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巧用烟头     
手竿垂钓扬竿过猛或遇遛鱼脱钩后竿体产生很强的反弹力时,很容易把线钩挂在树枝或高空建筑物体上,在冬季大棚室内垂钓时这种情况更是时有发生。怎么办,生扯硬拉漂坠必丢,竿体还容易受到  相似文献   

2.
池钓空竿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常见的事,即便是老手,有时也难逃厄运。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钓具组合不匹配。钩、坠、漂组合不匹配,最易发生空竿。许多垂钓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一到养鱼池就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钩、坠、漂稍加调试或不加调试就匆匆下竿。抑或在家进行过调试,但到鱼池后未加校验就垂钓;在一鱼池垂钓后,换一鱼池懒于重新校验调试就垂钓,都容易发生空竿。笔者有几次空竿的教训:一次和钓友到养鱼池垂钓鲫鱼和鲤鱼(前半时钓鲫鱼,后半时钓鲤鱼)。由于求胜心  相似文献   

3.
徐锐 《钓鱼》2012,(19):32
一、钓具选择的技巧刚入秋时,天气还是很热,鱼多在深水里活动,此时宜选用海竿垂钓深水的鱼,尤其适宜在水库、湖泊中垂钓;晚秋则宜选用手竿,竿长5.4~6.3米为佳,线长3~4米为宜。浮漂要求轻、灵、流线形。现在常用的浮漂种类很多,形状也多种多样,长短各异。选用浮漂时要根据个人的习惯、钓时、天气、环境而定。秋天垂钓的漂可用小漂、轻漂、蜈蚣漂、带有小弧度的流线形塑料漂或木漂为好。漂坠组合必须配比适当,才能灵敏。漂、坠的比重应等于或接近于  相似文献   

4.
伸缩手竿自从面市以来,受到广大钓鱼爱好者的青睐。但由于它到达钓点后要绑线挂钩才能垂钓,收钓后又要拆线脱钩,给垂钓带来一些麻烦。更有些垂钓者把钓线直接绑在末尾一节竿的竿尾,遇到大鱼时把绑线的那节竿拉脱,鱼跑竿去好不气恼。本人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种不用拆线脱钩,钓线时时都随竿的绑线方法,即使遇到大鱼,除非线断,绝没有竿脱的现象发生。下面把这种方法介绍给钓友:  相似文献   

5.
冬季在网箱附近垂钓,只要钓组合理,饵料对路,钓点选好,钓绩往往很可观。一、钓具的配备及组合软竿。要钓大鲫,钓位要深,通常网箱附近深2—4米左右,选用6米以上的软调、中软调竿。细线。冬钓用线宜用1号以下的强力线,不用脑线,独线拴钩。快钩。冬季鱼儿索饵动作较小,吞钩不深,要保证上钩率,首先要做到钩小而锐利,一旦发现钩尖略钝,应立即更换。小漂轻坠。浮漂可用星漂或小立漂。星漂4粒或配4号小立漂,细保险丝绕坠。钩组组合调灵敏。将控好钩的钓线穿上4粒星漂,每粒之间的距离1.5厘米,在距鱼钩上方3厘米处绕缠上…  相似文献   

6.
刘志坤 《垂钓》2001,(8):54-55
海竿远投的优势是放长线钓大鱼,手竿近钓的优势是观漂灵、上鱼快。“海竿带漂”集二者优势于一身,深受广大垂钓爱好者的青睐,目前的“海竿带漂”虽说方法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单打独斗”,如果需要变换钓法,就要重新组合,既麻烦又耽误时间。现将灵活多变的“海竿带漂”方法介绍给广大钓友。  相似文献   

