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武术眼神训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法系指武术套路演练和攻防实战中眼神运用的方法。在武术套路比赛和散打比赛中都十分重要,《拳经拳法备要·周身秘诀十二项》:“眼者身之主,宜精神注射,破敌全凭之。故认腿认势皆赖乎眼也”。套路对眼法的要求是眼到手到,手眼相随,两目炯炯有神;使整套动作精神饱满,雄健威武,体现出潜在的攻防含义,把观众引向格斗意境,眼神是武术精、气、神的核心和窗口。散打对眼法的要求是:眼神紧紧注视对手关键部位,用余光观察其他部位,及时掌握对手变化,快速准确做出判断,克敌制胜。因此,无论是在武术套路还是在散打比赛中,眼法占有至关重要位置,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武术与宗教的关系千丝万缕。少林、武当在武侠小说中一直作为中国两大武术门派而傲立,更因武当山“层峰叠嶂,标奇孕秀,杉松蓊郁,翳日清幽,历来被誉为乾坤秀萃之地”使得武当成为新派武侠小说家们心目中的天界、仙境而不惜笔墨撒泼的焦点。梁羽生的《白发魔女传》、古龙的《陆小凤》、陈青云的《武当争雄记》、司马青云的《武当七侠》及金庸等武侠小说名家都写过武当,特别是金庸笔下三部小说《书剑恩仇录》、《笑傲江湖》和《倚天屠龙记》均有大量笔墨勾写了武当,其中尤以《倚》(《倚天屠龙记》,下同)笔力最为集中。《倚》勾画了武…  相似文献   

3.
杨立志 《武当》2008,(1):30-32
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流派中的两大名宗之一,素称“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武学界少数人至今仍对武当内家武术与武当高道张三丰的关系持否定和怀疑态度,如顾留馨先生在其编著的《太极拳术》第九章指出:“关于太极拳起源与创始人,众说纷纭,大致有唐许宣平、宋张三峰、明张三丰、清陈王廷与王宗岳等五种说法。”但他最后认为“陈王廷是太极拳的创始人”(顾留馨《太极拳术》,第352—353、252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由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张耀庭担任主编的《中国武术史》一书中,根据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与《宁波府志·张松溪传》的记载,介绍了明末武术界的“内家”、“外家”之说,对“宋之张三峰”创拳之况未置可否,认为《明史》记载了张三丰,但“没有提到他会武术”。作者最后存疑说:“故张三丰与内家拳之渊源问题,尚待进一步的研究考证。”书中还介绍了黄百家的《内家拳法》。通观该书内容,侧重于少林拳的考论,而对武当武术基本没有涉及。关于太极拳的起源,该书采用现代学者唐豪、顾留馨等人的考证,认为“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源自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族人传习的拳法。陈氏拳技始自陈王廷”(张耀庭主编《中国武术史》第250~318页,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在武汉还是在武当山,我们都从别人口中反复听到“蓝继云”这个名字,据说他擅长擒拿格斗以及散打,年轻时曾经参加过很多比赛,成绩也都相当出色。人们说:“到武当采访,找到蓝继云就什么都搞定了。” 直到武当之行的最后一天,我们才见到这位蓝主席的庐山真面目。魁梧的身材,黝黑的面庞,笑起来爽朗,说话声如洪钟。 他的名片密密麻麻,摆满了头衔和官职:十堰市政协委员、十堰市保安服务公司总经理、十堰武当蓝天云龙武术研究院院长、十堰保安协会理事、国家武术六段、湖北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湖北省武术协会常委、湖北青少年协会  相似文献   

5.
朱瑞琪教授     
朱瑞琪教授,男,1950年2月生,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武术协会常委、裁判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体育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国际A级武术裁判员。曾任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院长。朱瑞琪教授是中华武林百杰之一,中国武术八段。在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朱瑞琪教授硕果累累。著有:《中国武术散手教程》、《中国散手》、《全国武术训练教材》、《全国武术馆校教材》、《国际武联指定教材》、《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副主编)》、《中国武术百科全书(项目副主编)》、《中国南拳系列规定套略》、《南拳教学》、《武术格斗技术教学》、《南拳入门》、《南拳入门与提高》、《中国武术运动教程(副主编)》等十余种著作;发表了:“目前南拳竞赛套路的技术现状及训练重点之研究”、“论散手实战中运用距离差时间差空间差打法特点及训练对策”、“中国武术散手与跆拳道、业余拳击之比较研究”、“竞技武术散手攻防战术行动运用现状的定量分析”、“中国武术散打王赛制与市场的研究”、“中国功夫-美国职业拳击对抗赛的赛制与市场的研究”、“我国男子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研究”、“现行竞技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实施状况的调查”等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数篇入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相似文献   

