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蔡建中 《考试周刊》2013,(70):172-173
<正>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多年来,我校开展以"环境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特色育人"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和谐、高效的育人环境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一、构建优美、高雅的环境文化,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隐性课程,是课堂教学的  相似文献   

2.
胡幸文 《教师》2014,(6):19-19
正学校特色教育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江苏省昆山市周庄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地处累积了丰富的历史和人文资源的古镇周庄,给学校开展"水乡文化"特色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此我们从"水乡文化"的挖掘、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和校本特色活动的开展三个方面加以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区教育系统大力建设岭南校园文化、打造番禺教育品牌,践行上品教化的教育理念.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军魂教育特色文化建设为内容,以综合实践课程为平台,以师生发展为根本,努力把我校办成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现代化少年军校.校园网是学校文化的一种新型载体,对学校文化建设可以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此,学校十分重视校园网的建设,目的是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优势,展示我校的"军魂教育"文化特色.让校园网成为特色文化的宣传阵地;成为学校教育的特色网络教育资源;成为以学校为主体的校、家、社"三位一体"的沟通平台.  相似文献   

4.
学校特色文化是学校特有、师生共同认可的一套价值体系。我校在"合·团"特色文化建设时采取了一系列建设性措施,包括:扎根校情,使之有"根";有效渗透,使之向思想层面、制度层面、教学层面、活动层面等全面渗透。基于我校的实践,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在策略上应当注重这样几点,即学校特色文化的构建要结合校情;要尊重"人",切忌目中无人;要注重特色文化渗透的全面性和层次性。  相似文献   

5.
<正>文化部孙家正部长说:"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软实力的充分体现,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通过教育教学、师生管理和组织生活等表现出来。一所优秀的学校必须塑造有特色的优秀学校文化。在争创苏州市现代化学校的过程中,我校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和谐、创新"为主旨践行法制教育,建设具有"法治"特色的学校文化,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正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成为了我校追求"绿色生活教育"之梦的突破口。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自主开发,体现地方特色、校本特色,课程实施体现实践性、探究性的特点,学校将所地处的虞山作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大课堂,将虞山文化的教育功能进行开发利用,从而优化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一、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十里青山半入城",常熟虞山,人杰地灵。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使我校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地域  相似文献   

7.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等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可以促进生命个体生长拔节。文化引领是教育管理者的大智,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我校在"发展潜能"这一文化主张的引领下,通过开展"个人潜能秀""潜能大舞台""潜能展示台""潜能活动节"等富有成效的特色活动,滋润着生命个体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8.
中国象棋是我校的一项特色项目,从2001始,学校就着力打造这一特色项目.经过十多年的特色建设,此项目在番禺区有了一定的美誉度.这几年来,我校都在探索如何促进学校特色项目与我校公民教育的有机地结合,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校文化氛围和德育活动,开发棋文化的育人资源,拓宽德育渠道,提高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秉承"至善至正"的学校文化,开展了"生命化课堂"的建构活动。这是学校"善正"特色文化引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是由学校"善正"特色文化孵化出来,并进一步彰显学校"善正"特色文化的一项教学创新实践。一、"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理念我校"生命化课堂"的本意,是用"生命"来定义课堂,追求一种具有知识的生命力、情感的活力和素质发展的潜力的课堂。简单地说,就是让课堂有生命、让课堂有快乐,让课堂成为生命延  相似文献   

10.
乡村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走适合乡村学校实际的发展之路。我校立足乡村实际,提出了符合农村地域特点的田园文化教育。主要以农耕文化为基础,加强对学生劳动实践的提升,倡导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以农耕文化劳动实践教育影响师生,达到育人的目的。一、立足农耕,确定学校办学特色我校在确定特色创建的时候以"田园农耕"为发展方向,让师生的生活更贴近自然,得到田园文化熏陶。  相似文献   

11.
正我校的课程文化是在以活动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下由师生共同建立起来的。"个性、超越、未来"是对课程文化的高度概括。其中,"个性"一词突出人本,尊重学生个性,在学校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开发适合孩子  相似文献   

12.
<正>"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文化和特色。"我校依托三面环海的区域优势和渔家文化资源,将"海洋特色"定位为学校发展的特色目标;秉持"让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立足"海文化·大教育"的办学思想;以科研创新为引领,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为推手,大力推进特色办学和文化育人,构建起以海洋文化为主体,以阳光德育和经典读写为"两翼"  相似文献   

13.
林锐平 《生活教育》2014,(18):114-114
正2014年"陈村镇校长巡回论坛活动"之一、由我校主办的"让美在校园绽放——‘尚美教育’的探索"校长论坛已经落下帷幕,但对"尚美教育"、对学校发展的思考却未能停止探索的脚步。在论坛中,围绕着对"尚美教育"的思考,专家、领导和各兄弟学校校长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对加强学校管理有许多深刻的启示。一、文化决定高度一个学校特有的文化,是立校之本,是办学之"魂",它决定了一所学校办学的高度。我校提出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是我校对大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理解,也是我校争创"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百所示范学校"的誓言.其实它也早就是我校二十年来坚持传播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创办体育特色品牌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是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对学校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的需要.近三年来.我校在"为生命奠基,让童心飞扬"的校训引领下,以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文化立校,用特色育人,创建了育人效果明显的品牌学校.以下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营造物质文化,用文化立校 以育人为主题,建设墙面文化:走进太安小学的校园,除了绿树成荫、美丽整清以外,吸引人的首先就是我校无处不在的墙面文化.有人说,太安小学每一面墙都是一种文化."为生命奠基,让童心飞扬"的校训碑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活力,也诠释了学校发展的根本.栏杆两侧的安全警示、食堂里  相似文献   

16.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教育文化.它对学生的教育不像知识传授、不像道德说教、不像行政命令,它对学生的教育是"润物无声"的.我校班主任很注重发掘、培植班级文化,传承学校精神文化积淀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及学校的培养学生目标,(有传统美德,有个性)形成独具特色的班级精神.  相似文献   

17.
正长期以来,我校以"开启智慧、润泽生命"为办学目标,形成了"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文化基调。正是基于这样的生命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内涵,学校制订了《胜利中路小学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建立了"123"艺术教育运行机制,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各项艺术教育活动,形成了"全员普及,打造特色,辐射引领"的艺术教育风格。一、积极引领,让艺术点亮人生我校以"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为主线,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在校园内产生支撑点与生长点,并得以延  相似文献   

18.
办学,归根结底是办学校文化。一所好学校。必须是有先进办学理念、充满文化特色的学校。我校的核心文化是什么呢?经过87年的发展,经过广大教职工的不懈追求.经过历任校长的不断探索.充分吸收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和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最终把“爱的教育”确定为我校办学的核心思想和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9.
<正>一、本立教育概述办学特色是学校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教育风貌,是一个学校的办学精神,学校特色问题本质是学校的发展问题。我校充分挖掘竹料本土及中华国学文化,依据文化陶冶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等,进行特色学校的顶层设计,提炼出"文德相承,本立道生"的办学理念,确立"本  相似文献   

20.
学校结合特有的旅游资源,确立以"我是小导游"这一活动作为学校特色。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把汤山旅游资源发挥旅游文化效应,将千年文化传承,把文明旅游的精神传递,同时通过对学校特色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找准活动的生长点,重视在细节上与地域特色文化元素融合,打造校本导游文化课程,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特色教育模式,既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特长,也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