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有清一代,由于对人参这一宫廷特供物品的需求,清政府在东北地区实行多票专采制度。所谓参票专采制度,即采参刨夫向政府请领参票,自备米粮入山采参,出山后按参票定额交足人参,额外余参可自行变卖,以资生理。后由于种种原因,交官人参逐年减少。于是,当地政府动用官项采买人参,以补票参额数,此举又致弊端丛生。乾隆五十八年末,吉林副都统秀林奏参吉林将军恒秀等人动支官项采买人参,后因管理不善,致亏缺甚巨,复向铺户、民户勒逼摊派补缺。乾隆帝连命四川总督福康安、刑部尚书胡季堂、户部侍郎松筠为钦差大臣前往吉林审理此案。结…  相似文献   

2.
奉天将军达勒当阿为陈明增设看守宫殿之堆拨披甲缘由事奏折乾隆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奴才达勒当阿谨奏,为谨遵份旨陈明缘由事。本年四月初五日,准都虞司来文内称,据诸王大臣等奏称,为遵旨议奏事。乾隆十二年正月初八日,内阁抄出,协管盛京等地事务镇守奉天等处地方将军达勒当阿等谨奏。查得,本年闰三月十三日奴才等奏称,(文同前仆,故略——编译者)臣等议得,等因具奏。查得,乾隆九年二月,臣等衙门议复盛京佐领石图所奏称,盛京内务府三旗共有披甲六百九十名,波等原先看守宫殿,周围仅有六处堆拨。现宫殿内又设三处,大清门又增一…  相似文献   

3.
<正>盛京将军,全称"镇守盛京等处将军",清朝武官职务,原为正一品武职,乾隆三十三年(1768)降为从一品武职。盛京将军是统辖奉天(今辽宁大部及内蒙一部)的最高军政长官。盛京衙门设于盛京城内,属下机构有印务处、户、礼、兵、刑、工等司。盛京地区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驻防的兵力仅次于京畿地区。设盛京将军1人总辖之,下设副都统4人、副都统衔总管1人、城守尉8  相似文献   

4.
驿站设立时间康熙元年(1662年)宁古塔昂邦章京改为镇守宁古塔将军,至康熙十五年宁古塔将军移住吉林,吉林与盛京及京师的联系倍加频繁,因此驿站的作用十分重要。但由于驿站“设立年分档案已失”,吉林至盛京驿站具体设置时间已无从查考。目前发现的记载这条驿路的最早文献为《宁古塔纪略》。该文为清代吴南荣(即吴板臣)所撰。顺治十四年吴南荣之父江南名士吴兆骞在“南闱科场案”中衔冤下狱,于顺治十五年判遣宁古塔,康熙二十  相似文献   

5.
盛京内务府 顺治元年设。负责盛京(今沈阳)陵园的祭祀管理及其它事务工作,以盛京包衣三旗置佐领三人管理之。乾隆十七年设总管大臣一人(盛京将军兼),下设佐领、骁骑校、主事、委署主事、笔帖式、司库、库使、催长、厩长、内管领、仓长等职官。其下属机构及主要职掌是:广储司,掌六  相似文献   

6.
大学士庆桂等为逐款议复吉林将军赛冲阿呈奏参务章程事奏折嘉庆十五年七月初二日  臣庆桂等谨奏 ,为遵旨议奏事。内阁抄出吉林将军赛冲阿等奏吉林采办官参现在情形 ,参酌旧办章程量为变通各款 ,并附片奏明栽养参苗缘由一折 ,嘉庆十五年六月二十一日奉旨 :户部核议具奏。钦此。又 ,本年放过参票数目较近年短少情形一折 ,同日奉旨 :交户部详议具奏。钦此。钦遵。均于二十五日抄出到部。又由军机处交出奉上谕 :赛冲阿等酌议办参章程一折 ,又另奏本年短放参票清字一折 ,已并交户部核议矣。其是否可行 ,应准应驳之处 ,该部复奏上时 ,再行寄交文…  相似文献   