6.
李发平 《武当》2008,(2):4-5
武当武术是我国传统武术之瑰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多年来,武当山特区工委、管委会,把继承发展、弘扬开发武当武术放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旅游发展的突破口重点培植,使武当武术事业保持了快速发展、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武当武术已成为武当山重要的旅游资源,成为武当山对外促销的靓丽品牌。武当山先后被国家和省政府授予“全国武术之乡”、“全省健身运动武术训练基地”,2006年,武当武术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关于武当武术问题的争论由来以久,至今仍未得到一种合理的定论和认可(《中国武术史》、《中国图书分类》中仍然没有承认其流派)。本文试从“武当”的由来,探讨武当武术存在的可能及起源。一、“武当”的由来及战争根据明确的史料记载和考古论证,春秋及战国早期,在武当山地区已有庸、巴、蜀苗、绞、卢、濮、彭、麇等多个古氏族部落和诸侯国先后在此栖息生存。他们被楚国称之为“南蛮”。其四周又有楚、秦、韩等大的诸侯国与之为邻。关于“武当”的来历,武当道教研究专家及楚国地方志研究专家认为:由于武当山地区“东达齐豫,南通巴蜀…  相似文献   

8.
达摩被称为少林武术祖师,其根据除了《少林拳术秘诀》所云达摩创罗汉十八手,后发展为少林五拳外,就是《易筋经》前李靖之序云达摩曾传《易筋经》、《洗髓经》。唐豪曾对《易筋经》作了详细的考证。他在《少林武当考》中指出:“此书疑是羽流所作,托名达摩以售其欺者耳”,断定《易筋经》为道教或修道者所作伪书。看《易筋经》内容,几乎无一不是道教养生的传统方法。唐豪先生的结论无疑是正确的。此后,达摩传《易筋经》和创少林拳之伪,遂成定论。这是唐豪先生于少林武术研究最重要的贡献。但唐豪先生又说:“不但李序所云达摩适魏年月…  相似文献   

9.
王炳寰 《武当》2013,(4):27-29
《武当》杂志社组办"武当武术大讲坛"是一件大好事。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今天,名利主义已经把"武术"卷入掺假、制假、贩假的浊流。《武当》能够为真正的传统武术坚守一块阵地,实在难能可贵。每一个参加培训的学员无不心存感激。正是因为如此,本人才以中华传统武术爱好者的热情,借《武当》抒发情怀。当然,也是对《武当》开展《武当武术大讲坛》这一善举的回馈。首先,《武当》开辟"武当武术大讲坛"选择传统武术名门正派的明师,是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负责,也是对"武当武术大讲坛"负责,更是对民族优秀文化遗产负责。当前,社会各个行业都被假、大、空充斥,武术也不例外。胡编乱造,以假乱真,招摇撞骗者不乏其人。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挖掘武当武术养生资源,探索道教养生对武当武术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使武当武术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使武当武术养生文化进一步在世界传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文章认为道教思想从“重人贵生”、“天人合一”、“神形相依”、“阴阳辩证”、“内修外行”这五个方面对武当武术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武当武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从未脱离养生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家体委首次列入的我国武术研究委管课题《武当拳派源流、拳系和内容研究》,由武汉体育学院、郧阳地区体委、武当拳法研究会三家共同完成,8月初由国家体委科教司组织专家、学者在湖北武当山通过鉴定.武当拳系,是中华武术群星璀灿中的一颗瑰宝,是如少林武术一样,同为中华武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然而,已故武术史家唐豪先生《少林武当考》一书问世后,宗其说者竟引申"武当无拳论".几十年来,对于武当拳系是否存在?武当是否有拳等问题,一直萦绕武术界而悬而未解.  相似文献   

12.
《武当》2003,(9)
为了进一步研究、普及推广武当内家拳法,武当杂志社、武当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经过两年努力,编辑出《武当武术精萃》 (第一部),最近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既是武当文化丛书的一部分(武术部类),又是《武当》创刊二十周年精华选本。武当武术挖整工作历经二十余年,挖整功法套路200多  相似文献   

