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等农业院校环境监测课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迪  闫雷  徐文越  冯云龙 《科教文汇》2014,(7):69-69,71
本文从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构建环境监测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出发,探讨适用于该种教学体系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期能够构建一个适应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努力为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行业培养出更多“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构建环境监测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出发,探讨适用于该种教学体系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期能够构建一个适应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努力为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行业培养出更多"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对常规油气藏的开采难度日益加大和对非常规油气藏的开发对石油行业对拔尖创新力学人才的需要,结合本校的办学特点,从竞赛组织、课程体系的改革和科研能力培养提出力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改革的几点建议,为探索面向石油行业的力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鹏 《科教文汇》2023,(16):13-15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关键举措,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开展了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理论探索和系列实践,取得了突出成效。然而,在当前普通高考招生制度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仍存在提升的空间。强化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选拔培养衔接,全方位、超常规谋划拔尖人才选拔培养新模式,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该文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特点,设计并构建"双一流"背景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期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研究型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对加强研究生教育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推动和促进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通过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加大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实践,达到形成深切促动和引导的双重效应。在研究生教育中①引入竞争机制,激发了研究生努力拼搏、勤奋学习的精神。②推行弹性学制,满足各学科、研究生素质个体差异需求,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③提倡风险选题制度并提供经费支持,实现了博士生做出重大科研成果的目标。④建立通畅的联合培养渠道,把握研究工作的最新动态、技术和方法,有利于研究生完成高水平课题研究工作。树立研究生培养全程质量观,加大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是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阶段后,中国国家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对国防科技领域青年拔尖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国防科技领域青年拔尖人才为研究对象,尝试探索一种符合新阶段发展要求的、适应国防科技领域拔尖人才成长规律的“五维一体”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8.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武汉理工大学高分子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及现有体系的问题,提出了几种高分子专业实验体系的改革措施,以期有效提升该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并辐射至整个工科院校。  相似文献   

9.
应用型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和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工程实际训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建设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强化校企合作,完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等对提高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十分必要。大连海洋大学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做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安怡  沈璐  陈昌平 《科教文汇》2014,(16):67-68,73
应用型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和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工程实际训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建设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强化校企合作,完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等对提高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十分必要。大连海洋大学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做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武汉理工大学高分子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及现有体系的问题,提出了几种高分子专业实验体系的改革措施,以期有效提升该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并辐射至整个工科院校。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1,(16)
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代赋予的新要求,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建构新时代临床医学专业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意义,提出了建构新时代临床医学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对策:强化临床医学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实证研究,建构临床医学人才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临床医学专业创新实践课程体系和重构临床医学专业创新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罗建宏 《科教文汇》2011,(31):65-66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对人才的创新需求和课程体系的创新需求。实践教学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专业特点,结合实际,就构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广受关注,我国在该领域开展了诸多有益实践,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和深圳零一学院的人才选拔与培养经验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分析得出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凸显多元化选拔、进阶式培养和理解性支持的特色。面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要从选拔、培养和支持服务等方面为人才提供适合的成长途径与发展环境,拓宽人才选拔视野,重视人才早期培养,并通过政策保障特色化育人实践。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发展,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来自就业市场以及重点院校竞争的双重压力,需立足于自身的现状,培养出专业基本功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合于社会需求的优秀创新人才,走出一条独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针对我院“卓越工程师实验班”的运作模式.对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本校及其他同类型高校培养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有新的变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且掌握了过硬本领的人才基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是高等教育为了满足新时代社会需要,满足国内外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的需要。针对理工科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的问题,讨论高校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把创新创业教育当作主流教育的一部分,思考建设独立的专业和教育体系、构建相关成熟的理论和学术领域的迫切性,浅议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创新大学理工科本科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朱强 《科教文汇》2013,(21):123-123,125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模式不同于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模式,相对于很多本科院校培养的是研究学术型计算机人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主要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教育的突出性和实用性。随着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深入,高职这种注重实践的教育模式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所以高职院校在传统的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去构建更加开放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就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经验,来探讨高职院校构建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去构建这一个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玉林师范学院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以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搭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导师队伍,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万众创新时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本科生导师制成为了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有力新手段,它是适应当前新形势的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对于深化本科生创新教育管理改革和培养优秀的本科生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推动作用。本文将从导师制的创新教育体系研究意义着手,提出基于导师制的创新教育体系研究的研究目标,然后详细阐述实现该教育体现结构的措施和实现方法,最后给出总结与展望,以期为大学生创新教育发展与素质和能力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朱强 《科教文汇》2013,(7):123+125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模式不同于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模式,相对于很多本科院校培养的是研究学术型计算机人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主要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教育的突出性和实用性。随着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深入,高职这种注重实践的教育模式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所以高职院校在传统的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去构建更加开放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就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经验,来探讨高职院校构建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去构建这一个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