物质灰净化砖7天后,水质DH值、色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及总磷分别下降了17%、80%、55%、15%、16%、66%、25%、52%和66%。BB菌与碳纳米生物质灰净化砖对于水质较差的自然水域1净化效果明显。BB菌与碳纳米生物质灰净化砖。能够很好地降低自然水域2水质的氮磷,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湿地在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保持水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文化休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江苏盐城湿地是国际重要的湿地之一,然而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使部分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本文研究了盐城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及管理上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节水和安全功能的池塘养殖复合系统,属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它由鱼池、人工湿地和生态沟渠3部分有机结合构成,以水流为载体,依次串联形成立体、多级利用、闭合循环的池塘养殖复合系统。鱼池废水通过人工湿地和沟渠进行水质净化、增氧、池塘静态养殖为微流水养殖,而达到池塘鱼类优质高效生态养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专利信息     
该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松材线虫的生物毒素及制备方法,属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本生物毒素的生产菌株Pseudohalonectria adversari(aZ D1)。Z D1通过液体和麦粒固体培养后,从代谢产物中提取有效的水溶和脂溶性物质制备成杀线虫生物毒素。本技术对松材线虫有良好的毒杀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一种防治松材线虫的生物毒素及制备方法(专利号:03135132)一种污染水体净化水生植物的筛选及快速繁育方法(专利申请号:200410079641)该发明涉及一种污染水体净化水生植物的筛选及快速繁育方法,属于环境生态治理工程领域。首先对污染流域水生植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快速扩张使得围绕城市的河流以及湖泊受到大面积持续污染。怎样抑制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深度恶化以及水资源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治理污染水体的实用性方法(物理净化法、化学净化法、生物净化法和自然净化法等),以期为水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生植物能吸收和富集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对水体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可用于集中处理生活废水、水产养殖尾水等。本文综述了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机理及生态浮床、人工湿地、净化塘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修复技术是再生水景观水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文中通过对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结合邯郸市某公园生态修复实例,提出了我国景观河道研究和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自治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8,属于典型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开采矿山数以千计,是我国矿山重金属污染最严重区域之一.然而干旱缺水、高盐碱、高风蚀等恶劣生境因子严重制约了生物修复技术在该区域的应用.因此,亟待研发适用于西北干旱区的有色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郑春丽教授团队(以下简称"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西部生态脆弱区的矿区生态环境评价与修复研究工作.面对该区域干旱缺水、高风蚀、高盐碱和高成本的挑战,重点突破了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技术、微生物原位固化技术、生物矿化钝化技术、深层土壤和地下水PRB阻断重金属污染等技术;注重维护脆弱的生态系统,遵循环境地球化学元素循环的规律,着眼于低碳、原位的无二次污染的修复技术的研发,创新开发了"元素回流"的微生物矿化等修复方法,研究成果发表在J. Hazard. Mater.、J. Clean. Prod.、Sci. Total Environ.、Sci. Rep.等环境学领域专业期刊;同时,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已在周边稀土矿、金矿、铁矿区进行了初步工程示范,为建立安全有效的区域生态屏障积极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