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现代语文》2007,(7):115-115
“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是在《诗经》中。如《大雅·民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之例,毕竟还算不得真正指称国家的“中国”的出现。作为指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例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楚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6年9月下旬刊刊登了牛世建《浅析有关"雪"的同族词》一文。作者开篇写道:"同族词过去称为同源字或者同源词,我们根据徐通锵先生的观点,称之为同族词。它指称语音相同或相近、语义相关、有亲属关系的一组词。"这句话,虽然表述有些模糊,但大体  相似文献   

3.
[案例叙述] ("小导游"活动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但我们在教学调研中发现"错位"现象十分普遍,下面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长城>一课时,开展的"小导游"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4.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诗经》中的名句出自《诗经》的首篇《关雎》。《关雎》曾多次编入中学教材,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也选入了高中语教材第四册。其中有闺垫先生陈最良吟诵并讲解《关雎》前四句的情节。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好”,在教材中,有的注为“hào”,有的没加注。各类练习册和教学辅导用书有的说念“hào”,有的说念“hǎo”,让人莫衷一是。时下的电视剧也经常引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剧中人物有的将“好”读着“hǎo”,有的读着“hào”.读法也很不统一。“君子好逑”的“好”到底该怎样读.有必要进行一番辨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收录了何满子先生的《剃光头发微》一文。这是一篇极好的文章,但到目前为止,对它的解读并不尽如人意。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所附吴庚振先生的《(剃光头发微)赏析》(《教师教学用书》的“课文鉴赏说明”即以此为蓝本)也是舛误颇多,如:“作者……展开了一连串的联想。”“首先,由剃头联想到掌权。”“其次.由剃头联想到清代‘留头不留发’,联想到古代的‘髡’刑(剃掉头发).联想到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给犯人剃光头……”本末倒置.[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一直是遭受社会议论最多的话题。2005年以来,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先生在《人民教育》发表《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一文,使批评波  相似文献   

7.
游婷 《海外英语》2015,(4):51-52,61
许渊冲先生是中国当代翻译大家之一,为中国经典古籍外译的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许渊冲先生还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提出了"三美"、"三化"等翻译主张。在许先生的众多译著中,《西厢记》英译本秉承了他一贯的翻译风格,将"三美三化"等理念应用于实践中,在海外广受好评,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该文旨在通过例证来探讨许先生是如何在《西厢记》英译本中践行自己的"三美"理论,让译文达到音美、形美、意美,再现原文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的IT和汉语中的“它”常用来指物,即除人以外的其他事物。汉语里“它”的使用有一条规律:尽量回避使用“它”,或者重复名词,或者省略不用。这是语言学家们经过历史的考察早已注意到的事实。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中对“它”的用法做了非常透彻的论述,他说:“中国现代汉语里不大用得着中性的‘它’,尤其是对于非动物。草木什物之类,若在主位,就往往用名词复现,若在目的位,就可以不说出为常。”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中也说:“‘他’字称人为常,称物较少,通常我们把那个物件的名字复说一遍,或是能省略就省略。”根据赵元任先生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赵长才先生在《上古汉语"亦"的疑问副词用法及其来源》一文中介绍了"亦"表疑问语气的用法,并认为表疑问语气的"亦"是由它表类同的"也、又"义在疑问句特定语境中直接虚化来的,①这使我们对"亦"的意义用法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但笔者在赵先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先秦文献疑问句特别是对较早出现"亦"的疑问语气用法的《论语》和《孟子》的考察,对疑问副词"亦"的来源,有些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0.
也说"互文"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六国论》“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是互文,具体解释如下: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翻译时要将上句、下句的相对应的词语拼合为一句。“胜负”“存亡”要合译为“胜败存亡”,“数”“理”舍译为“命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偶翻旧杂志,看到《修辞学习》2003年第1期发表的阎浩然同志的一篇短文:《"一对双眼"是多少"眼"》,阎文认为《大中国》《青藏高原》《二000年的爱恋》三首流行歌曲的歌词犯有种种语法错误。文中有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今草就短文,发表自己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2.
[示例教材] 《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文解读] 《雪》是鲁迅先生散文诗集《野草》中颇为纯净明朗的一篇。此文景物清新,格调明丽,又寄意深远。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语言风格及审美情趣,都利于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初步鉴赏优美散文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定语+的+人称代词”句,即人称代词前加定语进行修饰、限制的句式,这一句式在五四以后书面语中已屡见不鲜。那么,这种结构句式是什么时代产生的呢?许多学者如王力、倪宝元、詹开第、游汝杰、王希杰、刁宴斌等先生认为是汉语欧化的结果,也就是说五四以后新出现的。对此,张崇先生在《人称代词前加定语的两条近古用例》(《中国语文》1991年5期)一文中列举了《金瓶梅》等白话小说中的两个例子进行质疑,指出这一句式至迟在明代就已经出现了。  相似文献   

14.
根据徐中舒先生《甲骨文字典》,以“口”为偏旁的甲骨文数目为56字,如:问,《说文》:[问,讯也,从口门声。];唯,《说文》:[唯,诺也,从口隹声。]咸,从口从戌,《说文》:[咸,皆也,悉也。从口从戌,戌,悉也。]。以“目”为偏旁的甲骨文数目较多,如:目,  相似文献   

15.
陈从周先生的<说"屏">(人教版课标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是一篇用散文笔法写成的说明文,结构灵巧,文笔优雅,文味十足,从内容上看它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从语言文字上看它又是小品文的典范.教学这样的课文,我认为教师应以生活为源头,把课文当例子,注重课本资源的充分开掘,尽可能增强课文的张力,以期用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真切感受、真情触摸,铺开一片锦绣,也或许只有这样才能留存语文课堂的那一点"文气".  相似文献   

16.
先生周一贯     
周毅 《今日教育》2007,(11S):55-56
先生姓周,名一贯,字道源,“一贯”源于《论语》中的一句“吾道一以贯之”。名字是任过县府幕僚的外祖父取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并流行一种“汉语人研究派”。这种新的语言学流派深受西方人语言理论的影响,力求探索汉语的化特征,他们提出了建立中国化语言学的学术主张。随后,出现了较多探讨化与汉语相互关系的学术专与论,如《方言与中国化》、《中国化语言学》、《化语言学》、《语言化研究的四个层面》、《汉语与中国传统化》、《有关汉字化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等,“女”族字、词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下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李帅 《现代语文》2007,(11):97-98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是一部很受欢迎的教材,但书中的"做""作"不分,给汉语教学者造成了困难,请看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19.
赵平 《青年教师》2008,(1):58-59
[书评]对于现代人来讲,幸福和自由是两个极其侈奢的词。而《上学记》给了我们一个重温"幸福"和"自由"的机会。《上学记》是历史学家何兆武先生的一部口述史。在何先生的记忆中,那个年代,不仅有北京从军阀的"五色旗变成青天白日满地红",有"一二九"那一年多雪的冬天,有北平学生的尊孔读经与白话教育之争,有那个时代中学生"无事乱翻书"的愉快,还有短暂平安时期看西洋电影的震撼。但是最好的读书的日子,只有"从初二到高一这三年,另一次就是  相似文献   

20.
“桃花”是孔尚任《桃花扇》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其作用不言而喻,但自古诗中桃柳不相离,《桃花扇》也不例外,“柳”是《桃花扇》的另一个重要意象。“柳”在整部书中共出现了八十二处,按作用和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