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是目前高校资产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校园一卡通的高校大型科学仪器共享预约系统能很好地满足这种发展应用的需求,此系统集大型科学仪器管理、使用、预约和付费功能于一体,通过网络信息共享、设备在线预约和WebService身份认证等机制,实现并促进了大型科学仪器的使用和管理效率,使得高校大型科学仪器的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西南石油大学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用户的不记名问卷调查,对设备用户群体、使用方向和预约用机3方面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揭示了该校大精设备共享管理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并围绕大精设备开放共享、有偿使用的实践,讨论了在共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为同类省属高校建设和完善大型设备共享管理提供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大型设备使用效率,各高校近年来借助多种手段,不断加强大型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西安交通大学在深入走访调研考察国内外大型设备预约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经过自主摸索,提出了本校大型设备预约管理系统的第三代用户体验模型。本文简略阐述了大型设备预约管理系统户体验模型的发展历程,比较国内外预约系统中各类模型方案优缺点,并着重介绍了第三代模型中通过AJAX、jQuery、Google Calendar API等网络技术构建模型框架的过程和关键技术。实践证明,该模型显著增强了用户使用预约系统的操作感受,提升系统使用效率,为我国高校下一步大型设备预约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水平低、共享程度低和效益评估难的现状,拟采取软件系统和硬件控制互为补充的方式,开发由学校和实验室两级架构组成贯穿于设备管理全过程的设备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利用智能控制设备等硬件和信息管理系统相互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仪器设备从市场调研、规划论证、招标采购、预约使用、人才培训直至淘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推动了大型仪器设备面向社会开放共享,切实提高了使用效益,实现了对设备的科学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科研用大型仪器设备在地域以及需求单位布局配备不均的问题,建设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推进仪器共享使用,是一种重要的措施。以具有公用性和开放性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为基础,配备专业技术以及学历组成合理的实验室管理人才队伍,建立分类设置的特色实验室和网络预约管理系统,以及有效的运行机制;经过不断探索,共享平台实现了大型设备的开放共享,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为学校、技术企业、科研院所的教学及科研发展提供先进、高效的支持。实践证明,构建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技术平台,是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发展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实验室开放预约管理系统通过校园网络提供在线预约机制,可以促进高校实验室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效率,从技术上层面上为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型仪器设备网络开放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和开放共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模式进行了研究,设计了系统结构和功能模块,开发了一个实验室管理人员、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申请者之间协调、交流、互通的平台,实现了大型仪器设备的信息管理、开放预约、使用记录、统计考核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时间分配是大型设备预约系统中的核心问题,预约系统通过时间分配贯彻和落实学校的管理思路。我校大型设备预约系统首创基于角色限制弹性时间分配算法.该算法按照用户角色及现有预约状态动态分配时间,同时保证了共享率与设备使用效率。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算法的模型构建、约束条件,并通过数学建模分析了该模型的理论效果,实验结果展示了该模型良好的适应性及切合度。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和运行,通过技术创新,研制了"武汉大学大型设备共享平台"系统。本文介绍了系统建设背景、目标、数据存储和交换以及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用户注册、系统维护、开放仪器、实时监测、预约管理、仪器维护、统计分析和数据上报等八大模块,分析了预约服务流程,研制了"设备在线状态监测系统";有效地扩展了开放共享的时间和空间,客观公正地收集效益考核中大型设备使用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解决学校多共享系统并存,缺乏数据访问一致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中山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从直接管理的中小型教学设备着手,利用现代化预约管理系统,通过建设使用公平公正的开放式本科实验教学共享平台示范效应,在逐步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将学院大部分大型科研设备纳入统一管理,实现学院绝大部分大型设备充分共享,并就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如何推进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及其管理模式等进行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大型仪器管理系统建设及其运行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型仪器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实现的功能、建设的效果,探讨了系统运行机制问题.该系统可实现大型仪器的全程自动化管理,包括数据的自动采集,仪器状态的实时在线观察,使用预约及财务结算的实时追踪和记录,使用机时的实时统计.系统运行管理机制的建设将促进系统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促进大型仪器的使用和开放.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对学校发展的支撑作用,重庆大学针对近年来大型仪器设备建设、使用与共享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对构建高效运行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是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支撑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该文基于山东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管理实践,在对大型仪器设备基本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了"四个坚持"的开放共享思路和"一统四分三构建"的开放共享路径,以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水平和效能的提升,为进一步探索开放共享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终端监控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高校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率低、使用机时难以统计等问题,在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中引入终端监控系统——IC卡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监控设备的开机软件,实现了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远程监控和网络化管理,满足了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和快速性,实现了大型仪器设备的专管共用,并给全校师生及校外科研人员提供了查询信息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促进市属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必须解决其中的几个关键的瓶颈性问题,包括理念上、体制上、机制上、管理上的以及经费上的问题。通过建立开放实验室、配备完善的开放共享网络化信息管理平台及高素质的专业实验技术队伍来保障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设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维修基金,维持开放实验室的开放运行;配套成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委员会,加强设备购置论证、合理配置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并以科学规范大型仪器设备的效益评价体系来鼓励和督促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等,是促进北京市属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使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在生态文明理念的驱使下,共享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型方式。高校实验室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如何在大学实验室中高效、科学地推广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是实验室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各高校正在积极推进大学实验室中共享和使用大型仪器设备,但是,由于诸多客观因素,石油高校大型仪器和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效率低下和开放不足等问题。现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研究分析了大型仪器设备的现状。在此前提下,探索和研究如何更好地管理和使用大型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运用实验室资质认定制度的有关理念,从人员、设备、过程管理的角度,为解决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运行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管理提出了一些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没有一流的实验室,就没有一流的学科,而一流的实验室,必须有一流的仪器设备。近年来,随着重点学科和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各高校相继添置了大量先进贵重仪器设备,但在大型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共享机制不够和使用效益不高。本文分析阐述了当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共享机制、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运行管理措施和保障支撑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与研究,旨在促进高校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实验室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9.
总结过去30年高校仪器设备共享工作取得的建设成果,分析现阶段高校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工作面临的一些实际困难,提出了当前条件下的共享策略。即;国家应通过增加经费投入、完善拨款机制来保障设备资源的共享运行和优化配置;地方政府应通过完善服务平台、搭建共享桥梁、激励供需双方来推进区域内的共享环境建设;高等学校需通过技术队伍培训、完善激励机制以强化校内共享基础条件建设。通过3方面共同作用,逐步完善机制,推进有效共享,提高资源效益。  相似文献   

20.
谈高校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构建信息化开放共享平台、管理体制建设、激励制度建设、效益评价体系建设、扩大对外服务范围等方面阐述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体系建设的各项实践工作,以期为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仪器管理体制,推动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仪器设备在教学与科研中的作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