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就预言了风险社会的到来,公众人物因其巨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遭遇风险的可能性要远大于普通人。本文以2010年备受关注的章子怡捐款门事件为例,分析了其在进行危机传播过程中的不足,进而从影响危机传播效果的五个方面探究我国公众人物危机传播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2.
周洋 《新闻前哨》2010,(9):39-42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络时代政府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在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类型研究的基础上,从多学科的视角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进行了解析,并且有针对性地从"更新危机传播理念"、"完善危机管理组织"、"搭建网络对话平台"、"改进危机传播策略"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完善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危机传播管理。  相似文献   

3.
浅议“危机传播四阶段”广告与公关的战略协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晖 《新闻世界》2011,(5):171-172
广告与公关作为企业营销策略的两种不同方式,也是危机事件中的两种传播行为。根据"危机传播四阶段"的理论,广告和公关在每个阶段都应该形成一股合力,在危机传播中协同作战,共同维护企业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4.
宦晓渝 《新闻世界》2011,(11):151-152
《人民日报》对2003年"非典"和2009年"甲流"报道为研究样本,从报道形式、版面位置、报道态度和报道来源地等指标进行内容分析,以探讨纸质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5.
风险社会下媒介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危机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本文以三星Note 7爆炸门事件为例,采用"情景式危机传播"理论分析此次危机,进而揭示三星在此次危机中出现的重大危机传播策略问题,并从四个阶段渐进式的提出企业应当做到的危机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6.
受"昆明3·01暴恐事件"影响,"暴徒砍人"流言导致成都、广州等地数百群众四散奔逃,一时人人自危。最近,我国多起公共危机事件的始作俑者均为暴恐流言,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对此,本文结合"成都3·14春熙路事件"、"广州3·15沙河事件",分析了暴恐流言的传播机制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范琳琳 《青年记者》2010,(16):49-50
近年来,网络上先后出现了多起明星隐私泄露事件。今年年初闹得沸沸扬扬的“兽兽门”事件,以及前不久的闫凤娇“不雅照”事件,再一次将公众人物隐私权问题带进人们的视野。如何正确引导、运用传播的力量,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保护明星的隐私权不被侵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微博的传播特点为基础,从传播学视角出发,以惠普"质量门"事件为个案,对"惠普"遭遇微博舆论危机事件的起因进行分析,并对其应对的信息策略进行探讨.文章认为,建立网络舆情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评估机制,建立企业新闻发言人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及官方微博,建立员工危机信息策略培训制度对于企业应对微博舆论危机很关键.  相似文献   

9.
周阳 《新闻世界》2012,(4):98-100
微博深入人们的生活后,公众为进一步实现"言论自由"而欣喜,同时也为"过度"自由引起的传播伦理问题而担忧。微博公众人物作为微博空间中的焦点,是社会道德的引导者,与微博生态环境的建设紧密相关。本文以微博公众人物的行为伦理为研究对象,试图构建微博公众人物传播行为的伦理责任模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网络上先后出现了多起明星隐私泄露事件.今年年初闹得沸沸扬扬的"兽兽门"事件,以及前不久的闫凤娇"不雅照"事件,再一次将公众人物隐私权问题带进人们的视野.如何正确引导、运用传播的力量,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保护明星的隐私权不被侵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为框架,用内容分析法对乌坎事件中政府危机传播系列文本内容的情境、策略和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力图探索政府在处理类似事件时应采取的策略。本文发现:政府根据具体情境运用相应的危机传播策略,取得媒体正面反馈概率较高。本研究还得出一系列具有中国本土化特点的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利用大型节事活动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手段,可采取以下策略:主题事件的战略目标和城市发展品牌战略要统一,大型活动与城市文化的协调与渗透,通过公众人物与热点事件吸引注意力,借助多元化媒体手段进行传播.近年来厦门会展节庆活动众多,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厦门的大型节事活动可以运用结合城市发展战略、凸显地域资源、传播城市文化、借助媒介事件等策略来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3.
王少博 《新闻世界》2010,(4):119-120
危机事件的发生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企业在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所采取的传播策略恰当与否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将事件的影响降至最低。本文以丰田汽车召回事件为例,分析丰田在事件中所采取的传播策略的得失,以期为国内汽车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公共危机事件中进行恰当的政府形象管理.在当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形象的话语考察出发.探讨政府与媒体、公众的对话误区,分析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形象的传播原则,进而提出政府形象塑型传播和矫型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危机传播是危机中信息沟通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危机事件发展始终,受众作为关键要素,对危机传播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从受众角度出发,对危机事件发展各阶段信息传播特点与受众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品牌的危机传播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给企业和品牌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90年代起,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在我国迅速发展。近年来,网络事件频发,如"躲猫猫"、"周老虎"事件等。网络在释放民意、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同时,也对政府部门的危机处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政府应对危机事件的现状,提出舆论引导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试论政府在危机传播中的责任担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事件以及与之对应的危机传播已经成为当下中国转型社会的常态。行政体制中的各级政府是危机传播中最为重要的主体之一,政府既是危机传播的实施者,更是危机传播的"导航者",应当根据其法定职能担当起危机传播所赋予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对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微博的品牌危机传播策略。从把握话语权、认清传播路径、注重对话沟通等角度分析了品牌危机传播的对策,以达到品牌危机的修复和重塑,再次赢得公众信任与支持、进而创造更多品牌价值的目的。对品牌危机传播策略的探讨可为品牌危机处理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4,(11):45-53
传播效果是衡量媒介效能的指标之一。在突发危机事件中,政府官方微博的危机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事件的发展态势,而构筑政务微博的话语权则成为政府危机传播的重要目标。本文以新浪政务微博"北京发布"在"7·21"暴雨中的危机传播为例,研究了政务微博的危机表达和传播效果,从政务微博管理主体、政务微博运营现状以及危机传播技巧三方面提出了政务微博的危机传播及话语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智慧传播的多样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媒体、企业与受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话语权下放的社交媒体时代,网民的表达渠道和方式得到进一步拓展,话语权重提高。而对于不断发生的企业危机事件,其热敏属性所引发的网络舆情讨论也在不断激发事件热度,后真相时代所带来的意见情绪化传播也给企业危机公关和舆情管理形成了挑战。海天“双标门”事件的失败危机公关造成了股价的断崖式下跌,反映出企业在公关和舆情管理上的诸多弊病。本文以海天“双标门”事件为研究案例,着眼于企业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机制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从多学科视角分析该事件舆情表征及提出应对之策,探索企业危机舆情管理的传播实践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