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盲在跳远运动中,运动员的助跑能力是决定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助跑速度,掌握合理的助跑节奏,是近年来国内外行家普遍注意研究的课题。跳远最后3~4步助跑是跳远技术的重要环节,因为这几步助跑的节奏直接影响到起跳前的速度、踏板的准确性和起跳动作的合理性。那么最后3步的步频,即各步的时间特征上有什么变化?不同水平跳远运动员助跑节奏上有何差异?这些都是运动实践中迫切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最后用力的技术前世界纪录创造者德国铁饼运动员沃.施密特说:“不管是什么技术,都必须符合力学原理,……而且要非常重视利用两腿的力量。两腿的作用能占投掷距离的70%。”因此最后用力的技术,必须必须有利于充分发挥和利用腿部的巨大的力量。在投掷过程中,助跑(或滑步、或旋转——后同)与最后用力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助跑是最后用力的准备和前奏,最后用力则是助跑的继续和延伸。最后用力要解决好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保持和运用助跑时所取得速度和运动惯性,使之能完全转化到最后用力的过程中去,转化到器械上去:二是如何才能发挥爆发力,把最后用力进行得快速积极主动、完整充分有力,使器械能获得最大的出手速度。在一些教材文章对投掷技术的分析和有的对运动员、学生的投掷技术教学中,要求在保持两脚支撑的情况下完成最后用力,限制了腿部力量充分发挥作用,不能保持和运用助跑所产生的速度和运动惯性,使之完全转化到最后用力上去,转化到器械上去;不能充分发挥爆发力,把最后用力进行得  相似文献   

3.
掷标枪是一项复杂的多轴性旋转投掷项目,它对爆发力、协调性、柔韧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运动员要想获得理想的成绩,就必须保持从助跑到最后用力的动作连贯性,并把从助跑获得的能量完全转化到标枪的纵轴上。高校标枪运动员与专业队运动员相比,无论是训练时间,还是训练条件(器材、场地等)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和条件下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和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4.
丛林  朱静华 《中华武术》2008,(11):15-16
掷标枪是一项技术复杂、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投掷项目。运动员要想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就必须具备全面、出众的身体素质,同时,从助跑到最后用力,应该快速连贯,使力量全部作用于标枪的纵轴。下面就结合实践经验,从五个方面谈谈提高标枪成绩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助跑是跳远技术的基础,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对跳远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运动员在起跳前总是尽力获得水平速度。80年代以来,有关跳远助跑技术的理论较多地强调采用可控速度完成助跑,近年来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助跑技术又有进展。目前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最后几步助跑采用继续加速的方法,上板时达到最高助跑速度。如著名运动员鲍威尔。最后5米的助跑速度达到10.94米/秒。刘易斯最后5米的速度达到11.26米/秒。1 助跑的技术与距离运动员为了打破静止状态、进入运动状态而采用助跑技术来获得水平速度。因为路程是速度…  相似文献   

6.
投掷运动属于运动持续时间短、技术性强、以绝对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爆发力要求极高的运动项目。该项目的完整技术由握持器械、准备助跑、助跑和预先加速、最后用力和器械出手后的维持身体平衡几个不可分割的技术阶段组成,而且取得运动成绩除了具有良好的运动机能外,还需具有完美的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7.
一、影响踏板准确性的因素 既然助跑的准确性对跳远运动的影响如此之大,那么,我们就应该在这方面加强教学、训练,为达到提高运动成绩创造条件。影响助跑准确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可分为技术和心理两方面。 (一)技术方面 主要因素在于掌握快速助跑技术不稳定。在比赛中经常观察到: 1.助跑的动作不规范,最后几步助跑出现抻大步或捯小步的现象。 2.助跑开始起动的姿势不固定。 3.助跑的步幅与节奏不稳定(如后踏用力不均匀等)。 4.助跑的前三步步长不固定,而前三步的准确性对整个前程助跑节奏和踏板准确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三级跳远运动员只有在高水平的专门身体训练基础上,才可能取得良好的运动成绩。这个项目的技术特点是快速助跑和有力的起跳。因而在形成运动技巧过程中,提高运动员的专门身体训练水平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汤龙 《体育教学》2008,(10):55-56
投掷运动属于运动持续时间短、技术性强、以绝对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爆发力要求极高的运动项目。该项目的完整技术是由握持器械、准备助跑、助跑和预先加速、最后用力和器械出手后的维持身体平衡几个不可分割的技术阶段组成,而且取得运动成绩除了具有良好的运动机能外,还需具有完美的技术动作,其中器械出手的速度和角度在投掷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现介纽几种安全性可靠、投掷者不易受伤、掌握技术较快和练习密度又大的多种辅助练习方法,使之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且减少运动风险。  相似文献   

