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妍 《教育艺术》2001,(10):24-25
我一直都不太愿提起我的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这不是谦虚 ,是有点儿心虚。我是国家计划内招收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可在实际工作中 ,我感觉不到自己这个硕士比人家本科生高明到哪里去 ,虽然学校给我们制订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内的高级人才。回想起研究生期间的学习 ,有很多遗憾。一周的课上下来 ,感觉又回到本科时代在读研之前 ,我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满怀憧憬 :即将就读的学校和学科在国内很有名气 ,拥有一流的专家学者队伍 ;研究生的学习非常自由 ,我可以大量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拓展知识结构 ;可以彻底摆脱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那种…  相似文献   

2.
星星不睡     
(一)我现在在上海,在一个我曾经在电视上看见过听见过的地方。老实说,我喜欢这个地方。我喜欢路旁有高大的悬铃木,喜欢这里永远灯火通明的夜晚,但是我根本不适应它。  相似文献   

3.
好不容易,102路电车颠颠地到了太平街。除了脚酸之外我的另一个感觉便是北京真大,地方大,铺得开,高楼不多,大一些的建筑物也不如上海密集。我在陶然亭公园的一座小山上,经一位上海老乡的指点找到了陶然亭和慈悲庵。那里有许多人的题字:郭沫若、齐白石等。然后去看了  相似文献   

4.
长城之旅     
“老外在中国”——当我的一个朋友问我是否能够以此为主题为某杂志写一篇文章.讲述我在中国的经历.这让我感觉有些奇怪.却也很真实。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感觉?原因是我的中国背景,我的母语是广东话.但我直到20岁才来到中国。我的背景与众不同。我的父母出生在越南.而我出生在以色列。我在八岁的时候移民到澳大利亚.因此也就没有强烈的中国或西方的文化或信仰。  相似文献   

5.
何春华 《中华家教》2011,(10):38-39
21年前,母亲把我送上了火车,从那以后,我一刻也没有停止地探索这个世界。从北京到上海,从广州到香港,从纽约到华盛顿,从伦敦到悉尼,从南美到南非,我游荡过50多个国家,在十几个城市生活和工作过。每到一个地方,从里到外,就得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环境,而唯一不变的是心中对母亲的思念。母亲75岁这年,我毅然决定放下手头的一切工作,回国、回家去陪伴母亲一个月。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直都睡不好,我是即将面临毕业的研究生,在人生的节骨眼上,我似乎总是会因为前途的不确定而使心情变得很糟糕。两年以前的本科保送研究生阶段,也是那种不确定性令我暴饮暴食患上了胃病。当时我是决定不考研,能保送就保送,有一个月打算找工作,心理似乎反倒变得很平静了。后来,参与到保研的队列里,又处于比较危险的位置,很忐忑不安的,后来,经历了一些挫折,最后还是保送上了,只不过去了另外一所学校。那段时间折腾完之后,感觉自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虽然保送上了研究生,但还是闷闷不乐。在新学校的两年时间,当然接触了以前没有接触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我有个梦想,就是在我不打球的时候想在夏威夷有个家。我从来没有到过夏威夷,但我喜欢这个地名的发音,我的家会是两层楼,所有的家具都是北欧风格。我喜欢那种式样、颜色。它让我感到平静和舒适。这个房子也会有个游泳池。这将是一个我可以常常感受宁静的地方。除了在我的梦里,我不记得上一次是什么时候我有过这样的感觉,彻底的宁静。  相似文献   

8.
我爱自己的祖国——韩国,但我也喜爱我的第二故乡——中国上海!"上海是一个文明大都市。"在韩国读书的时候,我就听过这句话,但我还是觉得韩国是最美好的地方。两年前,我跟随妈妈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城市——上海。以前,我在韩国的时候,常常听到父母提起让我到上海学习中文的事情。因此,我对上海有着许多美好幻想,我一直很想到上海去,看看上海是什么样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费慧 《教师博览》2004,(11):7-7
学校聘请一位外籍老师教学生口语。一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的小孩看见,要求送他一个玩玩。老外不肯。小孩把当老师的母亲请来。同事不好意思开口,便让我“代劳”。我对老外说:“这是本校老师的孩子,你送他一个吧,反正你的地球仪最后都要送出去的。”老外仍然不肯。我“开导”他:“中国人讲究一个‘情’字,送礼是联络感情荥教师博览……………的重要方式。你在中国任教,要入乡随俗。一个小地球仪不值什么,但作为礼品送出去,那就是礼轻情义重。”到这个份上,他仍坚定地摇着头。我生气了:“你真不给面子,一…  相似文献   

10.
小雅这几天感觉很不好,总觉得背后有人在注视自己。上学的路上,学校的操场上甚至在教室上课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于是她总是有意无意地看自己的背后。有时会有个熟悉的身影什么的,可却说不上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因为小雅从小到大一直都在这座城市的这个地方生恬。而且从小学到  相似文献   

