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深刻体现了信息时代的要求,着眼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迫切要求教师教育观念及教育方法的转变.作为师范生的必修课程公共教育学课必须做出积极的变革:以丰富的生活世界作为变革之源,关注具体生存情境的四大要素--时间、空间、实体、关系;以培养教师的实践理性为教学之根本;把教育者精神生活品质的提升作为教育学变革的落脚点--升华教师对教育本真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我们时代的教育学教育——以教师的教育学教育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学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学的教育。教育学教育的对象涉及师范生、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教师、非教育职业的大众。就针对教育实践者的教育学教育而言,需要以时代为背景,确立教师立场和实践立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教育学教育的目标,包括激发教育学之趣,引发教育学之需,形成教育学之养,养成教育学之眼,培养教育学之觉等。  相似文献   

3.
高师公共教育学作为一门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在面临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下,应当不负培养新型教师素质的使命。高师公共教育学应遵循实践取向的教学思路,通过转变课程角色,发掘课程资源,调整教学秩序,变革课程评价等教育实践活动,锻炼与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促进他们实践性知识的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师培养的质量。教育学教学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新需要,就必须不断地变革。但任何变革措施的有效落实都必须建立对以下三个问题的思考上:一是教育学的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二是教学应该怎么做;三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教师教育的质量,应对教师数量短缺的问题,21世纪初,荷兰开始了师资培训的新一轮改革,倡导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师教育变革。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师教育改革赋予了中小学及教师在师资培训中的主导权。中小学更多地承担起师资培养与管理的责任。根据不同的教育理念,荷兰形成了4种不同的教师教育方案,即作为总的预备——基于课程的教师教育、作为总的预备——以能力为基础的教师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基于课程的教师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基于能力的教师教育。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师教育对我国的师资培训改革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课程缺乏师范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主要原因是:在师范学校中,教育学更多地被作为一门知识课程而非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教育学缺乏属于自己的教育实践课;教育学师资培养方面存在着缺陷,导致教育学教师的素质结构中缺乏基础学科的支撑,教育学的工具属性难以体现.因此,教育学课程的改革必须要调整教育学课程的目标定位,建立教育学的教育实践体系和改革教育学师资的培养体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波兰政治制度的转变,引发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尤其是教育方面,原有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教育实践的重要执行者——教师,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从1990年起,政府对教师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着力加强高等师范教育。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扩充教育学、心理学和专业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在职教师采取函授进修制度,帮助他们实现“做中学”,努力提高在职教师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教师素质是影响教育学教学效果的关键作为最能体现教师教育特色的教育学,是教师职前培养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但是多年来,教育学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学质量不高,未能发挥在教师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育理论工作者和  相似文献   

9.
作为“实践教育理论”的高师公共教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实践教育理论”的高师公共教育学祝爱武冯建军一作为公共课的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特色之体现,是培养教师的关键。可惜的是,教育学在师范院校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教师不想教,学生不愿学。为改变这种状况,有识之士进行了不少的改革尝试,但似乎进展不大,成效...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师范院校各个学科专业体现师范性质的课程是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三门必修课程加教育实习;20世纪90年代,经过改革,增加了班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选修课程以及三笔字、普通话技能训练课程。其中心理学、教育学始终按照学科理论课程的体系和标准开设,而教学法也演变为学科教育学,甚至教育技术演变为教育技术学,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管理学。新世纪以来,高等学校培养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逐步向教师教育过渡,最近印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实现了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化、职业化、实践化变革,由此将会引起教师教育领域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1.
开设公共《教育学》课,是师范院校区别于其它院校的重要特色之一,然而,不少师范生却不愿学习教育学课,面对这一事实,如何调动一切手段把师范生引入无比瑰丽的知识世界,让教育科学在学生眼前放射出耀眼的诱人的光芒,使他们感到学习教育学课是一种需要、快乐和享受,这是一个十分主要的问题.下面就此谈点体会:一、满怀激情,点燃未来“红烛”心中理想之火我认为师范院校的教师,特别是教授教育学课的教师,不仅是红烛,而且是点燃红烛的——普罗米修斯。教育青少年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是极其伟大的事业,只有培养出数以千万计对教育事业倾注满腔热情,为之倾心的合格教师,才能为党和人民造就出一代一代的可靠接班人。培养合格教师是师范院校各科教学的共同任务,然而教育学课在提高师范生整体素质,实现培养目标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12.
教育即培养人的活动,其本质在于促进人的社会化。教育在传递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的过程中,促进了人的发展。教育学即育人之学,培养人是教育学的立足点,人的问题就是教育学的核心问题,教育学理当关注的是“人——文世界”。在此意义上,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教育学的学科属性,教育学是真正的人文之学。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在培养未来教师教育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最直接的作用;传统公共教育学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与高师生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相悖,必须改革;采取与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相应的教学策略,为新世纪培养创新型教师.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学"作为我国师范院校教学计划中的公共课之一,其教学目的应该是使学生了解教育,树立和强化教育信念,懂得教育基本原理,掌握教育规律,初步具备人民教师的素养.在以培养中学教师为目标的师范院校,"教育学"理应受到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使得这一课程存在着"教师不想教,学生不愿学"的现象.这固然有《教育学》教材本身体系与结构上的问  相似文献   

