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相、手相和体相是否真的带有生命密码信息?近时期,科学家研究证实——体表能显露生命密码以往我们一直认为,生命密码隐藏在生命体的内部,不可能显露在生命体的外部。科学家近期研究发现,这个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有些生命密码也能在人体  相似文献   

2.
《发明与创新》2011,(11):55-56
我们时常会偶然发现人体一些奇异难解之处。这些公然违反了自然法则的谜题不仅让科学家难以解释,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人体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可是,人呼吸一次只有短短几秒,就能够把所有吸入的氧气全部转换成二氧化碳呼出来吗?因此,我们猜测:人呼出来的气体仍然含有氧气。科学家都是通过实验来证明猜想的,我们决定也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一、实验材料吸管和保鲜袋若干;数字化传感器套件(计算机、传感器软件、数据采集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  相似文献   

4.
钙味好极了     
酸甜苦咸是我们最熟悉的4种味觉,而科学家最近从老鼠舌头上发现了新的味觉感受体,能够感受钙的味道。由于人类和老鼠同属哺乳动物,彼此基因相似度很高,因此科学家猜测,我们人类也很可能拥有这种味觉。  相似文献   

5.
读者们,有些人正在科学领域进行艰苦、危险和令人感到恶心的工作,让我们向这些科学家表示敬意。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有韩国媒体称"猪五花肉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有效地排出长期积聚在人体呼吸器官的微细颗粒物以及重金属"。同时,韩国的矿泉水销量大增,也是因为喝矿泉水能抗雾霾的传说。中国民间也有种种关于"抗雾霾食品"的说法,这些说法真的靠谱吗?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是游戏高手 那些精通拼图游戏的人即使 事实上,许多科学家还会自 不试也知道每一部分应该放在什 制一些装置或把一些不相关的仪 牛顿的外甥女写过一个关于 么位置,同样,最优秀的科学家 器重新组装起来以完成自己的实牛顿的回忆录,其中有这样一个 也精于猜测之道,并能一猜中 验,他们对待这些装置的拆装就故事:1697年1月29 日,牛顿那 的。当然光有猜测的能力并不 像对待玩具一样热衷。最经典的时是造币局的管理人员,他结束 够,还要在对手之前找到正…  相似文献   

8.
◆人们都渴望健康长寿。科学家发现,人体内的一些基因能够大大提高人类健康,延长人类寿命。这些基因内,隐藏着人类长寿的秘密。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衰老是必然的,人体会随着年龄渐长,各种生理机制也会衰退,于是渐渐老去。然而,现在,科学家们发现,不管人和其他生物体到了哪个年龄,有些基因始终能够保持活跃,当人遭遇严寒、酷热或者水和食物匮乏的环境时,这些基因会调动人体内的自我防御系统,让细胞修复能力变得强大。不难想到,人们希望这些基因能长时间保持活跃,这无疑会大大提高生物体的健康,延长生物体的寿命。因此,这些基因被科学家命名为…  相似文献   

9.
每年有400多万升空气进入人体的肺部,为我们的身体提供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氧气。尽管它们看起来透明无菌,但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其实充满了生命。科学家指出,1立方千米的空气携带数百万个细菌、藻类、病毒、真菌、藓、孢子和花粉等微生物成分。这些成分被统称为生物浮尘,在正常情况下它们大部分是无害的,但有些成分却是很多疾病,包括过敏、霉菌病,甚至是严重的细菌和病毒感染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0.
关于恐龙的灭绝原因,人们给出了上千种答案,至今依然没有定论,虽然过去科学家也曾猜测病菌也许是杀死恐龙的凶手,不过却一直没有找到证据。最近,科学家研究了白垩纪晚期的琥珀化石,从中找到了恐龙灭绝的新线索。在当时的琥珀中,包裹了一些昆虫,在这些昆虫的身体上,科学家找到了一砦非常厉害的病菌,比如利什曼原虫的病原体和导致疟疾的病菌,这些病菌对恐龙这样的大型爬行动物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  相似文献   

11.
有些科学家相信,我们将最终变成一种生物机器人,这是一种由微电子和生物体组成的结合体,它可以是具有人类大脑的机器,也可以是具有电子大脑的肉身。这些科学家说,在未来,也许我们的子孙会面临一种选择:要不要做一个机器人?因为假若选择了要,他们便可以即刻拥有一些超凡出众的能力,如精准的记忆力、高超的演算能力等,而改变的过程也可能就像做外科手术一样简单。这种事会不会真的发生,目前我们还不能妄加论断,不过科学家们已经制造出了一些奇怪的东西,它们看上去很有未来“生物机器人”的雏形,让我们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吧。  相似文献   

12.
《发明与创新》2010,(7):F0002-F0002
<正>地球上的物种远不止我们目前认知的这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科学家们找到了一些奇怪而不明身份的奇特生物。而有些物种,在我们刚刚发现时,却已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奢侈的愿望,但科学家正在努力寻找对付这些困扰我们的疑难杂症的方法。一些科学家正着眼未来,试图让人体得以超越自然的极限;与此同时。另一些科学家则在与长久以来一直折磨着我们的病痛进行着艰苦的斗争。在这里,你将看到针对7种顽疾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有可能最终战胜它们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14.
2003年,科学家最早在火星大气中发现有甲烷,此后又发现这些甲烷分布并不均匀,主要富集在三块羽状区域,说明这三处对应的地表有大量甲烷喷涌出来。在地球上,甲烷主要是由有机生命制造的,因此科学家猜测,火星地表数千米以下或许存在微生物。  相似文献   

15.
《世界发明》2005,(12):11-11
即使你开保时捷跑车,住花园洋房,顿顿都吃龙鲍鱼,花将近16万元只为买回3个芯片恐怕也会有些不靠谱吗,  相似文献   

16.
菠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能补充营养,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延缓衰老等,吃起来口感也不错,备受小伙伴们的青睐。如果你因此以为菠菜只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那就错啦,菠菜的追求可不只是这些!在科学家的帮助下,它们在通信领域、电力领域大放异彩,我们可不能小瞧它们哦。  相似文献   

17.
不少传统的发电方式对环境都有一定的污染,于是,科学家开始研发一些新颖而环保的发电方法。这些方法听起来似乎有些可笑,然而,它们的确正在或即将改善我们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人体经过漫长的进化历史,已经成为了一部结构精密的机器,各个零部件都尽职尽责,而且相互之间分工合作,维系着人体的内部平衡,和对抗外界干扰的强大能力。然而,科学家们不断发现,"人体机器"上有些"零部件"是多余的——这些"零部件"曾经扮演了重要的生理角色,但是随着人类的进化,它们的功能已经无足轻重,正在逐步退化。已经证实,人身上这种退化尚不完全的多余器官,数量竟达90个之多!  相似文献   

19.
杨孝文 《百科知识》2011,(24):26-27
人类能在地球上长久地生活下去吗?科学家对此并不乐观,因为有些天灾是人类无法预测,因此也就无从应对的,这些天灾极有可能彻底摧毁人类。  相似文献   

20.
生命是怎么产生的,对此人们依然没有搞清楚。早在1952年,美国科学家就用模拟地球原始大气的办法制造出了氨基酸分子。氨基酸是一种构成蛋白质的大分子有机物。科学家们由此还猜测,构成生命的其它一些大分子材料说不定也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