11.
游上海记     
陈惠 《新作文》2013,(5):33-34
一后来我时常跟别人说起我们的自驾旅行。"去过那么多地方,很多都记不大清了。"我对别人说,"但有两个地方,我一直记得。一个是苏州,因为它典雅;另一个是上海——无法用某个词语概括的上海。"二来上海的第一顿餐是日式盖浇饭。带我们来这个快餐店的,是同行的韩叔曾经的学生,如今的上海白领。艳阳高照的正午,他提着公文包,带我们坐上海的公交车。我坐在公交车最后的座位,透过窗户打量这个城市。沿途都是绿树和我不认得的高级轿车。地  相似文献   

12.
在时间划过的痕迹里,有一天豁然提起梦想,它在我们心中仍旧光芒四射。 我有个梦想,就是在我不打球的时候想在夏威夷有个家。我从来没有到过夏威夷,但我喜欢这个地名的发音,我的家会是两层楼,所有的家具都是北欧风格。我喜欢那种式样、颜色。它让我感到平静和舒适。这个房子也会有个游泳池。这将是一个我可以常常感受宁静的地方。除了在我的梦里,我不记得上一次是什么时候我有过这样的感觉,彻底的宁静。  相似文献   

13.
我是江苏省运河师范学校的89届毕业生,踏上工作岗位一年多了。在县城生活惯了的我,分配到偏僻山村小学工作,起初很不适应。但是环境造就人,经过锻炼,适应了环境,也体会到了做乡村小学教师的酸甜苦辣。我工作的戴庄乡中心小学,位于邳县西北部,四周皆山,我们的学校也在小山岗上。由于山高石多.用水非常困难,担水要爬一个小山坡,来回二、三里路。刚到学校,我因从没担过水,用水全是在食堂里  相似文献   

14.
《留学生》2007,(3)
老外评老外初到美国时,几个中国同学请我到一家中餐馆为我接风洗尘。小林看到邻桌几个洋人在用筷子,便说:"现在会用筷子的老外越来越多了!"小王接着说:"那些老外不仅会用筷子,还会点菜呢。他们再也不是只会叫杂碎、春卷了。"小张正要开口,只见邻桌一个已吃饱喝足的老外慢条斯理地走到我们的桌前,用极其标准的京片子说:"请你们搞清楚,在这里,你们才是老外。"出国理由某学校决定在二班选派一名同学到美国留学,班主任请大家考虑派谁去最合适。一个学生高兴地站起来说:"老师,让我去最合适。我白天上课就想睡觉,晚上老是睡不着。因为中国白天时,美国正好是夜里呢。  相似文献   

15.
兔子姐姐:你好!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人。我从小就长得不怎么好看。对了,我是一个女孩子。我有点黑,还有些胖,学习成绩也不太好。而且我很容易紧张,一到有陌生人的地方、人多的地方我就感觉自己有些喘不过气来,连说话都有些口齿不清晰了。因为这些,我在班上没有交到什么朋友。我知道自己不受欢迎,有时候甚至觉得老师都不太喜欢我。兔子姐姐  相似文献   

16.
段子     
《八小时以外》2013,(5):125
1.出租车上,电台里说:"大家好,我是范范,范玮琪!"司机师傅:"奇怪,现在结巴也能上电台!"2.一次跟个美眉坐电梯,同乘的有个酷酷的大胡子老外。那个美眉一直唧唧喳喳说个不停,我就说:"别吵了,再吵把你卖给这个老外。"那个老外咧开大嘴,面露喜色,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真的?"3.飞机上,一对父女。父亲30多岁,女儿6到7岁。空姐非常漂亮,父亲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女儿:"看  相似文献   

17.
(一)郭敬明,我喜欢叫他四维,我知道他喜欢叫自己四维,也喜欢别人这么叫他。四维写他喜欢的人,安妮宝贝,苏童,许佳。我写我喜欢的人,四维。我高一,四维大一。四维在上大,我想考到上海去。上海,一直以来是我喜欢的地方,一直以来四维念叨不已的地方。我也喜欢西藏,可是西藏给人的感觉太完美,太一尘不染了,神圣到我不容许自己居住在那里破坏圣到我不容许自己居住在那里破坏它的感觉。但上海不同,我想住在那里。住在那个霓虹闪烁,有高大梧桐树,也有木质阁楼的城市,一直喜欢。喜欢踩在阁楼上木板发出的吱吱声,喜欢坐在小小的阁楼窗口透过高大的树…  相似文献   

18.
我所在的学校是地处上海币陆家嘴地区的一所民办高中。1998年9月,我校成为上海市浦东新区率先建立党组织的民办学校之一,而我则在任课与带班的同时,开始兼任党支部书记。在一位老书记的帮助及同志们的支持下,两年多来,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逐步摸索出了一些路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自身的定位问题,是做好工作首先必须认识清楚和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概括了这么六个字,即“不推、不争、不让”。  相似文献   

19.
张萍 《考试周刊》2012,(65):190-190
开学伊始,学校安排我担任六年级的班主任,心里顿时感觉肩上的担子沉重了不少。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班级,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的成绩不是很理想,特殊家庭的孩子也偏多。而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自主意识逐渐强烈,  相似文献   

20.
去年由一家涉外家政公司介绍,我当上了老外家的保姆。我的雇主是美国人亨利一家。亨利先生经常往来于武汉和上海之间,很少在家,亨利先生的夫人妮雅是全职太太,他们还有一个可爱的1岁女儿琳达。上班第一天,我因为不认得路,迟到了一刻钟。那天我忙得团团转,终于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