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启发式教学,是所有好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和红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它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已经生根开花,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提倡和运用。但是,在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启而不发”“启而乱发”的现象还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启不得法。启是发的条件,发是启的结果,要使学生发得好,教师首先要启得好。  相似文献   

2.
有效地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慧的真正发展,是目前构成课堂教学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为广大教师所熟悉。但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立竿见影,一用就能产生很大的效果的。由于许多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或者对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运用不当或运用不娴熟,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可能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对教师的启发引导反应迟缓。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听到教师抱怨学生“启而不发”,作为优秀的教师则善于从“启而不发”中反思自己是否“启不得法”,进而修订教案另辟蹊径,以期启而得法.因为智者千虑难免一失,教师也不是完人.下面仅以初中化学教学摘取一、二为例,小议“启而不发”与“启不得法”.一.铺垫不...  相似文献   

4.
教学中老师常埋怨学生“启而不发”,而不善于从“启而不发”中反思自己是否“启不得法”,进而修订教案另辟蹊径,以期“启而得法”,因为智者千虑难免一失,教师也不是完人。下面仅从初中化学教学摘取一、二为例,小议“启而不发”与“启不得法”。 一、铺垫不够,坡度难爬 [例1],学生学了第三章化合价后,老师提出了有关“加碘盐”的问题,由于加碘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见而不知的问题,所以容易调动学生的情绪。教师设计的是“加碘盐加入的是一种含氧酸钾盐,其中碘元素+5价”,要求学生写出其化学式。有关盐的系统知识是第八章的内容,而  相似文献   

5.
物理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和获得知识、技能。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有时会碰到“启而不发”的现象。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启”字上。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启”,只有教师“启”得及时,“启”得巧妙,“启”得适当,学生才能“发”得深,“发”得远。由此看来,教师掌握一些启发艺术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动力。课堂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的激发和引领。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教师的问题对学生启而不发难以带动教学互动或仅有表面热闹而缺乏实际效果的情况。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问题在很大程度还是出在“问题”上。因此,教师必须聚焦于此,着力用有效问题推动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中“启而不发”、“启而乱发”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启之不当”。因此,实行启发式教学必须讲“启”的艺术。一、“启”要有针对性“启”要有针对性,要因教学情形而宜,做到情况不同,方法有异。教师首先要充分估计学生思维受阻的原因,找准障碍处,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启发。启发时要触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目的。如一道百分数应用题:“商店有一种衣服现在售价  相似文献   

8.
疑是思之始,有疑而问,乃是非曲直常理。但长期来教学提问不被教师所重视,人们习惯于以讲来“灌”,似乎只有教师“讲”得好才能彰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功底,因此,教师讲课成为衡量一堂课教学优劣的主要标准。实施新课程,人们开始积极尝试着以提问引导学生学习,可疑与问是有学问的,有些老师的提问有时启而不发,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启而不发或发之过浅的现象普遍存在,体现在布置作业这一环节上,教师容易忽略以启发式教学作为指导思想,造成学生作业练习后收获甚微或无所收获。怎样设置启发并重的英语作业呢?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在课堂中占主讲地位,一讲到底,即使是提出问题,也往往是事实性提问大大多于开放性推理问题,对学生引发的问题十分有限,“问而不答”甚至“启而不发”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普遍且严重地存在。因此对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就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问答”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最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长期以来,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束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使得惯用的“问答法”往往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在课堂上,尽管教师激情扬抑,侃侃而谈,学生却常常是启而不发,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仅个性受到压抑,而且也阻碍了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改变这种不和谐的课堂气氛,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赋予“问答法”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感到低年级口语交际课堂有“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热的是教师,精心准备,满心希望孩子们能和自己“互动”起来:冷的是学生,启而不发,有口不言,大有“任尔东西南北风”,我就是“咬定金口不放松”之势。  相似文献   

13.
启发式教学是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一种基本的教学理念,也几乎是现代教学中无法绕开的教学方式。然而,在现今的教学实践中却常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以至于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一在于教师对启发式教学的内涵理解不够准确深刻,二在于教师对启发艺术的掌握和运用不够熟练。鉴于此,本文试从这两个方面做一阐析,供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启发式”二题□李明生一、关于“启而不发”启发式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主要教学原则之一。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一教学原则时,却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管教师如何“启”,学生就是“一言不发”。对此,有些教师总是责怪学生不配合,不“捧场”,其实这是错怪了他们...  相似文献   

15.
课堂沉默现象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虽然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力采用任务型、启发式教学,但是相当多的学生仍然是问而不答、启而不发。文章基于课堂沉默的溯源研究,从教师课堂霸权、应试教育和传统文化视角探析高中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旨在重构和谐课堂,回归生态课堂,倡导合作学习课堂。  相似文献   

16.
九年级学生面临升学压力,情绪浮动大,心理不稳定,学习兴趣难以持久.教学中教师经常遇到学生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现象,讲台上面教师激情高昂,讲台下面学生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7.
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学生“问而不答”甚至“启而不发”的不良现象。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因此.作为英语教师要重视提问、研究提问.在提问中讲求方法和技巧.不但要从所提问题的角度、深度、广度精心去设计.而且要注意针对性和灵活性.更要注意通过适度的启发和提示开发诱导学生.使他们在充满愉快、信任的气氛中发挥课堂思维.积极踊跃的去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要使英语课堂提问具有实际效果.在实施过程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学生“问而不答”甚至“启而不发”的不良现象。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因此.作为英语教师要重视提问、研究提问.在提问中讲求方法和技巧.不但要从所提问题的角度、深度、广度精心去设计.而且要注意针对性和灵活性.更要注意通过适度的启发和提示开发诱导学生.使他们在充满愉快、信任的气氛中发挥课堂思维.积极踊跃的去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要使英语课堂提问具有实际效果.在实施过程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启发”是教学实践活动中运用比较频繁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使用比较普遍的一个词语。对教育工作者而言,这个词语似乎是十分熟悉的了。然而,在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实践过程中,却常常会遇到启而不发的尴尬。施教者也常感叹,这些学生启而不发,真是榆木脑袋,其情其景其言似乎很无奈,似乎“不发”的责任全在于被“启”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提问中经常遇到学生启而不发、发而不准或答非所问的卡壳现象。如何因势利导,想方设法,适时解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往往蕴含着教师的教学智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深入文本,精心预设;因势利导,启发思维;中断主线,接通思维;指导方法,启迪思维;联系生活,深化思维;耐心等待,启发思考。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