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揭示课题,引发猜想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比例尺",你们听说过比例尺吗?请你想一想比例尺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分小组互相说一说后,再组织集体交流. 生1:爸爸同我一起看地图时,向我介绍过比例尺.比例尺是地图上的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 生2:我想比例尺可能与比例有关. 生3:比例尺可能与尺子有关.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一单元中,在比例尺部分新增加的一个内容是综合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揭示课题,引发猜想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比例尺",你们听说过比例尺吗?请你想一想比例尺可能与什么有关呢?学生分小组互相说一说后,再组织集体交流。生1:爸爸同我一起看地图时,向我介绍过比例尺。比例尺是地图上的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生2:我想比例尺可能与比例有关。生3:比例尺可能与尺子有关。二、先学后教,认识新知1.教师随手写下学生的猜想,同时作了一些补充,并按以下的导学顺序呈现: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一单元中,在比例尺部分新增加的一个内容是综合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图)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一单元中,在比例尺部分新增加的一个内容是综合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图)  相似文献   

6.
一、揭示课题,引发猜想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比例尺”,你们听说过比例尺吗?请你想一想比例尺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相似文献   

7.
一、课前运用开放题课前运用开放题 ,其出发点在于让学生按教师的要求或让学生按教师的预习提纲进行动手动脑解答开放题 ,使学生在活动中既复习运用了学过的旧知识 ,又预习要学习的新知识 ,为学习新知识作好知识铺垫和心理准备。如教学“年、月、日”时 ,课前可让学生搜集旧挂历 ,并且让学生记下不同年份的每个月各有多少天 ,然后观察其规律 ,课中教师从让学生汇报交流所获得的对授新课有关的信息中导入新课教学。又如教学“比例尺”时 ,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搜集标有比例尺的地图与图纸 ,学生从中可以发现比例尺有缩小比例尺、扩大比例尺和线段…  相似文献   

8.
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比的有关知识一、双基训练提要使学生弄清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比值、比的性质、化简比等概念;能够应用比的意义,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会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二、训练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难点:正...  相似文献   

9.
九义六年制数学第十二册“比例尺”的内容,因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和思维的灵活性,使之成为了比例应用中的重、难点之一。教学中要进一步发掘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明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形成整体认知结构比例尺是在学习比和比例的基础上教学的,强化三者之间的联系,为新旧知识间铺路搭桥,既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比例和比例尺的概念,又便于学生运用解比例的知识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要与比的意义和化简比的方法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
“比例尺”是比的意义和性质的应用。比例尺教学的重点是比例尺的意义,难点是有关计算题。教学设想如下: 一、精心设疑激发兴趣教学时,教师首先提问学生:教室长8米,宽6米,怎样画在纸上?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土,怎样画在  相似文献   

11.
蹇素碧 《课外阅读》2010,(11):166-166
教学内容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1—92贞例1、例2。教学目标1.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相似文献   

12.
最近笔者听了一节高中有关地理地图基础的课,看到教师还在教高中生量算各式各样的地图,觉得有必要把地图的量算问题在这里说明一下。一、地图比例尺教学内容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或放大的程度,也叫缩尺。比例尺通常的表示方法有三种。  相似文献   

13.
比例尺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比较广泛,帮助学生学好比例尺,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学生学习了比例尺,往往是只能照书上的题目进行解答,在看到地图上写的比例尺是六百万分之一或看到线段比例尺,运用就不那么自如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我认为,比例尺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就是这幅国的比例尺,如果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上,那么在比例尺的运用和数字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的改写中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0~53页。 教学目标: 1.在设计名片、画镜框示意图等活动中,经历认识比例尺的过程。 2.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按自己确定的比例尺画示意图。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认识到有些问题可以借助比例尺来解决,发展初步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5.
一、《比例尺》的教材分析《比例尺》这堂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知道了什么是比、比的名称、化简比以及长度单位间的化聚、倍数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比例尺不是一把真正意义上的尺子,却是一个日常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工具。在这节课中有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学生能看懂比例尺,理解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二、设计前的困惑1.人们约定俗成地用比例尺来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以往我们只是让学生先求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要求化成单位相同再写比,这样的比就是比例尺。表面上看,学生似乎已经知道了比例尺,…  相似文献   

16.
四综述比和比例应用题题类较多,就主要问题来说,比的应用题有正比、反比、连比、复比、比例尺(有的同志将比例尺问题归属到“比例”里,但比例尺的求图矩、实矩和比例尺的计算,都可以用比的知识解决,故这种归属方法是不必要的)等几种;比例应用题有单比例、复比例、连锁比例、配分比例,混合比例等几种。  相似文献   

17.
比例尺是比还是比值□会宁县教场小学卢彪对于“比例尺”这一概念,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是这样定义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可见比例尺是一种比。那么,学生为什么常将它误认为是比值呢?这与教材的编排有关。首先,教材在给出比例尺的定义之...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0~53页.   教学目标:   1.在设计名片、画镜框示意图等活动中,经历认识比例尺的过程.   2.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按自己确定的比例尺画示意图.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认识到有些问题可以借助比例尺来解决,发展初步空间观念.   ……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0~53页.   教学目标:   1.在设计名片、画镜框示意图等活动中,经历认识比例尺的过程.   2.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按自己确定的比例尺画示意图.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认识到有些问题可以借助比例尺来解决,发展初步空间观念.   ……  相似文献   

20.
1.从比例尺的定义看,比例尺是比。教材中关于比例尺的定义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有的学生分不清比例尺是比还是比值的主要原因是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式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它使人误以为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比例尺是比值。而实际上这个式子的等号两边是并列关系,比例尺仅是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化成图上距离是1(或实际距离是1)的形式。2.从比例尺的应用看,可分两种情况:(1)在求比例尺的应用题中,比例尺只能看作比。例如,建筑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