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封富 《华夏文化》2009,(3):40-41
被称为“联圣”的清末才子钟云舫,其遗世之作有《振振堂联稿》,共收对联1850余副,其中专列有药草类对联70副。在其小序中,钟云舫记叙了药草联的创作缘由:“癸卯、甲辰、乙巳,三载羁成都,一顶南冠,无书籍可翻撷,每苦夜长,因索枯肠,取药名及四书成语,编辑成对,藉以消遣,  相似文献   

2.
徐中舒先生,我国著名的古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九月初一出生,1991年1月9日病逝,享年94岁。 先生长于安徽省怀宁县,怀宁即今安庆市,安庆自古人杰地灵,其地处长江中下游,有明代隆庆四年(1570)所建振风塔为标志,登塔眺望,巍巍龙山,浩浩长江以及全市景色,一览无遗。五四运动的旗手陈独秀亦同为怀宁人士,两家日后入川寓居江津,尚有往来,(参见徐亮工,《徐中舒先生生平编年(未定稿)》“1938年”条,刊《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巴蜀书社,1998年。)也算是一段佳话。 先…  相似文献   

3.
联语趣谈     
联语趣谈尤磊对联又称楹联、对子、联语,与诗为近,但终究不同于诗。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灵活鲜明,雅俗共赏,能写景,能抒情,能言志,能记史,能褒贬,能慨叹,能讽刺,能鞭挞,故而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据《世说新语》载,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与荀...  相似文献   

4.
王洁 《华夏文化》2009,(1):29-30
关于“猞猁狲”一词,不同语文辞书的处理不尽一致。《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辞海》(1999年版)均未列“猞猁狲”词条,前者在训释“猞猁”时也未提及“猞猁狲”,后者在“猞猁”的释义中说。明“别称‘猞猁狲”’。《辞源》(修订本,1988年版)、《汉语大词典》(1992年版)则把“猞猁狲”列为主条目,前者未设“猞猁”词条,后者将“猞猁”设为参见条目,用“(猞猁狲)又称猞猁”将两条目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5.
郑金洪 《寻根》2012,(3):138-141
入闽 《八闽通志》载:“谢永于西晋永兴二年(305年)任晋安郡太守,又有谢竭(梁末)任建安郡太守。”(《八闽通志》说谢竭是建安郡人,因而认为他最先入闽为宦者。而现有族谱中记载最早入闽者为谢成。古田《谢族家谱》载:谢成于唐武德二年(619年)为唐平南守,居三山福城,不慕北上,竟为南支。  相似文献   

6.
酒与楹联     
酒与楹联徐少华中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对联王国。有人估计,对联至迟自五代诞生(另一说对联始于晋代)后,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至少产生过80-90万副,酒联作为中国酒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与对联同时产生,同步发展,同样繁盛。中国酒文化为对联创作提...  相似文献   

7.
卞孝萱 《中国文化》2009,(1):161-163
柳治徵是最早提倡研究家谱者之一,曾撰《族谱研究举例》论文,刊于《国学图书馆第四年刊》。(收入《柳治徵史学论文续集》)在这篇论文中,他将王祖畲所辑《太仓太原王氏宗谱》(写本),改编为图表。(以下简称“柳编《王谱》”)我对照了其他文献,发现七个问题,特撰此文,进行澄清。“柳编《王谱》”篇幅较大,今仅将需要澄清的内容,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8.
《尚书·皋陶谟》载:“(禹)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史记·夏本纪》载:“禹日:‘予娶涂山,辛壬癸甲,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左传》哀公七年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竹书纪年》载:“禹五年巡狩,会诸侯于涂山。”  相似文献   

9.
王宇信 《寻根》2008,(4):125-129
前不久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38页地名“宁”字条下说:“宁,商周地名。春秋为晋邑,即今河南获嘉县。《左传》:文公五年(前622年)‘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宁’。杜注:‘宁,晋邑,汲郡修武县也。’《韩诗外传》卷三,周武王伐纣,‘勒兵于宁’,因名修武,秦置修武县于此。”  相似文献   

