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以其跌宕的生活经历,崇高的性格气质,聪颖的才学,创作出“自是一家”之词,倡导“以诗为词”,这样的豪放之词偶尔不协音律,在北宋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苏轼崇高的人生观入手,探讨苏轼写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分析苏词“自是一家”“以诗为词”的创作主张,指出苏轼词自是“曲子缚不住者”,引出后人对苏词的评论及苏词对后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苏轼“以诗为词”为中心,阐明词并没有特殊不变的“本色”,因而北宋以来的本色论者反对苏轼“以诗为词”,谓苏词“非本色”的论调是错误的。本色论者没有看到苏轼“以诗为词”的原因与实质,从而不能对苏轼“以诗为词”在词史上的意义与功绩作出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苏轼词中状写“月”与“水”的文字,尤其是对“水中月”意象的繁复表现,展示了苏轼既身在人间复超拔人间的禅道思想。着眼于苏词中“水”“月”意象的文本分析,以几首词为代表探究苏词中“水中月”意象的多层面意味。  相似文献   

4.
历来学者论东坡词,都以其“以诗为词”,“指出向上一路”而称美。纵观苏词,其实就风格而论完全豪放的并不多,而与“花间”范式相类的艳情词却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就题材而论,举凡山川景物、农村风光、游记咏物、登临怀古,在“花间”以来文人词作中即有体现,不能说是苏轼的首创。正因此,本文认为对苏轼词的认识,如果完全着眼于“以诗为词”与开创“豪放派”两方面是有失偏颇的,而苏轼对前人词的继承方面不容忽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苏词在中国词史发展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苏轼词风一向以“豪放”说最为流行,本文认为只谈豪放不能尽见苏词面目,而以“疏放旷达”来论苏词,更能反映苏轼词风实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苏轼“以诗为词”为中心,阐明词并没有特殊不变的“本色”,因而北宋以来的本色论者反对苏轼“以诗为词”,谓苏词“非本色”的论调是错误的。本色论者没有看到苏轼“以诗为词”的原因与实质,从而不能对苏轼“以诗为词”在词史上的意义与功绩作出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苏轼以豪放为主,以婉约为辅,锻造了一代词宗。苏词既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又拓展了深广的创作领域,还“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将豪放与婉约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8.
以往在“以诗为词”的探讨中虽然涉及到了苏词和唐诗的关系,但局限于其豪放词与盛唐诗的联系,关未就此展开苏词与唐诗关系的全面考察。苏轼词和唐诗的关系可以由中晚唐诗追寻到盛唐诗。就其与中晚唐诗的关系而言,集中在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人,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的作品能提供字面采择,更因其寄托了身世之感;就其与盛唐诗的联系而言,集中在李、杜诗歌,其中李白的读对苏轼豪放影响很大,杜甫的诗在很多方面影响了苏轼婉约词。此外,苏词还以唐诗为中介接受了陶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从“正变”、“豪放”、“婉约”等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苏词的艺术风格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肯定了苏词是词史上的别格,剖析了了有关“豪放派”争论形成的原因,并给出了苏轼的“婉约词”创作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苏轼“以诗入词”改变了传统词的创作道路和发展方向,就其自身原因来说是他的性情品格与词体的特性不相契合。采用词这种文体进行创作,必须具备一种与其特性相吻合的悱恻幽约的情思,这一点,苏轼是不具备的。苏轼的性格气质以豁达开朗、潇洒超旷为特征,这正是苏词的“风韵”所在。  相似文献   

11.
刘克庄评辛弃疾词“大声镗鞑 ,小声铿钅訇 ,横绝六合 ,扫空万古”。他直接继承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派词风。但二者仍有着风格上的细微差别 :苏词雄壮 ,辛词悲壮 ;苏词“横放杰出” ,超旷、飘逸 ,辛词“潜气内转” ,豪放中带有苍凉沉郁的色彩 ;苏轼“以诗为词” ,笔力矫健 ,辛弃疾“以文为词” ,能刚能柔。辛弃疾不仅继承了豪放词风 ,而且创造性地融会了诗歌、散文、辞赋等文学形式 ,形成独特的风格 ,开创了辛派。传其衣钵者有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 :具有爱国思想 ,以词抒发感慨、发表政见 ,把词推向抚时感时、散…  相似文献   

12.
“苏学北行”是文学史上的常识,但如何“行”,“学”什么,即苏轼对金源文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及如何产生影响,历来学者点到为止,语焉不详。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苏轼的散文、诗、词对金源文学及文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散文方面,由借才异代的入金文人如宇文虚中、蔡松年、高士谈等到蔡珪、赵秉文,完成了以韩苏为代表的“唐宋文派”到金源“国朝文源”的承继与确立。诗则由风雅李杜苏黄之正脉至金源而形成北朝诗风,其中王若虚及元好问对苏轼推崇尤巨。金词以蔡松年为初期代表,继承了苏词超旷高远一路,并与北方士气结合,形成金源词坛的悲壮雄浑直抒胸臆高风绝尘的词风。而王若虚甚至以苏词为古今第一,元好问以苏词只见性情不见文字,为“一洗万古凡马空”的空前而绝后。  相似文献   

