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时刻准备着     
火炬在接力传递,奥运倒计时已破百天。厉兵秣马、全力以赴,眼下各媒体奥运报道纷纷进入实战演练。一位媒体负责人说得好,对不少国内记者而言,当你用笔墨、话筒、摄像机记录历史时,历史也留下中国记者的轨迹。这是莫大的机遇,也是挑战。实际上,为应对挑战,相应的培训、准备早已拉开序幕。一年前的四月,新华社与路透集团在京举办奥运报道培训班;传媒大学2008北京奥运体育报道技巧与道德规范培训班也于去年末开班……在云集21600名注册记者,数万名非注册记者的赛场上,主场优势远不如充足准备、把握规律实在已为共识,那么,即将奔赴赛场的采编人员经历了怎样的培训?要重点规避的报道误区和注意是什么?这些准备对今后应对重大活动报道有哪些启示?本刊这一期将从新的角度,在更深层面上与您一起体会、感悟。  相似文献   

2.
2012年7月27日,伦敦奥运会将正式拉开帷幕。即将赴英的中国记者军团正摩拳擦掌,准备着为受众烹饪丰富的“奥运新闻大餐”。 本刊第六期“热点关注”栏目推出两篇奥运专题的文章《伦敦奥运会中国记者“作战攻略”》、《社交媒体奥运报道规则解析》,受到读者广泛好评。本期我们继续刊发奥运专题文章,侧重纸媒在奥运报道中的采编实践,特邀《新京报》体育新闻副主编艾国永等4位体育新闻工作者,为读者奉献《赛后5分钟,必须签版之“秘诀”》、《奥运报道如何借力志愿者》、《非奥组委认证记者如何创造采访机会》、《如何提高大赛的报道效率和走近大牌运动员》等四篇经验之谈。文章重点突出、实用性强,生动可读,希望能对同行报道奥运赛事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2012年7月27日,伦敦奥运会将正式拉开帷幕。即将赴英的中国记者军团正摩拳擦掌,准备着为受众烹饪丰富的“奥运新闻大餐”。 本刊第六期“热点关注”栏目推出两篇奥运专题的文章《伦敦奥运会中国记者“作战攻略”》、《社交媒体奥运报道规则解析》,受到读者广泛好评。本期我们继续刊发奥运专题文章,侧重纸媒在奥运报道中的采编实践,特邀《新京报》体育新闻副主编艾国永等4位体育新闻工作者,为读者奉献《赛后5分钟,必须签版之“秘诀”》、《奥运报道如何借力志愿者》、《非奥组委认证记者如何创造采访机会》、《如何提高大赛的报道效率和走近大牌运动员》等四篇经验之谈。文章重点突出、实用性强,生动可读,希望能对同行报道奥运赛事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新闻实践》2012,(7):72-73
编者按:2012年7月27日,伦敦奥运会将正式拉开帷幕。即将赴英的中国记者军团正摩拳擦掌,准备着为受众烹饪丰富的"奥运新闻大餐"。本刊第六期"热点关注"栏目推出两篇奥运专题的文章《伦敦奥运会中国记者"作战攻略"》、《社交媒体奥运报道规则解析》,受到读者广泛好评。本期我们继续刊发奥运专题文章,侧重纸媒在奥运报道中的采编实践,特邀《新京报》体育新  相似文献   

5.
北京奥运将使世界聚焦中国。目前,新闻媒体的奥运报道在进行怎样的冲刺准备?指定报道这一重大赛事的奥运记者在就位前正在做哪些训练和培养?一个国际性重大报道对个人素质提升和事业发展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6.
赛前报道的热度之高已经初现端倪:国内媒体纷纷开设"奥运专刊",而今年起施行的《北京奥运会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使得国外记者的采访更加方便,报道量和报道范围不断扩大。其实,自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后,一些欧美媒体常驻北京的记者站就纷纷开始调整策略,增调得力人员,进一步扩充实力,一些记者站首席记者或站长甚至相继换成专业体育记者。可以说,奥运赛场的竞争尚未开始,媒体大战早已硝烟弥漫。那么,作为从1984年才开始持续关注奥运的中国媒体,  相似文献   

7.
黎秋玲 《新闻前哨》2007,(11):81-83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报道奥运会筹办过程中的热点?如何通过对奥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报道扩大自己的影响?这都成为媒体之间竞争的重要内容。笔者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采访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办的《北京奥运特刊》人文奥运版主编张永恒先生。  相似文献   

8.
8月8日,国人企盼已久的北京奥运会就要开幕了。奥运盛事,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对中国媒体来说,在本国参与报道奥运既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沉甸甸的责任。与往届任何一次奥运不同,国际奥委会在北京奥运会上首次单独授予新媒体奥运转播权。传统媒体之外,新兴媒体,尤其是以视频为核心的新兴媒体将在即将到来的奥运报道中扮演重要角色。新兴媒体为备战奥运做了哪些准备?能够完成使命吗?如何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使之共同完成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奥运报道任务?本期视点或许能给您一个初步答案。  相似文献   