7.
朱伟 《中国钓鱼》2001,(2):16-17
我习惯用七星漂垂钓,并摹仿钓线有“水线”和“风线”之分,把七星漂也分为两种:入水的浮漂称作“水漂”.漂浮在水面的浮漂称作“风漂”。平常人们垂钓都是通过观察“风漂”的变化来掌握提竿时机,在这里我介绍一种观察“水漂”而得知鱼讯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巡钓草河     
草河是指水草密布,覆盖水面的河或池塘。 巡钓钓具:一根硬调长竿,2~3米短线,重坠,星漂,单钩。钓法:多窝巡钓。 巡钓就是用一根长竿逐窝垂钓。因在草窝中垂钓,竿要长而硬。长是为了能把钩伸到较远的窝点;硬是为了提鱼出水时不给鱼挣扎钻草的机会。渔线要用1~1.5号的高强力线,单钩的倒刺要大一点的,以免挂草跑鱼,钩也要稍微大一点,短线重坠,便于伸钩入窝,星漂的粒数最好多一些,10粒左  相似文献   

9.
夏季在鱼塘或水库垂钓鲢鳙鱼时,常用海竿挂大漂底浮钓(所渭底浮钓,就是大漂浮于水面,铅坠沉于水底起固定漂的作用)。现把常用的几种挂漂方法加以总结和比较,供钓友们选择使用。一、手竿法此法类似于手竿挂漂。方法是在海竿主线上先穿上通心铅坠(30~40克),再穿上漂座(可用气门心或软塑料管代替),把带有漂脚的大漂插入漂座,在漂脚上再打个活结即可。漂座前留出40~50厘米主线供挂钩饵用(如图1所  相似文献   

10.
陈中春 《钓鱼》2009,(18):38-39
手竿野钓,“识漂”和“提竿”这两个环节,是整个垂钓过程中能否中钩获鱼的关键时刻。尤其是提竿的早迟,尽管只有一瞬之差,但完全取决于浮漂的漂相反应。而浮漂的各种不同漂相,又与各种鱼类有不同的摄饵方式相关。所以,为准确把握提竿时间,特别是初学钓鱼者,首先要能识漂辨鱼,以传统“星漂”为例,鱼儿咬钩的漂相信号,主要有以下几种反应:  相似文献   

11.
手竿动钓翘嘴鲌、用 饵是较黏的面团,外面包易化散的饵。甩竿后,包饵未散时,会把钩饵一直带到水底。但垂钓时因经常要钓半水,这样就需要均匀地向上提,凭手感起鱼。这样的钓法虽然效果不错,但是人比较累,而且只能用一根竿,只能用长竿短线钓法。前年夏,笔者尝试着在立漂的上方加装了10粒细的羽梗星漂,使星漂的浮力大致和包饵的浮力相当,立漂和钩坠搭配照常规调节。经这样改进后,钓线可以放长了,因为线组可以自动上升;线组在达到预定深度继续下沉或包饵化散上升的过程中或包饵未化散落在水底时,都可以从星漂中看出鱼讯。故而…  相似文献   

12.
蜈蚣漂是广大垂钓爱好者喜爱的经济实用的漂具,材质多选用鸡毛梗、孔雀翎、塑料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休闲钓"和"竞技钓"对垂钓技术和钓具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在长期垂钓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制作的蜈蚣漂(单体漂型是圆柱体)存在以下问题:l传统制作的蜈蚣漂是将鸡毛梗用刀片切成1-15厘米长的圆柱体(图1),经串联而成,形状阻力相对较大,多次起竿(特别是速度较快的起竿)或遛鱼后,漂体易松动,从而影响钓鱼的节奏。2.漂体在走漂、沉漂、送漂的过程中,因形状阻力较大,易被鱼感知,特别是钓滑的鱼,造成鱼吐饵、叶钩,从而影响起…  相似文献   