15.
从范式转换的视角审视,我国教育学经历了科学教育学、政治教育学、实践教育学等发展阶段.科学教育学以建立科学的教育学内容体系为目标,政治教育学以服务政治而非学术研究为指归,实践教育学按照问题逻辑,并以规范行为的思略建构教育学内容体系.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是教育实践变革的产物.随着我国教育的转型发展,教育学将面临教育之"学"与教育之"术"的进一步分化."学"、"术"分途,"学"、"术"并进是新世纪教育学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教师素质是影响教育学教学效果的关键作为最能体现教师教育特色的教育学,是教师职前培养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但是多年来,教育学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学质量不高,未能发挥在教师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育理论工作者和研究,认为造成这种状况既有学生对教育学的学科态度不正确、教材体系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也有教师素质不理想的因素。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观摩教学,反复比较,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实现了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科技一体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孕育着教育领域的变革。教育学理论作为教育学各交叉学科与分支学科的总和,也早已置身其中,并与技术交互影响。从技术之维出发,信息技术革新知识体系,扩宽教育学理论原有理论边界;信息技术颠覆传统认知,呼唤教育学理论创新;信息技术创新思维逻辑,催生研究范式转型。从教育之维出发,教育学理论理应祛魅技术之“用”、廓清技术之“名”、唤醒技术之“源”。教育学理论与信息技术通过“人”这个核心要点双向建构,实现了技术本质与教育本质的跨界耦合,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交互扩充育人潜能,最后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理论在人之维层面的共生共长,以达成技术人回归成为生命人的育人价值解放。  相似文献   

18.
案例教学与教育学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教学作为教育学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教育专业素质,而且丰富了教育学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在教育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开发可以使教师吸纳教育实践知识,案例讨论可以使教师建构教育实践知识,案例总结可以使教师反思教育实践知识。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理论自觉意味着教师以一种独立思想精神和批判态度对待其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同行专家教师优秀经验与教育专家及其创生的教育理论。理论自觉是教师在教育变革中能够以变革主体参与变革的需要,也是教师在变革时代运用变革使其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师理论自觉的培养,是一个需要从训练教师的他者意识、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注重教师的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的批判力;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营造研究性教师培养文化等多方面合理衔接的长期而系统化的工程。  相似文献   

20.
出于种种原因,作为教师教育重要课程的教育学实践教学尚未引起普遍的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张皮现象较为严重,造成教育学课程难以成为学生领悟和体验的课程,学生对教育理论知识要么没有真正觉知,要么处于浅层表面,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严重短板。这既背离"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要求,也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相去甚远。加强教育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既是哲学实践观的引领,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启示,也是教师教育之必然要求。分析教育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正当性,加强实践教学的行动自觉,有助于教育学课程的目标达成和卓越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