7.
<正>东三省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东三省等处地方兼管三省将军、奉天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在清末总管奉天、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军民政务。前身为康熙元年所置的奉天将军,后改为盛京将军。光绪三十三年,谕令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随时分驻三省行台,增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巡抚,并以徐世昌补授东三省  相似文献   

8.
乾隆七年(1742年),居住在魁玛乡的赫哲费雅喀人“霍集珲”伊特谢努,杀死赫哲费雅喀人戴柱及库页费雅喀人乡长阿喀图斯等,成为当时一件重大的命案。此案发生后,当时三姓地方前往该处收纳贡貂之章京即呈报吉林将军和三姓副都统,经奏准,由吉林将军派出宁古塔协领福顺及三姓协领赫保等官兵八十余人,前往捉拿杀人犯伊特谢努,并赴库页岛接取  相似文献   

9.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以下简称<年表>),内容宏博,体例严谨,为清史研究者所广泛征引,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订补之处,因此近年来不少学者属文,致力于此,颇有建树,如:哈恩忠<<清代职官年表>勘误一则>[1],考订了吉林将军恒秀的革职时间.任恒俊<钱编<清代职官年表>咸同督抚年表校勘>[2]亦着力于勘补更正<年表>在时间记载上的错误.笔者认为,除了主要勘补是类错误或疏漏外,尚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月初四日,清政府在哈尔滨设立关道。次年正月二十二日,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会衔牌示时任吉林哈尔滨铁路交涉局会办的杜学瀛试署哈尔滨关道道员。杜学瀛于四月十六日接印视事,成为哈尔滨关道第一任道员。杜学瀛,咸丰二年(1852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荫  相似文献   

11.
顺治、康熙、雍正等朝,在留都盛京设有上三旗包衣佐领,承办皇室和宫廷事务。乾隆十七年(1752年)设立盛京总管内务府,由盛京将军兼任总管大臣,主管该地区皇室和宫廷事务,日常事务仍由上三旗包衣佐领处理。故盛京上三旗包衣佐领虽品秩不高,但职位特殊。盛京上三旗包衣佐领,清代官书及史籍或记载阙如,或语焉不详,亟待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盛京内务府建立时间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所见档案和官修文献中,确切记载盛京内务府建立时间的为嘉庆朝《大清会典事例》:“盛京内务府,顺治初年定,盛京包衣三旗设佐领三人,奏简一人掌关防。”①不过,这一记载遭到了佟永功、关嘉禄二位先生的质疑:“这是在乾隆十七年(1752年)设立盛京总管内务府之后追述其沿革时讲的,并不能说明顺治时即已设立了盛京总管内务府,而且从语义上  相似文献   

13.
松毓,字秀涛,别号松阳馆主。同治二年(1863)出生,满族镶蓝旗,姓赫舍里氏,吉林省吉林市温德河子屯人。其先祖原在吉林驻防,后附入京师镶蓝旗,隶属于四甲喇佐领下。松毓生长在世代官僚的家庭里,其父曾任黑龙江副都统。光绪十四年(1888),松毓以贡生捐笔贴式。光绪十五年(1889),在吉林办理边务文案。光绪十七年(1891),为漠河金矿办理转运事项,翌年11月补授盛京刑部郎中。后因父母先后去世,祖母无人抚养,以知府回吉当差,被吉林将军长顺派充总理吉林边防营务处兼武备学堂事宜。  相似文献   