10.
马月兰 《世界文化》2013,(12):22-24
提香威契里奥(TizianoVecellio,1482—1576)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鼎盛时期“威尼斯画派”最杰出的艺术家。其绘画《基督与法利赛人》(又名《纳税钱》)创作于1516—1518年。据记载,该画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乔托《犹大之吻》壁画的启迪,情节来自《新约马太福音》第22章耶稣与法利赛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琅讶符氏     
符孟标 《寻根》2013,(6):123-127
琅砑(琊琊)符氏源出于鲁国末代君主顷公之后,《元和姓纂》载:“鲁顷公孙公雅,为秦符玺令,因为氏。”虽然符氏得姓于秦朝的咸阳,但“根在琅砑”的理念早在其得姓始祖(姬)雅时业已形成,唐贞观八年《举氏族事件》中更明确记载“沂州琅砑郡六姓有符氏”。  相似文献   

12.
《晋书·王羲之传》载,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2人“会于会稽之兰亭,修禊事也”,诸诗友“临流赋诗”,计得诗37首。37首诗集结后,由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写下了序,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等)...  相似文献   

13.
《中外文化交流》2009,(12):70-71
王天德于1934年生于甘肃省兰州市。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1960~1962年,他参加文化部委托浙江省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罗马尼亚专家“埃乌琴·博巴油画训练班”,结业后回母校油画系任教,副教授,1994年退休。其画作《铁路工人》曾参加1964年《西北五省(区)第四届美术作品展》并入选当年12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美展;  相似文献   

14.
陈双新  安丽娟 《寻根》2009,(5):18-21
由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以下简称《字表》)于2009年8月12日至31日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字表》明确表示“原则上不恢复繁体字”,这可以说是对近几年不少文化人士提出的“复繁”主张的正面回应。《字表》征求意见过程中,继续主张恢复繁体字的声音不多,但主张“识繁写简”者依然不少,  相似文献   

15.
商鞅法治思想与秦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法治理论家,他的理论产生了辉煌的实践效果。汉代王充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论衡·书解》)。司马迁总结商鞅变法的结果,“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君列传》)商...  相似文献   

16.
冒廉泉  冒俊 《寻根》2008,(2):122-125
邵志宇、杨丽丽撰写的《如皋冒氏的来源》(下称《如》文,见《寻根》2005年第3期)一文,并没有讲如皋冒氏的真正来源,而是反复指斥《冒氏家谱》、《冒氏世谱》、《冒氏族谱》(下称“冒氏三谱”)是“伪谱”,但该文多处有错,现订正如下。  相似文献   

17.
石雨 《寻根》2009,(5):124-127
江苏省昆山市周庄现存有一部来自湖北省孝感市的《澴川沈氏宗谱》。据该谱序文介绍,它于清顺治戌子年(1648年)创修,又在嘉庆间、成丰间、民国8年、1995年四次续修。现共28卷(册),分有“宗祠全图”、“历代溯源考”、“先德烈传”、“行状墓志”、“艺文志”及各屋各房世系支派表等多个部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卷二《溯源考》中沈氏80世祖、元末明初巨富沈万三的家世:  相似文献   

18.
胡继华 《中国文化》2014,(2):160-179
1795年,荷尔德林开启了其诗哲生涯。受席勒耳提面命,青年诗人濡化浸润于“哀歌”灵氛之中。自命为“自然之友”,面对伤风败俗的社会,哀婉人性不复圆满,痛感世界不再令人着迷,席勒长吁短叹,悲情润笔,催生出浩叹《哀歌》,后将之更名为《散步》(Der Spaziergang)。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话剧团是成立于1960年的国营专业文艺团体。在35年的艺术历程中,南京市话剧团先后创作和演出了《雷雨》、《秋海棠》。《彼岸》、《卫星上的交响乐》、《泪血樱花》、《天上飞的鸭子》及话剧小品共60余台剧目,在观众中享有颇高的声誉。1986年,团内一批热爱话剧事业的同仁发起了“小剧场探索运动”,演出了(魔方》、(打麦缸》。(富于朝着田野的房子)、(家丑外拓》等小剧场话剧,受到同行与社会的广泛关注。1989年,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和南京市文化局联合主办,南京市话剧团具体筹办了“中国首届小剧场戏剧节”,得到全国戏剧界的…  相似文献   

20.
杨学勇 《寻根》2005,(4):19-22
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百家姓”中的诸姓,如赵、钱、孙、李等姓,实质上按姓的本意来说只能叫作“氏”,而不能称为“姓”。姓的成因只有一种,即“女生为姓”(郑樵《通志》)。真正意义上的姓(古姓)是不多的,见于《春秋》的有22个,顾炎武说:“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