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简要回顾了新中国六十年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从规模、事业发展、人才建设等六个方面总结分析了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成就,并以五个"坚持"阐析了中国广播电视六十年发展的历史经验,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坚持以科技为先导推动广播电视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实现广播电视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教育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电视事业是20世纪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的新闻传播事业。中国的广播事业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50年代末期,中国的电视事业兴起。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的广播电视教育事业也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1959年北京广播学院的建立,际志着中国广播电视教育事业的正式创建。  相似文献   

3.
中国付费广播电视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数字广播电视的发展,把广播电视数字化作为推动本国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制定了数字广播电视发展战略。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了以付费广播电视业务和公共信息服务为主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重点推进中国广播电视数字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方针。同年9月,中国第一套付费电视频道开播。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科技进步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广播电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了研究科技进步的发展对广播电视事业的影响,以便及早决定我们应采取的对策对月8日至9日,本刊编辑部和云南省广播电视学会联合在昆明市举办了"高新技术与跨世纪广播电视的发展研讨会",来自全国广播电视系统的30多位代表参力。了会议。研讨会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何栋材、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邹维分别作了题为《广播电视新技术的应用》和《数字经济时代的广播电视》的学术报告。中国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5.
(一)哆’1一包吸仪城咀口 1.广播电视学的定义。 2.广播电视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3.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新闻学的关系。 4.广播电视学体系框架。 5.建立中国广播电视学与发展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关系。 6.广播电视的性质。 7。人民是广播电视的主人。 8.广播电视的功能。 9.广播电视的特点。 10.广播电视的公共关系。 11.广播电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12.广播电视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户之.13。广播电视与社会主义民主。14.广播电视与社会环境。15.广播电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6.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到目前为止,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先后成立了广播电视法学、广播电视史学、广播电视管理学、广播电视发展战略和广播电视国际关系五个研究委员会,各委员会已分剐推选出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3月12日,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批准了五个研究委员会推选出的负责人选。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国第一部论述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的专著《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发展史》一书最近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发展史》以详尽的史料记录了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是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研究的奠基之作。这部著作的出版,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发展史方面的空白。全书60万字,编写工作历时8年,凝聚了几代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工作者的探索、追求、奋斗和奉献,是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工作者献给新世纪的珍贵礼物。《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发展史》出版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辑部和云南省广播电视学会联合举办的“高新技术与跨世纪广播电视的发展”研讨会,9月8、9两日在昆明召开。来自全国广播电视系统的代表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是在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科技创新”战略和以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兴起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带来机遇及挑战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与会代表围绕我国广播电视覆盖技术、编播技术的新发展,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与广播电视发展的关系,“第四媒体”、“信息家电”发展对广播电视的影响及对策等问题展开了研讨。研讨会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理念发展的四个时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广播电视编辑理念也经历了起步、发展、成熟和自觉四个时期.每一时期的发展既是广播电视实践的推动,同时又促进了广播电视理论的建设,并推进了广播电视编辑理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90版《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将于今年2月出版发行。《中国广播电视年鉴》是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辑部编纂的一部综合性、图文并茂的大型工具书。1990版年鉴共设30个栏目,系统介绍1989年至1990年党和国家关于发展广播电视的方针政策、新闻宣传的新经验、业务研究的新成果、事业建设的新发展、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事业发展的现状等基本情况和统计资料。《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由北京新华印刷厂印刷,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编辑  相似文献   

11.
世间万物,变易不居。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和自身发展的累加,事物不断地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进。纵观发达国家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发展实践,莫不如此。中国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实践亦遵循着这个基本规律。近十年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中国广播电视公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电视的未来发展,必须基于国家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和基本要求,必须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部分,制定发展战略,引领发展走向。据此,中国广播电视当前和未来发展战略走向将是:构建现代传媒新体系,走多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构建现代传播技术新体系,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之路;构建现代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新体系,走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构建现代广播电视新体制,走"四位一体"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云南广播电视学会、《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辑部共同承办的“全国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交流合作会议”2006年10月23日在云南昆明召开。来自全国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的领导和办刊人员围绕“进一步拓展广播电视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少数民族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广播电视领域也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1994年至今20年来公开发表的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研究方面的期刊论文以及出版的相关著作的整理和分析,从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理论、历史、应用、传播效果和受众研究几个方面回顾了20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研究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提出在今后的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研究中要采用多元化的研究视角、加强个案研究、重视对少数民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探索少数民族广播电视机制改革的路径、关注新媒体背景下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研究,不断促进少数民族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辽宁大连高新区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广播电视传媒论坛于9月26日至28日在大连举行,来自全国广播电视业界的一千多名领导和骨干参加了此次广播电视行业大规模的综合性交流活动。论坛还邀请了与广播电视关联的部门及研究机构出席,与广电人共论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传媒业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媒科技》2014,(23):77-77
2014年"中国广播电视科技创新奖"评选报名日前正式启动。"中国广播电视科技创新奖"由中国科学技术部批准设立,设奖证书号:国科奖社证字0158号。这项一年一度的行业重大评选活动旨在奖励我国广播电视设备科学进步方面做出较大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以推动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五年,也是广播电视改革发展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关键五年。数字化、信息化带来的媒介传播格局的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传媒竞争的加剧,给广播电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深度开发和急剧扩散,成为引发广电产业战略转型的决定性因素,以往的分散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广播电视产业进入业态、服务以及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之中。战略转型是"十二五"时期中国广电产业发展的核心命题。中国由广播电视大国向广播电视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取决于"十二五"时期能否以新思维、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周亭 《现代传播》2002,(1):83-85
20 0 0年 12月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广播电视人物词典编辑委员会主持编纂的《中国广播电视人物词典》(以下简称《人物词典》)。这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广播电视专业人物词典。它记载了 2 0 0 0多位 2 0世纪为创办和发展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披荆斩棘、锐意进取的人物 ,没有他们的艰苦创业、辛勤耕耘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广播电视的枝繁叶茂。《人物词典》的问世 ,不但令后人得以了解他们不凡的经历和业绩 ,而且通过对人物的记载也可以从一个侧面描绘出 2 0世纪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这对广播电视历史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人物词典…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出版的《中国广播电视改革发展十年回眸》(下称《十年回眸》),用权威、翔实的数据,概括总结了新世纪头十年我国广播电视改革发展的主要成就,揭示了广播电视快速发展的动因,探求了广播电视传播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20.
2012年是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不平凡之年,发生了许多件影响到广播电视节目格局、基调和未来走向的大事件。以我个人观察,这些大事件促使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实现了一次大转折,开启了一场大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