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专毕业后,他去了深圳打工。不到半年,凭着个人的勤奋和超强能力,他坐到了管理层位置,每月挣到5000元。那时他才17岁,可他并不满足,为了大学梦,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家乡补习,准备参加当年的高考。可是没有一所中学愿意收他,因为他没读过高中,所有人都认为他考不上大学,影响学校的升学率。最后,好不容易有个学校收了他,  相似文献   

2.
那是1983年9月,正是许多高校的师生愿意把校徽别在胸前惹别人羡慕、显自己神气的时候,我被当时所在的学校派往北师大进修。到京没几天,一位毕业后考上南方一所著名大学读研究生的大学同学W偕师兄三人赴京访学,于是与他相约,利用星期天到北大看看。说是看,可内...  相似文献   

3.
我校是一所对外开放的省、市重点中学。不少人认为,象这样的学校,主要的任务就是给大学输送新生。换句话说,入83中,就是为了上大学。前几年,我看到,许多学生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体力劳  相似文献   

4.
徐江 《天津教育》2005,(9):18-18
外地朋友的儿子今年在他们那儿参加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只能进当地的一所普通高校。朋友的儿子没去报到,虽然平时成绩不是多么好,可就这样将就着去上一所普通高校,他还真有点儿不认命。父母当然也希望儿子能上一所好一点的学校,所以他们也支持儿子。可是,问题来了:儿子虽然对今年考取的学校不满意,但他不愿意上补习班明年再考,而是想自费上香港中文大学。这样一来,费用可就多了,起码需要五十万。  相似文献   

5.
英国一所著名大学的校长称,像其所在学校这样的大学应被允许脱离政府的限制而变为完全私有化,"不对其学费设置上限,促使它们接收更多海外留学生"。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学校赖以蓬勃的血脉,是教师、学生的赖以成长的精神家园。在四川省宜宾市的西城,有一所百年老校。他的校园环境不算优雅,他的设备设施不算先进,但他有着远近闻名的校园特色文化--少年军校文化。作为军校教师的一员,我很愿意将军校文化与学校教育的联动共生与大家一同分享。  相似文献   

7.
云南师范大学把国际化办学理念贯穿于学校办学的实践中,努力打造国际化办学特色。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现已成为云南省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接收院校、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大学、中国为东南亚国家培训汉语师资基地、中国首批代表国家赴国外创建孔子学院大学、中国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基地。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定为“东盟——中国”联合办学的16所重点大学之一(教育部推荐的唯一一所师范大学);成为国家首批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TCSOL)培养的24所重点高校之一(除云南师大外,首批获准的23所大学均为国家“211”工程建设大学);  相似文献   

8.
笨鸟慢飞     
从小到大,比特做什么事都比别的孩子慢半拍。同学讥笑他笨,老师说他不努力,无论他怎么试图去做好、去改变自己,但是,他却从来也做不对。直到比特上了九年级后,才被医生诊断出患有动作障碍症。高中毕业时,比特申请了十所最一般的学校,心想怎么也会有一所学校录取他。可直到最后,他连一份通知书也没有收到。后来,比特看了一份广告,上面写着:“只要交来250美元,保证可以被一所大学录取。”结果他付了250美元,有一所大学真的给他寄来了录取通知书。看到这所大学的名字,比特即刻想起了几年前,一份报纸上写着有关这个大学的文章:“这是一所没有不…  相似文献   

9.
面向全体天地宽——江西省萍乡市上栗中学实施“分流教育”写真□王自立范才生熊义勇徐光明冲着能上大学这一目标来的。现在要一部分人走下独木桥,学生不愿意,家长更不愿意。学校为此作了耐心细致的工作。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流,对升学愿望比较强、学科成绩较...  相似文献   

10.
1993年,曹勇安和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职工机电学院的72名教职工,与工厂签订经济分离合同,脱离公办体制,成立黑龙江东亚大学,走上“自主办学,自担经费,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之路。 1998年,黑龙江东亚大学接收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所属8所学校,成……  相似文献   

11.
Jokes and Humour     
杰克到一所大学去学历史。第一学期结束时,历史课教授没让他及格,学校让他退学。然而,杰克的父亲决定去见教授,强烈要求让杰克继续来年的学业。  相似文献   

12.
华天 《海外求学》2004,(8):12-16
新西兰可招收外国学生的教育机构有千余听,可接收从高中到博士生各种层次的中国学生。其中高等教育机构近50所。包括公立和私立的大学、技术学院和教育学院。再加上数百所语言学校、培训学校,以及中学和大学预科。  相似文献   