14.
清代,东北出产人参的山林皆属禁地,非有清政府许可,不得入内采参。最初,采参系包给商人组织,采参人执官方颁发的参票入山,由参商接济米粮及各项必需品。所得人参,先按一定额数交官,又按一定数额交商,再有多余,归采参人所有,可以自行贩卖。后来,改由政府直接管理,采参人须直接向各该衙门请领参票,自备粮食及各项用品,入山挖采。所得人参除按定额交官者外,其余自行贩卖,不足交官数额者,交银赔补。在清代参务中,“黑人”和私参是两大弊端。黑人是指采参人超过参票规定人数多带的帮手。交官参按票计数,票少人多,则采多交少,利颇大焉。私参即走私人参。黑人和私参严重影响了官参数量。此外,乾隆中期以后,由于连年过度挖采破坏了参源,人参产量迅速下降,更使官参数量剧减。为了维持官参数量,清政府一方面频繁修订对采参的管理办法,一方面增设卡伦,加强巡缉,试图杜绝“黑人”和私参,这就使参务成为当时东北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事务。人参挖采又与乾隆朝内地人民移民东北及东北地区的商业发展、经济开发密切相关。故现将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中有关乾隆朝参务的史料选编发表,以为研究者参考。本专题史料中凡原件无具奏日期者,即标明朱批日期,并于其后加“*”,以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吴大澂(1835-1902),江苏吴县人,是晚清一位较为知名的官僚和学者。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诮鹗Ш凸盼淖盅В銎亩唷M谓浚诤擦衷罕嘈蓿蟪鑫赂恃д?878年授河北道。1880年春,随吉林将军铭安办理边防。1881年会办北洋军务,1885年与俄使会勘吉林边界。次年擢广东巡抚。1888年任河道总督。1892年授湖南巡抚。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率部在辽东与日军交战失利,被处革职留任。1898年受变法失败牵连,又被处以革职永不叙用。1902年去世,终年68岁。本期刊登的吴大澂致翁同龢、王懿荣等人未刊函稿29件,集中收录于《吴大澂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乾隆朝盛京将军弘晌降职案进行了剖析,认为乾隆帝之所以对这起并不算十分严重的案件高度重视,是因为盛京地区在清代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倘有不法之事,一概予以严惩。弘晌降职案正是体现乾隆帝这一统治方略的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17.
清自乾隆末年起,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导致了此伏彼起的起义。到同治初年,经过太平天国起义冲击的清王朝,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以致在一向控制较严的“龙兴之地”东北盛京、吉林一带,亦出现了以滚地雷王五等为首的聚众抢劫、戕官拒捕事件,引起清统治者的极大震动。这里刊发的史料选自馆藏宫中朱批奏折档案全宗。  相似文献   

18.
索诺木策凌在乾隆朝中期跟随乾隆皇帝平定西疆,招抚回部,攻打缅甸,立下显赫功劳。后作为钦差大臣赴任西北,从伊犁领队大臣升为乌鲁木齐参赞大臣,再升任乌鲁木齐都统,为开发新疆天山东部地区,提升乌鲁木齐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地位,记载乌鲁木齐历史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乾隆擢授其为京外驻防第一将军——盛京将军。其事迹载入清代首部传记《满汉名臣传》。  相似文献   

19.
盛京将军辖区内混居着大量旗人与民人,在日常生活中,旗民的接触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纠纷,进而引发各种司法案件。本文就《黑图档·嘉庆朝》对盛京将军辖区的刑民案件展开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对盛京将军辖区的司法状况研究作出贡献。首先,本文对盛京将军衙门的设置缘由和司法官员进行梳理;其次,对盛京将军辖区的刑事案件展开分析,通过对不同刑事案件种类的分析,对清代刑事立法展开研究;再次,对清代旗人在法律中所特有的特权进行探讨,旗人在法律中享有优待和特权;最后,对盛京将军辖区的司法状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乾隆三年宁夏地震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迅速开展了灾后赈济工作.但是由于满族官员和汉族官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宁夏将军阿鲁等满族官员联名上疏奏参宁夏总兵官杨大凯,致使杨大凯以“怠忽殊甚”被革职.实际上,在地震发生后,杨大凯就积极地开展灾后赈济工作,他一面飞禀灾情,一面调集军队维持秩序,并昼夜巡查,其赈济实绩也得到了其他官员的认可.杨大凯究竟是由于怠忽被革职,还是有其他原因,本文试通过档案文献的记载对这一问题作一考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