13.
初学钓鱼的人,往往对鱼儿吃钩时的提竿时机掌握不好,不是过早就是太迟。我在垂钓中,学习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了一个掌握提竿时机的方法,称它为“动态提竿法”,应用上易掌握并且上鱼率较高。 动态提竿法,就是在鱼儿吃饵钩引起的浮漂(竿梢)的变化过程中,不失时机的提竿,以达到获鱼的目的。首先垂钓中对浮漂(竿梢)的“三态”概念的明确:一是静态,就是钓组入水后,浮漂在无鱼吃饵钩时的固有状态。如星漂在水面上几星,立漂在视目出水几目,无漂钓,竿梢的固定形态等;其二是动态,就是当鱼儿吃饵钩时,引  相似文献   

14.
河南谢熬东来信称:参加垂钓已3年,手竿能甩出去,也能将鱼提回来,可动作僵硬不够协调,仍没有摆脱“新手”这顶帽子,我自己没有找到要领,请问这抛竿提竿有窍门吗? 抛竿、观漂、扬(提)竿、遛鱼和抄鱼,人称手竿垂钓的五大技术,所以说抛竿和扬竿是有一些要领与要求的。 手竿定点垂钓时讲究“钩不离窝”,要求钓手每次都能将钩下到窝子内。有人提出其落点的散布面  相似文献   

15.
用定位竿进行休闲野钓,它的最大优点是根据垂钓实际的需要进行长短调节,一竿能当多竿使用。市售定位竿,有两点不足之处:其一,定位竿在定位垂钓时,由于定位节处的前端口部存在间隙,在操作钓竿时有松动并产生响声的现象;其二,定位竿伸缩的范围有点过小。我用一根5.4米普通手竿改制成的定位竿,基本上解决了以上两点不足,并且增加了钓竿的强度。具体方法是:用与竿体同色细线(要根据竿节间隙大小选用粗细不同的线)在钓竿每节(竿梢除外)最前部整齐密绕6~8毫米宽,涂上502胶水,待干后,用什锦锉细心锉磨,使之与后一节的口部内径适当紧配合即可,但要保证使力稍大点就可将竿缩进去。  相似文献   

16.
颜恒 《钓鱼》2012,(20):28-30
漂漂是一个很特别的配件,在池塘竞技钓中它简直被捧为神灵,而在休闲钓中它也是钓鱼人比较看重的一个配件。浮漂又叫做浮子,即反映鱼咬时的状态和信息。由于浮漂是手竿垂钓中唯一能指示鱼吮吸钩饵的信号源,因此它被誉为“钓鱼人的眼睛”。  相似文献   

17.
在滩涂较大的水域,或要把钓钩下到相对安静的沟渠对岸,或在波光中散漂无法分辨的情况下。长竿短线钓法就不大适用了,往往需要用风漂甩大鞭。为了保证既甩得远,又要钓组灵敏,此时,风漂与铅坠的匹配,对垂钓效果影响十分明显。现介绍两种匹配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配漂与选漂     
北京钓友吉利问:怎样根据不同的钓场和不同的鱼来选用浮漂?选用浮漂时与季节有无关系? 使用手竿垂钓,应根据不同的钓场——如流水静水、水深水浅等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浮漂。垂钓时也应讲究钓什么鱼配置什么钓具,其中也包括浮漂在内。就是在不同的季节,用漂也要有所区别。下面就配漂和选漂等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供参考。 配漂。这里所说的配漂,就是在垂钓时选用什么样的浮漂。 流水与静水的区别 钓静水漂子讲究精巧灵敏,而钓流水时由于水有很大的推动力,所以就要加大浮漂的浮力。这就要根据水的流速,配相应的浮漂,不能用一…  相似文献   

19.
有钓友对我说:他爱用海竿加漂垂钓,在近、中、远距离使用得都很熟练。可是他又觉得用这种方法垂钓太毁漂,所以根本不敢用好漂。他问我有没有防止断漂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在溪流河边垂钓,要稳稳地把竿架置好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河边砂石多,一不易往土里插;二即使插下去也不一定置得稳,常常采取用多块河石堆压竿架,但也时而影响正常垂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人想了一招:把竿架上的铁插叉卸掉,安装一根能转动的约20厘米长的木条。改装后用两块石头,一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