9.
导读     
《中国传媒科技》2008,(6):I0010-I0011
《奥运报道技术参考》是面向中国媒体记者和技术人员一份技术参考,着重介绍北京2008奥运会期间可以用于奥运报道的各种先进技术产品、器材、信息服务等。  相似文献   

10.
把读者变为记者,《武汉晚报》在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组建了一支新闻奇兵——"百人奥运采访团",这支由众多志愿者、服务人员和观众构成的"特殊记者"队伍,为《武汉晚报》在这场围绕奥运的全球新  相似文献   

11.
2008北京奥运会给中国与世界留下了什么?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绿色、科技、人文奥运理念的实践,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借鉴;在广泛思考和梳理奥运遗产的背景下盘点奥运宣传报道,将收获怎样的职业高度,后奥运报道及其更长远的一个时期将获得怎样的启迪与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2008年的日益临近,我国全力备战北京奥运会也逐渐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此前,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刘敬民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将2007年定位为“决战之年”,预示着今年内关于奥运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将基本完成。奥运会不仅仅是世界顶尖运动员体育竞技的平台,也是全球最新科技展示比拼的舞台。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2008年奥运报道之战必将是激烈非凡。世界的目光凝聚北京,全球各类  相似文献   

13.
报刊图书     
《传媒》2008,(5):74
《中国日报》与搜狐达成奥运战略合作;2008中国CEO年会北京启动;新华财经传媒澄清《第一财经日报》不实报道;书博会30多万种出版物创规模之最。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可歌可颂:“3.14”事件被西方媒体歪曲、奥运圣火在境外部分城市传递时被抢夺、干扰,中国网民向世界发出了强大的声音;里氏8.0级、烈度11级的特大地震袭来,中国网络和网民与政府和全国人民一道,众志成城,投入抗震救灾;奥运会,中国网络媒体以强大的采编发阵容、前所未有的投入,以多媒体、多语种、全方位、巨量信息报道奥运盛况……,  相似文献   

15.
奥运会四年一次,而中国做东道国是百年奥运史上第一次。“和平崛起”的中国将在2008年迎来热度最高的世界目光。无论对中国还是中国媒体而言,这都是全面展示实力、提升国际形象的机遇。在中国媒体摩拳擦掌积极筹备奥运报道之际。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与《新闻与写作》联合推出“备战奥运报道”专栏,其主旨在于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角度探讨“一切为了人”的人文奥运传播理念。以期对2008奥运报道有所助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新华社派出了规模空前的报道团队,总人数超过400人,分布在七个奥运城市,如何确保报道指令的及时准确下达是奥运报道成败的关键。新华社奥运报道指挥系统正是为此而设,它承担了奥运赛事报道的指挥、协调、人员调度、命令下达的任务,成为奥运报道的有力技术支撑,实现了第一次在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和后方报道中心搭建电视会议系统,第一次为前方编辑记者提供了即时通讯交流平台,第一次实现了内网网络与手机短信系统的互通,创下了新华社奥运报道史上的多个第一次。  相似文献   

17.
2008年8月20日晚,作为全国奥运广播联盟的记者,正在北京采访报道奥运会的我,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的邀请,以嘉宾的身份来到了当晚华夏之声《梦圆北京》奥运特别直播《奥运三人行》的节目现场。当时,北京奥运会已渐入尾声,在此前的近两个星期的比赛日里,中国奥运军团一路高歌猛进,  相似文献   

18.
伦敦奥运会期间,要对外籍运动员用英语进行采访,新闻记者需要充分“备课”,确保采访愉快、顺利地进行. 出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我国有关部门编写了小册子《奥运英语1000句》、《奥运体育项目中英对照》、《奥运英语天天学——日常会话》,计划采访2012年伦敦奥运的中国记者可到网上下载,提前熟读熟记,在伦敦采访期间随身携带.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张法制类综合性报纸,《新疆法制报》在2011年的重大新闻报道中,在提前做好精心策划工作中,下足功夫,突出特点,使新闻报道别具一格,形式多样。尤其在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的前期策划及会议报道中,报社领导与采编人员提前做了大量细致、充分的准备,圆满、顺利完成了这一重大  相似文献   

20.
《记者摇篮》2009,(1):17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辽宁日报投入了前所未有的报道力量,组建了30人的奥运报道组,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八版全彩的《奥运专刊》,报道北京奥运盛会。18期的《奥运专刊·超越梦想》,气势磅礴,唱响"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旋律,突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鲜明主题,同时把我们的视野半径扩大到奥运赛场内外,延展到6个奥运承办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