10.
在投掷运动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初学者的原地投和利用助跑投,成绩相差很小,有时甚至助跑投还不如原地投的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投掷者没有很好的掌握助跑的技术。对于一般掌握助跑技术的运动员来说,原地投和助跑投的成绩相差如下:铅球1.5——2.5米,铁并6——12米,标枪15——25米,手榴弹20米左右,链球25米左右。助跑(包括滑步,旋转)是投掷者带着器械一同运动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器械在投掷以前具有一个速度 V_1,并为最后用力创造良好条件,以保证投掷者由助跑不停顿地进行投掷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助跑速度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SCL—I型运动测速雷达,对我国部分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助跑速度进行了比赛现场测试。经对所获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后得出: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的助跑水平速度曲线变化不同,助跑的加速形式不同,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在今后的运动实践中,运动员应根据自身条件和训练水平,选择能充分发挥速度能力,又不影响最后用力动作完成的助跑形式  相似文献   

12.
来勇  和平 《中华武术》2014,(4):19-21
正田径运动中的跨栏项目与跳跃项目都是技术性很强的运动,跳跃成绩的取得应该是以最佳的助跑节奏,充分发挥速度和力量,达到最适宜的起跳,完成一系列的空中动作。在跨栏跑中,节奏感同样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节奏感取决于运动员的力量、协调灵敏等多种因素。本文主要从跨栏的节奏与跳跃项目助跑节奏联系起来进行简要地分析,以便于更好地把跨栏练习与跳跃练习应用到训练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3.
尹文斌 《精武》2012,(31):22-22,24
辽宁省跳远项目的运动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还有很多问题函待解决。本文从训练实践中对辽宁省青少年跳远运动员助跑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对我省青少年跳远运动员在跳远助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析,旨在通过分析探讨,找出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训练比赛工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女子三级跳远水平速度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助跑速度,特别是最后几米的助跑速度是三级跳远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如何合理地利用助跑水平速度、怎样保持三跳水平速度则是运动员获得良好运动成绩的重要保证。本文就此根据笔者在多次比赛中所测的我国优秀女选手的最后助跑及三跳水平速度(所测成绩在13.0米—14.45米之间,样本量为16名选手)的有关情况,就我国优秀女选手的水平速度问题谈几点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浅谈少年投掷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量素质不仅是其它身体素质的基础,也是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对于投掷运动员来说尤为重要.少年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何通过力量训练为今后正确地掌握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6.
经过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在跳远运动中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跳远运动员的训练中,要侧重抓好助跑速度训练。1、掌握正确的助跑技术正确的助跑技术应使身体重心相对较高,动作轻松,节奏感强,速度随着步长的加大和步频的加快而逐渐提高,在起跳前2一  相似文献   

17.
省六届运动会田径比赛期间,我们受省运动训练学会的委托,和体育系79级、运动系78级部份学生组成调研组,观测了中长跑99人的分段计时、战术运用和体力分配;36名跳远运动员的助跑起动姿势,全程助跑的距离。后10米的速度,倒数四步的步长和踏跳的准确性;18名投掷运动员的助跑(滑步,旋转)速度,滑步、旋转两脚间的距离及最后用力技术等。从比赛成绩看,除省队的许刚以68.52米打破省少年标枪纪录,成年女子800米第一、二名成绩接近省纪录外,共他各项成绩均比五运会有所下降,(五运会成年破四项省纪录、少年破六项省纪录)。没有一人达到一级运动员标准。可以说六运会的比赛是在二、三级运动员标准中争夺前六名,其成绩与全国水平差距甚大,与临近几省相比差距也不小。目前的这个水平与四千多万人口的大省及经济建设高速度发展的步伐很不相适应。是什么原因障碍我省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呢?下面根据调查资料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8.
<正> 标枪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体多轴性运动项目,短时间内技术不易掌握。我们经常看到少年标枪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存在着较多的技术缺点,尤其是在最后用力这一关键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更多,影响了标枪成绩。那么有哪些技术因素会影响最后用力动作的正确完成呢? 一、过分强调“满弓”动作影响用力节节 在标枪技术训练时,教练经常强调最后用力的“满弓”动作,即运动员在出枪前要形成良好的超越器械动作,使投掷时的工作距离加长,这个原理无疑是正确的。但少年标枪运动员能否做到这一要求呢?通  相似文献   

19.
运动员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因此训练工作应遵循训练科学理论的主要原则。一、一般和专项训练相结合只有在建立了全面培养运动员身体和心理素质的程序的条件下,运动训练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训练分为二个全面: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一般身体训练是专项身体训练的基础,它的目的在于提高人体生理机能能力,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专项训练是为保证专项素质的发展,为达到专项优秀运动成绩所必须的专项素质水平,为掌握专  相似文献   

20.
助跑的水平速度,尤其是最后几步的助跑速度将对跳远成绩起主要的作用,这一点已成定论。步频和步长是制约速度的两个因素。国内外专家都强调跳远助跑最后几步要加快节奏,或者要以高频率的跑法来进入起跳。他们从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等基础理论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丰富了跳远的技术理论。运动实践也证明,优秀跳远运动员最后几步助跑的频率是很高的。例如美国运动员刘易斯跳8米56时,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