13.
郭树璞 《武当》2003,(8):3-6
青荷白藕红莲花,道门三绝在吾家。“三绝”说的是武当绝命剑、武当拂尘和武当道家八卦太极等拳术。 武当绝命剑在武当武术中一支独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有刚柔进退之妙,有虚实攻防之法,有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有十字法诀之巧的无穷变化,有静  相似文献   

14.
王炳生 《武当》2014,(5):61-61
巍巍《武当》露峥嵘,三十耕耘立大功。《武当》杂志创刊三十周年,真是值得人们隆重纪念。它以挖掘、整理、继承、发展、宣传中国武当武术为己任,挖掘整理了鲜为人知的武当拳、械、功法和特技,极大地丰富了武当武术的内容。探索了武当武术各派别拳种的源流和发展史,  相似文献   

15.
《搏击》杂志在国内以探索搏击、武术、散打、拳击等对抗性竞技项目为宗旨,对我国武术散打的发展起重要的导向作用。作为一名武术爱好者,读了今年第九期刊登的《塑造武术散打竞技形象漫议》(以下简称漫议)一文,感到非常震撼和耳目一新。目前武术和散打  相似文献   

16.
综阅近年多种武术杂志,发现个别作者在先后介绍某拳套路时,一再强调系有“剑仙”之称的已故武术家李景林所传。似有不提“剑仙”不足以突出他所介绍拳术套路之“正宗”与价值。众所周知:曾先后担任中央国术馆副馆长(1928—1930)、山东省国术馆馆长(1930—1931)之职的李景林能文善武,于中华武术之推广,身体力行,素以太极拳、太极剑、武当剑法、武当对剑闻名于世,有儒将之称。  相似文献   

17.
武当纵横     
《武当》2013,(9):64-65
武当山发现最早铅印太极拳秘籍近日从武当山特区文物部门获悉,武当山特区发现了两本民国时期出版的太极拳秘籍。两本太极拳秘籍分别为《武当拳术秘诀》和《武当真传太极拳》,均为中华书局铅印出版,不仅图文并茂,且全为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铅印太极拳秘籍。《武当拳术秘诀》为铅印32开本白话文,完整无缺,作者金一明,1928年出版。正文88页,共分17篇和17幅太极拳经脉穴道图,首篇记述《武当之发源》,第六篇记述《武当派之源流》,其余15篇记述武  相似文献   

18.
“北有少林、南有武当”,是自清初以来在武林中流传的共识。“北有少林”,不是说少林寺是少林拳术的发源地,“南有武当”,也不是说武当派拳术均发源于武当,而是指两类不同风格、特点、内涵流派的武术体系,“少林”与“武当”已成了这两类武术体系的代号。  相似文献   

19.
汪伟  黄亚琳  范学锋 《武当》2024,(2):32-33
<正>2023年12月31日下午,祈福胜地太极武当——2024年武当新年祈福活动在武当山玉虚宫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重点文旅企业、旅行社、专家、学者、新闻媒体、旅行达人、自媒体大V代表以及游客和市民前来参加新年祈福现场盛典,同祈“五福”,共享平安。下午4点30分,新年祈福活动在齐颂《国泰民安赋》中开启,整场新年祈福现场盛典围绕“五福”展开,分“万事如意之福”“平安和顺之福”“健康长寿之福”“前途光明之福”“民族复兴之福”五个篇章,呈现祈福盛事。节目有合唱《让世界充满爱》《我和我的祖国》,杰克讲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短剧《祈福胜地太极武当》,歌舞《遇见十堰》等,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福,对十堰武当发展的美好祝愿和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玉虚宫广场还举办了融道家文化、武当武术、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武当山祈福庙会,送福袋、写福字、猜灯谜、逛非遗展、传统手工艺制作等营造了武当山祈福庙会浓厚的氛围,发放祈福攻略、舞龙、骑毛驴、猜灯谜等多种新年祈福玩法,现场还组织了国风巡游展,张灯结彩的庙会现场人潮涌动,场外车水马龙,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自媒体大V、旅行达人和市民参与。  相似文献   

20.
《武当》2003,(5):13-13
为了进一步研究、普及推广武当内家拳法,武当杂志社、武当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经过两年努力,编辑出《武当武术精萃》(第一部),最近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既是武当文化丛书的一部分(武术部类),又是《武当》创刊二十周年精华选本。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