13.
"诗乐舞结合"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优秀传统。词(诗)作为一种表演艺术,与音乐之间有着复杂交织的离合关系。当代人对唐宋词的欣赏是一种仅仅从文字层面分析,而脱离了以歌舞表演为主的现场感的欣赏,这与唐宋人欣赏方式存在巨大差异。苏轼词作为词史革新的代表,实际上具有表演的艺术特质。苏词从表演者性别、表演乐器、表演姿势及表演内容等诸方面作了很大的改革。苏词实际上改变了词——这种盛极于唐宋的艺术表演方式,这是对我们理解苏词在中国词史上革新的不可或缺的艺术审美之弥补。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论起苏词,多以“豪放”赞之。苏轼天性豁达、侠骨峥峥,创作中,刻意要“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形成其词豪放、旷达风格。但苏词中还有一批叙写儿女私情、离愁剐恨之作,婉约柔美,纤丽清新,剐有一番风情。通过对苏轼具体词作的分析,可以看出苏词特有的艺术风格应是:纤丽与雄壮齐飞,婉约共豪放一色。  相似文献   

15.
苏轼不仅“以文入诗”,而且“以诗文入词”,一扫晚唐五代以来绮靡绮丽之词风,开创了与婉约词家截然不同的豪放一派。正如胡寅在《洒边词序》里所说:“(苏轼之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了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埃之外。”一方面,苏词在题材上冲破了闺中词、怨妇音的旧框架,抒写重大社会题材;另一方面,苏轼词风矫健,善于以浓墨重笔描绘古今之英雄人物、虚实之雄奇图景,而且高远之志、  相似文献   

16.
苏轼是北宋时期兼擅诗词散文的杰出作家,几百年来,苏轼以他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作品培养着人们的意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苏轼是把自己整个生命溶入到作品中的人。可以说人格美是苏词的灵魂,是苏词的风骨,而艺术美则是苏词完美的表现形式,二者的巧妙结合,构成了苏词特有的风格,散发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一、苏词的人格美  人格美之一:独立不倚  “独立不倚”是苏轼人格美的核心。苏轼是中小地主出身的封建士大夫阶层的典型人物,启幼即受家学熏陶,博览文史,他怀着“奋励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的宏大抱负走上政治舞台,以“忘躯犯颜”,“直言敢谏”自许,力图干一番经世济时的事业,曾以一副舍身报国,奋勇进取,风节凛然的儒者面目出现,认为应该坚守“独立不倚”、“危言危行”的名节。  相似文献   

17.
词起源于民间,它从萌芽发展到全盛,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晚唐、五代乃至宋初,文人词在艺术上日益成熟,但在题材上却很狭窄,或写花前月下男女之情,或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到北宋后期,出现了旷世奇才苏轼,苏词中的刚健雄阔风格开辟了词的新路径,引发了词坛的变化,对后世影响深远。苏轼性情昂扬向上,旷达豪迈。因此,后世常给他“贴上标签”,认为他只能列入“豪言壮语”阵营,认为他并非深情之人。其实不然,苏词中可以明确归为豪放的只有二十余首,所占其词总数的比例甚小,只不过是因其开创新词风而影响甚大,似乎更能代表苏轼罢了。…  相似文献   

18.
东坡词的研究者几乎没有不肯定苏轼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但取《东坡乐府》细加寻绎,则不难看出,“豪放”二字是难以概括其词风的.苏词的艺术风格是丰富多样的:豪爽放诞者有之,婉约蕴藉者有之,清淡秀逸者有之,古雅峭拔者有之,清丽圆转者有之,奇艳绝艳者有之.因此,不能说苏轼只会豪放词,只会“横放杰出”,翘首高歌.我们既要看到苏词的豪放超旷的一面,也要看到其蕴藉空灵的一面.唯其如此,才能真正把握苏词风格的实质.  相似文献   

19.
苏轼是宋代词坛大家,为词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一般认为其贡献在于:(一)扩大了词的题材;(二)开创了豪放派并转变了词风;(三)敢于突破词律,使词朝着独立文体的方向发展等等。其实,主这种说法的著作在阐述时或多或少存在有不确切的地方。例如,说苏轼“以豪放词开一代新风”、“转变了词风”(见于非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也可参见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前言》等)等,就不准确。另外,对苏词在艺术方面的贡献若只着眼于豪放,也有些简单化。本文仅就此略陈浅见,以求正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20.
秦观居苏门四学士之首,深得苏轼赏识。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在词的创作上,秦观走的不是他老师的路子,词风迥异苏轼而近似柳永。因此,历来秦柳并称。那么,秦观既为苏门学士,其词为何多学柳永?对此,笔者认为,秦观由于个性、气质与苏轼存在着差异,也由于在艺术上有新的追求,秦词不可能呈现出与苏词完全相同的面貌,但秦词不仅受过柳永词的影响,更深受苏轼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比较分析秦苏词风相似之作,深入探讨秦观对苏轼词风的继承,有助于我们对秦词的全面了解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