13.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6):F0002-F0002,I0001-I0002
北京交通大学是一所专门培养管理型人才的全国重点大学,至今已有11O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任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院士为校长,并于1951年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学校1954年首批获得接收外国留学生学习资格,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获准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4年通过“211工程”预审,成为启动“九五”“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1997年被评为国家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2004年,经批准成立研究生院。  相似文献   

14.
瓷葫芦     
刘家湾小学在一座大山里。山很大,只有一个村;村很小,只有一所小学;学校则更小,只有一位老师。 老师姓尚,早已过了退休年龄,因为村里请不来老师,大城市里的老师谁也不愿意到这穷得只有石头的地方来,村长赵秋责就又把他请了回来。尚老师不忍看着孩子们没人管,二话没说背上铺盖、提着一只掉耳朵的铁锅就住到学校里了。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一位不幸的少年,因为身材矮小,总是被别人忽视。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开展小发明比赛。班级小组推荐的名单中没有他。于是他找到老师表示愿意参加比赛,老师尽管有些怀疑。但仍然答应了他。几天后,他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无尘电动黑板擦.这个作品不仅在学校获了奖,还在市里获得一等奖。  相似文献   

16.
王兰是个事业心很强的县级骨干教师。婚后,为了生活便利,想调到离家较近的学校任教。愿意接收的学校有两个:一个是距她家仅2里之遥的A校,一个是距她家有6里之远的B校。去哪所学校呢?她先到A校找到已调入该校的原校同事李老师。李老师明白她的意图后,叹口气说:“小王,你若是就图个离家近,这所学校比较合适,你若是想干事业求发展,这所学校可不怎么样。你知道,去年秋天我患病往院一个多月,学校领导没一个人理睬,理由是工作太忙。人清冷漠,学校能搞得好吗?若不是年龄大了,身体状况不允许,我早就不在这几呆了……几天后,王…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眼睛     
有一个男孩,他与父亲相依为命,父子感情特别深。男孩喜欢橄榄球,虽然在球场上常常是板凳队员。但他的父亲仍然场场不落地前来观看,每次比赛都在看台上为儿子加油。整个中学时期,男孩没有误过一场训练或者比赛,但他仍然是一个板凳队员。而他的父亲也一直在鼓励着他。当男孩进了大学,他参加了学校橄榄球队的选拔赛。能进入球队,哪怕是跑龙套他也愿意。人们都以为他不行,可这次他成功了,教练挑选了他是因为他永远都那么用心地训练,同时还不断给别的同伴打气。但男孩在大学的球队里,还是一直没有上场的机会。转眼就快毕业了,这是男孩在学校球队…  相似文献   

18.
接收和改造教会大学是新中国建立新的高等教育体制的关键步骤。旧中国的教会大学经过接收与改造,尤其是通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与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合并,组成了新的公立大学。对教会大学的接收与改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奠定了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其间所取得的经验与教训也为后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眼睛     
有一个男孩,他与父亲相依为命,父子感情特别深。男孩喜欢橄榄球,虽然在球场上常常是板凳队员,但他的父亲仍然场场不落地前来观看,每次比赛都在看台上为儿子加油。整个中学时期,男孩没有误过一场训练或者比赛,但他仍然是一个板凳队员,而他的父亲也一直在鼓励着他。当男孩进了大学,他参加了学校橄榄球队的选拔赛。能进入球队,哪怕是跑龙套他也愿意。人们都以为他不行,可这次他成功了,教练挑选了他是因为他永远都那么用心地训练,同时还不断给别的同伴打气。但男孩在大学的球队里,还是一直没有上场的机会。转眼就快毕业了,这是男孩在学校球队的…  相似文献   

20.
《世界教育信息》2007,(12):41-41
新加坡7岁男孩阿尼安·塞莱斯特·考利在化学方面天赋惊人,6岁时已能答对相当于高中毕业会考水平的化学科目全部试题.眼下正准备挑战大学入学水平的化学试题。考利父母开始在全球范围征询愿意接收儿子入学的大学。但一些教育界人士质疑,上大学意味着考利放弃正常的童年生活,可能会伤害神童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