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体育项目本身所蕴含的规律中凸显出人类身体技术与文化的特征,并通过竞技体育运动表现出来。在文明时代,身体的原始搏杀现象在一些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推崇下开始强势回归,这使得人们开始担忧竞技体育的发展和技术的走向。以UFC赛事为例来探讨现代格斗项目价值追求的演变。从技术的角度看,我们发现人的身体发展的趋势被束缚在囹圄境遇。从文化的角度看,探讨如何借助体育的力量进行突破和回归。通过探寻,我们在技术寻根中牵引智化技术未来的回归。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体育语境下,传统武术以格斗竞技的方式,在央视武林大会与WMA平台对其格斗竞技能力进行自证。将写意式的技击用于赛事规则下的真打实斗,更多的是传统武术格斗竞技的实践与祛魅,同时,低于预期的赛事表现颇受质疑。传统武术与其在格斗竞技实践中祛魅,在痛苦的范式转换中迷失,不如回归传统,固守传统的文化家园。  相似文献   

3.
竞技格斗类项目作为竞技体育活动的主要运动项目,是竞技格斗运动员进行格斗技艺比赛的重要方式。竞技格斗类项目中由于其自身具有过当行为,深深影响了竞技格斗赛事的推广和中华格斗文化的深入发展。目前中国竞技格斗类项目的过当行为界定既有体育规则界定,也有包括刑法在内的法律界定,两者的界定标准的不一致造成了界定过当行为时的混乱。因此,需要弄清楚竞技格斗类项目中过当行为的定义是什么,特征有哪些,体育规则和法律理论如何界定竞技格斗类项目中过当行为的性质,两者矛盾如何解决,最后如何正确界定竞技格斗类项目中的过当行为。通过分析总结法,将竞技格斗类项目中过当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阐述竞技格斗的过当行为的体育性质和法律性质,从而对竞技格斗的过当行为进行正当化界定。  相似文献   

4.
从人类及运动项目的起源和发展的关系和历程入手,逐层阐述了人、社会以及运动项目都是从自然中产生和发展的,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教育都是自然的产物,具有自然属性。并通过对运动项目从人类生存的需要,到逐步形成了竞技运动和竞技运动高度发展给人的身体及学校体育教育带来的危害的论述,进一步阐述学校体育教育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使人的自然属性和运动项目的自然属性共同作用于学生,并通过改造竞技运动项目,使其教学化和生活化,适应学生学习需要,这便是体育教学回归"自然"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5.
陈永辉 《精武》2005,(1):18-21
本大纲将提供你一种刻苦修行、完善自我的磨炼方式!从第一天起,你将开始和全身酸痛的日子相伴,但强健、灵活的身体也将伴随你,请树立你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6.
探讨后人类主义的思想内涵,认为:后人类主义主张应用科技手段克服身体的有限性,强化并完善人类身体的整体功能;通过对身体观的考察,思考不同身体观对待科技改造身体的态度。由于竞技体育追求卓越、追求极限的特征,后人类主义所倡导的科技观在竞技体育领域有所实践,并使得竞技体育领域出现科技崇拜的现象。通过对竞技观的深入思考,认为现代竞技体育为消解技术理性的霸权,保持竞技体育的文化特性和价值底蕴,应加强“自律”,加强“自觉”,增强“反思”能力,确定并设置严格的技术界限。  相似文献   

7.
竞技跆拳道不同回合战术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健 《体育师友》2002,(6):17-18
竞技跆拳道属于双人格斗对抗项目,主要以拳脚技术的得分多少来判定比赛的胜负。随着跆拳道运动的逐步发展,比赛中参赛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身体训练水平日趋接近,单凭身体、技术战胜对手的现象逐渐减少。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只有通过一定的战术指导下使用,才能在比赛中发挥作用和威胁。每场比赛中三局的战术特点是否相同?  相似文献   

