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责任感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不少研究表明,儿童阶段是责任心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学校、家庭、社会都应重视对小学生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本文在此谈谈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和社会和谐,然而当今很多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相当淡薄.为了进一步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可以尝试从完善高职院校教学理念、利用社会实践契机、发挥社会力量、重视家庭作用等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观点跟贴     
《班主任》2012,(5):43-44
正郝明莉:缺乏责任心的学生不能持续发展家长和老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而忽视对学生社会、集体、家庭责任感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缺乏责任意识;在班级生活中,由于很多学生缺乏这种责任意识,没有承担班级卫生、纪律  相似文献   

4.
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目前,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责任意识呈现出弱化趋势,这对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本身来说,都是应引起格外关注和亟待改变的。本文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责任弱化的形成原因及表现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了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相关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关于大学生责任意识弱化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问题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广泛关注。大学生责任意识弱化的问题需要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予以反思。研究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学生本人等方面的社会责任意识弱化的成因,提出了明确责任、建立机制、实践反思、营造氛围等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马锦镍 《广西教育》2013,(23):98-99
针对部分技校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问题,提出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7.
针对部分技校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问题,提出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不良影响,责任意识淡化或缺失,加强其责任意识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及其成因,探寻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是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行为的统一。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有必要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鼓励实施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行为。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主体分别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构成有机整体。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需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配合,提升路径包括学校积极创造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家庭以契约形式组织日常生活,社会支持培养活动并开展家校与社区合作建设。  相似文献   

10.
浅谈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么是责任感?现代汉语对其的解释为“自觉地把分内的事情做好的心情”。它是道德情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决定着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家庭、集体、社会、民族、国家所承担的责任、应尽义务的态度,责任感是做人成才的基础。如今,职业中专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溺爱,普遍患有独生子女特有惟我独尊、责任心缺乏、感情冷漠、自私娇气、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等缺点。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不但是重要的,更是必要的,除了家庭外,学校是教育主要阵地,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呢?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部分,责任心的培养要从小抓起。本文试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探讨小学生责任心培养的实践与研究,并提出几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网络专业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依然很受欢迎,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为社会贡献大批网络技术能手。然而认真地研究过该专业的学生后,我们清楚地看到,学生的责任感不强,责任意识淡薄,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责任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是保证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推行素质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目前,高中生的责任意识单薄,高中教学应从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建立良好班级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家庭、学校、社会一齐行动,形成责任感培养的统一体系,培养学生对家庭对祖国对社会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都呈现弱化趋势。其原因与社会转型的多元化、学校教育的应试化、家庭教育的传统化有关。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和诚信教育,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同时,还需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定位,使部分高职院校过分强化专业教育,弱化人文教育,造成部分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精神人格”不够健全,对家庭、社会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因此,借助传统文化帮助大学生“精神成人”,将中华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结合起来,是增强高职院校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传统文化强化高职学生责任意识为视角,探讨如何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多维度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加强"三集中"模式体校的德育工作,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举国体制"培养模式的发展。通过体校德育队伍建设;拓宽学校德育工作途径;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等,从而增强体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培养全面发展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当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对高中生责任心的培养应从家庭起步,从日常生活小事抓起,循序渐进,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构建责任心培养的和谐氛围,努力搭建切实可行的培养平台。让高中生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责任心化做成长的加油站,  相似文献   

18.
高职生就业态度的消极和暧昧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其责任意识的淡溥和缺失。本文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偏颇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三方面分析了高职生责任意识缺乏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高职生责任意识的对策建议:学校要开展知恩感恩教育,改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并与家庭和社会一起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培养高职生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9.
公民责任心欠缺现象已引起了社会的重视。责任心的培养应从小作起。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不但关系到学生的将来。更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前途。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逐步走向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其社会责任感关系到社会化进程,一个责任心强的大学生,能自觉地处理好各种关系,模范地遵守各种规范,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各种因素影响,大学生责任感缺乏和淡化,与社会期望不相符合,迫切需要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把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对大学生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内涵的分析,探究当前大学生责任感现状及其产生原因,提出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