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如果按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P84[实验4-3]所介绍的装置(见图1)演示,有如下缺点: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如果按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P84[实验4-3]所介绍  相似文献   

2.
按照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化学第一册(必修)第26页[实验2-3]及其介绍的装置(图1)来演示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存在以下缺陷。  相似文献   

3.
1 焰色反应实验的改进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演示实验[2-11]焰色反应,按教材内容进行操作,有三点不足:  相似文献   

4.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必修第一册(2000年版)75页中的【实验4-9】和【实验4-10】是卤素单质间置换反应实验。对该实验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教师探索研究的课题。为此笔者也想谈谈自己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之一,其知识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都较强。现行人教版必修1中有关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实验3-3]仅验证了生成的氢氧化钠。但按照教材介绍的方法实验时,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1)金属钠与水反应时容易出现熔融钠起火、爆炸、飞溅等现象,安全性较低;(2)未验证生成的氢气。  相似文献   

6.
1 存在问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在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共设计了四个随堂实验:[实验2-11切割钠和观察钠的颜色;[实验2-2]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2-3]钠与水的反应和[实验2-4]检验钠与水反应所生成的气体,一个学生分组实验(实验三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完成上述几个实验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的改进湖北省荆州中学徐永新杨宜春(434100)高中化学第一册关于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是一个非常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好实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改进,效果更加明显,使实验操作更加符合科学实验的原理,现介绍如下:一、...  相似文献   

8.
《高中化学》第一册(心修)演示实验卜3];学生实验五中金属钠与水反应,按书中的装置,操作复杂,很难检验钠与水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一氢气.本人将该实验制作成微型装置.实践证明改进后的装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不管玻璃管内的气体是否集满,均可直接进行检验销与水反应后产生的气体.这一装置尤其适合}上实验,效果很好.1.微型实验器的制作①用151×50mm的断(破)底试管·或用长100mm;直径15mm的玻璃管.钠与水反应的微型装置图②取1#胶塞,中间钻一孔,切一段长3cm、直径3~4mm的玻璃管插入胶塞的孔中,插入玻管的一端与胶塞小…  相似文献   

9.
1 SO2气体性质实验改进理由根据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实验6—1】SO2与水的反应;【实验6—2】SO2的漂白性。按教材准备实验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1如果事先在实验室准备好SO2气体,在教室实验时效果不理想或失败。1·2 SO2是无色、有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化学第二册讲到苯酚时,可以补充演示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并可同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中的[实验1-4],现摘录如下: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约2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D水的玻璃片(或三合板)上。  相似文献   

12.
1 问题的提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第29页的[实验2-3]是验证钠与水反应的情况,[实验2-4]是检验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这两个演示方案存在如下问题:(1)课堂演示时间过长,冲淡了教学重点。(2)实验[2-4]易使学生产生疑问:产生的气体是由钠与水反应生成的吗?因为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会知道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本)第一册第103页,[实验4-4]内容为: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管口检验是否有氧气放出。如此操作有以下问题。①如果滴水太慢,空气不易排尽,木条不易复燃。②如果滴水太快,氧气迅速扩散出试管,木条也不易复燃。所以教师做演示实验时,不易把握时机,演示效果不佳。笔者以为还可以补充检验产物中有碱生成以及验证Na2O2漂白性的实验内容。为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Na2O2的性质,就此演示实验做了如下改进,愿与同行探讨。a.操作步骤。①按图1所示安装好仪器,并检验装置…  相似文献   

14.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巴东县第二中学田宗学(444324)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课本第150页[实验6—5]铜片分别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按教材所述在敞口的试管中进行,我认为存在以下不妥之处:1.演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的二氧化氮和一氧...  相似文献   

15.
现行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课本苯与澳的取代反应,若按课本及《教学参考书》的要求进行演示实验,因澳剧毒,如果苯与溴的用量过大,且反应在加入铁粉的条件下立刻反应,由于反应放热,使易挥发的液溴挥发外逸,不仅影响HBr的检验,而且严重地污染环境.笔者进行了全封闭微型实验,有效地克服了上述不足,具体做法如下.一.装置(1)具支试管(2)苯与溴的混合液(3)带胶塞的铁丝,其下端经磁化后吸有铁屑(4)干燥管内吸足四氯化碳的绵球(5)盛有水的具支试管(6)气球二.操作按图装置并固定在铁架台上.把大约2.ZmL和lmL的苯和…  相似文献   

16.
1 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 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一册)P29[实验2-4]实验时有如下问题:①钠球无规则运动时易吸附于瓶壁甚至熔化瓶壁而射出;②挤瘪的塑料瓶有时难复原;③橡皮塞有时被顶出;④引爆氢气时有时产生较响的爆鸣声,甚至炸破塑料瓶.  相似文献   

17.
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课本第150页[实验6-5]铜片分别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按教材所述在敞口的试管中进行,我认为存在以下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18.
周金明 《中学理科》2006,(12):91-91
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中,经常遇到下面两个反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二章中的一个重要性质实验.如果按教材P32[实验2—1]操作:“用脱脂棉包住过氧化钠,再加几滴水”,结果是脱脂棉很难燃烧起来。我个人认为该实验不易成功的原因是,脱脂棉易迅速吸水而潮湿,且水的气化吸收大量的热,达不到燃烧所需的着火点.不少教师对该演示实验做了探究和改进,但都离不开脱脂棉的燃烧,效果并不理想。其实,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两点:(1)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2)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认真思考和不断实践,总结出一种现象明显、操作简便、易成功,并且更好地证明了上述两点的实验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必修)P188,对于红磷与白磷着火点比较的演示实验。因产生大量的白烟散发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有损师生健康,为此,笔者对该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20.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实验。这个实验有教师的演示实验也有学生的分组实验,通常演示实验在教师的规范操作下是难以产生爆炸的,但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由于学生的种种不规范操作可能会出现爆炸的安全隐患。我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多年,多次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此实验,前后就出现了三次爆炸现象。第一次是某学生用滤纸吸干一块金属钠表面的煤油后放在有水的实验桌上引起;第二次是某学生在清理实验桌面时,把裹有钠的滤纸扔进有水的垃圾桶中引起;第三次是某学生在实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