8.
竞技运动是现代社会中最具社会性的体育形态,是比赛性的体育活动。发展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出发,从社会文化土壤、制度保障、大众生活参与等三个方面反思了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存在的文化缺失问题,并从体育强国战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精神信仰认知的高度整合和确立中国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的文化使命,最后基于文化缺失的问题和文化使命提出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竞技运动是现代社会中最具社会性的体育形态,是比赛性的体育活动。发展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出发,从社会文化土壤、制度保障、大众生活参与等三个方面反思了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存在的文化缺失问题,并从体育强国战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精神信仰认知的高度整合和确立中国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的文化使命,最后基于文化缺失的问题和文化使命提出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浅论格斗项目供能特点与竞技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格斗项目竞技能力的特征、供能特点以及格斗项目有氧、无氧能力与竞技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格斗竞技能力是由七个主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氧、无氧能力(结合专项特点和专项需要)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创造优异成绩;良好的有氧能力,有利于提高运动员承担大负荷训练的水平和体能的恢复;无氧能力水平对格斗项目运动员水平的提高也有积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清楚,全面的表述竞技体育文化的形态与公共服务的关系,主要从竞技体育文形态的物质、体制、精神、意识4个层面说明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同时从3个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竞技体育具备公共服务的特征;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需要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对公共服务反哺作用。从而进一步加深人们对竞技体育文化的正确认识,营造浓厚的竞技体育文化的氛围,促进竞技体育文化的更好,更快的发展。充分发挥、利用、完善竞技体育对公共服务的文化反哺功效,从而带动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建设体育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竞技体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当今世界上,竞技体育不仅是科学技术和综合实力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而竞技体育要发展,其先决条件是应培养出大量的体育后备人才。因此,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在整体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县市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源头和根基。结合县级体校重竞技项目发展的实际情况,浅析目前县级体校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俊逸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195-195,197
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对我国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国家大力推进"体教融合"的今天,探究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显得尤为必要。据此,本研究分别从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文化的影响、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3个角度进行了论述,旨在为促进我国体教融合,推动学校体育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闽台体育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对比分析法对闽台体育在管理体制、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科研、体育经费以及体育硬件设施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寻求闽台体育交流与合作的切入点 ,实现闽台优势互补 ,为促进闽台体育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文化发展的角度,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学校体育的文化认可、竞技体育的文化认可、课余训练的文化认可及地位三个方面对课外体育训练的重要性进行了梳理和解析。  相似文献   

16.
人文价值是体育的根本价值,在大学生竞技体育中弘扬体育的人文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竞技体育是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的交叉点和结合部,在竞技体育面临种种异化的今天,大学生竞技体育理应成为奥林匹克竞技运动力主回归教育和文化本源的先锋,成为保持竞技体育纯洁性,抵制和克服竞技异化的一片"净土",为世界竞技体育的发展和奥林匹克竞技运动的改革提供理想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为发现我国近五年体育学研究热点领域及其未来趋势,使用布拉德福定律分区理论,对体育学16种核心期刊2013-2017年所刊论文的关键词进行分层研究。通过关键词在核心区分布的整体和年度分析,结果发现:①整体分析,近5年体育学最热门的研究主题为:竞技体育、体育管理、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教育、体育文化、体育史、民族传统体育、体育经济和体育产业;②年度分析,体育学研究热点随时间发生波动性变化;③体育学研究热点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竞技体育、体育管理、群众体育和体育教育,是近年及未来体育学研究的重点;第二层次包括学校体育和体育史,学校体育的研究逐步得到重视;第三层次包括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体育产业和奥运会;④研究热点随年份的变化:最重要热点竞技体育、体育管理、群众体育、体育教育表现出持续性和稳定性;次重要热点学校体育和体育史的变化表现出差异性,揭示了研究热点的未来趋势;边缘性热点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体育产业和奥运会波动性大,偶然性明显。  相似文献   

18.
竞技体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缪佳 《体育科研》2012,33(1):11-15
以竞技体育为形式的古代奥运会独具了人文气息和教育理念,促进奥运会复兴与传承。竞技体育的永恒价值是教育、文化、精神、引领大众体育和转换社会风险,由此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因而,竞技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有着独特的作用。通过探究竞技体育的自身特点和见证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及竞技体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从发展和完善中国竞技体育的文化层面着手,探析中国竞技体育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让竞技体育独特作用伴随着中国建设强大祖国的核心目标,从形式、内容到思想体系上合着中国前进的脚步,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需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竞技体育繁荣发展背后的社会驱动因素分析,将有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竞技体育蕴含的体育文化内涵;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通过竞技体育的国际交往的双向交流窗口,担负起吸纳世界的先进文化,并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精华的责任:有利于发挥竞技体育的功能。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试图从社会各时期对竞技体育的需要及对竞技体育发展的推动作用等方面入手,去解读中国体育何以能吸纳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要内核的竞技体育,并着力推动其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