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是成人教育工作永恒的主体,仔细观察现有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特点、状况和评价体系,分析现有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内容、评价方式和价值取向,逐步完善现有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是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标准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价的标尺,是高等教育质量本质意义的显性表达。英国作为一个拥有百年高等教育评价历史的国家,其质量评价模式紧随高等教育的转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英国模式”。本文首先概述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其高校内部与外部质量评价标准进行研究,从中解构英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汲取其标准制定规律、功能、体系、法律依据等方面的经验与价值,为我国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上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衡量高等教育成败的关键.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应包括多元的评价主体、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本文以社会中介评价机制为切入点,对社会中介评价机制在中日两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的现状及扮演角色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社会中介评价机制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质量争议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和任务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当前关于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争议之所以难以取得共识,直接的原因是缺乏具有公信力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深层的原因则在于我国根本就没有建立起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因此,构建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系统,建立多主体、多层次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工作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质量观念及其大众化的评价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型时期,高等教育质量观念及其评价取向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本通过对高等教育三个主要历史时期的主流质量观念的剖析与对比,以及对精英质量与大众质量关系之辨析,提出高等教育转型期质量评价的大众化取向时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6.
中西课程评价模式的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西课程评价模式的比较与思考合肥工业大学李巧林教育评价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加强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高等院校办学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评价的模式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评价的基本范围、内容...  相似文献   

7.
日本大学的第三者评价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评价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日本于2004年正式启动了高等教育机构的第三者评价机制,以确保日本大学评价的客观、公正、公平、以及评价结果的合理使用。该评价机制具有突出大学个性与特色发展的加权评价、尊重大学自主性的自我评价、基于大学不同办学目标的定性评价的评价方针,以及严谨的实施机制和详细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8.
美国高等教育增值评价模式的兴起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回应社会问责,一种重新回归学生本位,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评测高等教育为学生带来影响的增值评价运动正在美国大学兴起。增值评价主要测量学生从进入大学到毕业期间所发生的变化,目前可运用直接法、间接法、事后法三种方法来测量。学生的增值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体现,增值评价改变了大学以往过多以"输入"为标准、以经验判断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模式,构建起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可显现证据为基础,以教育过程、学生学习结果为核心的一套新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对以往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超越,也是美国大学回归大学之道的根本体现。  相似文献   

9.
健全高等教育评价制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中日两国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存在着一些差异,表现在法律依据、指标体系、独立性等方面。为更快、更好地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评估体系,避免我国高教改革走弯路,可以汲取日本高等教育评价制度的经验、教训,调整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成人高等教育考试与评价的价值取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成人高等教育的考试与评价存在着严重的“唯文凭主义”的价值取向,与知识经济时代的终身教育理念相悖。影响成人高等教育考试价值取向的因素既有社会因素,也有教育因素。重构成人高等教育考试与评价的价值取向,需要树立正确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观,建立新型的教育评价模式,并进行考试改革。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下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分析研究了当前体育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在素质教育下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教育的质量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保证教育质量则尤为重要。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原则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蚁群聚类算法的高职院校教学评价系统模型,旨为后续的评价系统的完善提供参考,并为高职院校的管理或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日本大学评价制度建立的背景、现状及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大学评价已成为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建立和完善大学评价制度无疑对提高大学的教学研究水平,提升日本大学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日本大学评价发展状况的考察和分析,以期作为我国大学在这方面改革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教育评估中长期存在政府处于主导地位的现象,当前国家决意要采取措施实现管办评分离,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但是管评不分仍然是教育评估制度中争议的焦点。文章通过分析教育元评估制度建构的两种方案,即国家法团主义模式影响下的教育评估制度和多元主义模式影响下的教育评估制度,认为应在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团主义语境下构建我国的教育元评估制度。通过对教育评估机构进行再评估,保障教育评估质量,提升教育质量,促进管评分离,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第三者评价——日本的大学质量保证体系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战后日本的大学质量保证体系是以大学设立时事前评价为中心的许可型质量保证体系.从20世纪90年代初通过大学设置基准的大纲化缓和了对大学设置等的规制,但同时逐步建立起了从大学的自我评价到第三者评价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了大学质量保证体制与机制的转换。文章试图解析日本以第三者评价为核心的大学评价体系的形成原因、评价的分类,并通过与其他发达国家大学评价体系的比较揭示其特点,希望能从一个侧面为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国共有民办高校676所、在校生476.68万人,分别占全国高校及其在校生总数的28.66%和21.35%,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质量始终是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鉴于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经费来源、学校管理体制、单位属性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因此构建一个专门针对民办高校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有必要且十分迫切。建议该体系由三个部分构成,即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民办高校许可证评估、校外独立的评估中介机构定期进行民办高校质量评估、民办高校建立内部教育质量评估系统进行自评,从而形成民办高校教育质量评估的政府管理、社会监督、学校自评的合力,以不断提高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定量评价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和质量效益理论的发展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在云南省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在校学生的大量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实现了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量化评价。从学生角度来看,云南省高等教育质量在全国处于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18.
There is a lively discussion on how to evaluate competence-based higher education in both evaluation and competence research. The instruments used are often limited to course evaluation or specific competences, taking a rather narrow perspective. Furthermore, the instruments often comprise predetermined competences that cannot be adapted to higher education need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 flexible screening instrument into which practitioners/evaluators of study programmes can themselves insert the competences they are interested in, i.e. competences students ought to acquire through their study programme. The present stud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etence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for Higher Education (CSQ-HE) in different domains of higher edu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SQ-HE provides plausible screening information whilst fulfilling evaluation standards. It can be integrated into a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ternal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demonstrate a programme’s legitimacy and enhance competence-bas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engths, weaknesses and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就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而言,评价有功,但绝非万能,当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之后,教育评价的方向、方式和方法亦需相应调整,必须规避盲区,明确标的,分辨因果,调整重心,评判有据,谨慎作为。既知其可为,亦知其不可为。面对有生命的教育活动和动态的院校行为,必须知道有的评不了,有的不能评,有的无需评,有的小心评。去繁就简之后,教育评价方能够规避副作用而更好地践履其推动教育进步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