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红岩》是我认为在当时那一大批红色书籍中人物刻画最为成功,艺术水准最高的一部小说。一本书,能把一两个主要人物刻画成功就很不易,而《红岩》中一组群像能刻画得如此栩栩如生,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2.
红岩精神根植于辉煌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一个典型时期的集中体现。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团结统一、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勤劳勇敢的奋斗精神、坚贞不屈的崇高品格等等优秀的民族品格。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依然应该在与时俱进精神指导下,在理论和实践上,努力弘扬红岩精神,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今日教育》2011,(7):67-67
《红岩》是我认为在当时那一大批红色书籍中人物刻画最为成功,艺术水准最高的一部小说。一本书,能把一两个主要人物刻画成功就很不易,而《红岩》中一组群像能刻画得如此栩栩如生,难能可贵!许云峰、江姐、成岗、双枪老太婆、华子良等,  相似文献   

4.
学校简介哈尔滨市红岩小学始建于1965年,是根据上世纪60年代的小说《红岩》而命名的学校红岩,印刻着历史的痕迹,以其深远的蕴意,丰富的精神内涵,引领学校走上了一条"责任育人、文化育人、精神育人"的特色办学之路。近年来,在校领导班子的引领下,学校秉持"生长是幸福、成长是快乐,努力构建师生的精神家园"的办学宗旨,形成了"爱校、乐学、合作、奉献"的校园文化主题,确立了"以德育为保障、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学校大力推进课程改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大力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教育,积极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革命气节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不断严格组织纪律,为培育红岩精神作出了重要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周恩来积极倡导红岩精神,引导南方局共产党人勤奋学习、追求真理、努力工作、勇于斗争、严格自律、发扬民主,形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抗日战争的早日胜利;周恩来模范地实践红岩精神,是勤奋学习、追求真理的表率,是无私无畏、爱国奉献的楷模,是顾全大局、坚持民主的榜样,是廉洁奉公、顽强奋斗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红岩》诞生于有强烈政治诉求的时代,无论是学术范式的阅读,还是史料考辩的阅读,追随时代的阐释仍改变不了今天位置上的阅读快感。作为文学存在,《红岩》为我们提供了百折千回的惊险情节;而作为政治存在,《红岩》又为我们提供了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7.
赵为民 《文教资料》2006,(11):38-39
红岩精神是民族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在新时期,我们必须加强中小学生的红岩精神教育。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帆 《文学教育(上)》2014,(21):102-103
本文分析了红岩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指出了红岩精神与重庆人文精神的内在本质联系,论述了红岩精神与重庆人文精神结合的必然,对于倡导红岩精神、弘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重庆人文精神,推进重庆跨越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网消息,许云峰、江姐、双枪老太婆……这些英雄形象在小说《红岩》里栩栩如生。12月20日,《红岩》作者之一罗广斌的遗孀、小说原型后代、"11·27大屠杀"脱险志士等在重庆共同追忆"红岩"背后的故事,重温红色记忆。  相似文献   

10.
红岩(节选)     
阅读级别:阅读提示我们学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对小萝卜头一定印象深刻。今天,请同学们阅读的《红岩》节选,也是反映小萝卜头狱中生活的。读完这篇短文后,同学们想一想:小萝卜头非常喜欢小虫,为什么抓到又放了?  相似文献   

11.
李昊阳 《时代教育》2015,(5):111-112
红岩精神蕴含和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所培育和实践的崇高精神风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体现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高尚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本文从红岩精神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理想信念等方面分析了红岩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地位,并阐释了其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是啊,我们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有一本经典著作我很喜欢,它的名字叫《红岩》。《红岩》以解放前夕"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敌我斗争为主线,展开了对当时国统区阶级斗争全貌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以许云峰、江姐、成岗  相似文献   

13.
红岩精神是我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的重要内容。红岩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浩然的革命正气四个方面。对青少年来讲,红岩精神从理想的追求、价值观的形成、信仰的树立、情感教育的渗透等多方面影响着他们道德观的形成。弘扬红岩精神的重大意义,在于能够教育青少年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勇敢、顽强、坚定的精神,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让革命传统重放时代的光彩。  相似文献   

14.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经典文本--重读《红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世纪40年代末发生在重庆中美合作中的狱中斗争为题材的《红岩》,一直保持着新鲜的魅力,形成了中国当代学的一种奇观。《红岩》具有史诗性特征和宏大的有机结构,打造出了那个特殊时期、特殊环境的一座巨大的英雄群雕,同时作家还将审美视点投向英雄群雕的人性光辉。因此,尽管《红岩》也有它无法摆脱的某些历史局限性,但是由于它具有比较全面的审美功能,能够依然活跃在当代读的理解与感应当中。对于如何提升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甚至主旋律作品创作的艺术水平,《红岩》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15.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与教育价值,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内容。将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深挖精神内核、拓展红色资源、创新教育模式、营造育人氛围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发挥红岩精神价值引领作用,促使大学生从红岩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养成科学思维,进而转化为行为习惯及深层内化能力,为实现民族复兴大任培育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6.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增强大学生对红岩精神的认知水平,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培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本研究基于十所高校的调查数据,从思想认知、历史认知、价值认知、实践认知四个维度梳理了大学生对红岩精神的认知现状,并提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网络媒体平台“主战场”三个方面推动红岩精神的认知路径创新,引导大学生传承红岩精神、投身强国伟业。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60年代的政治文化使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也正是政治浓墨重彩的正面融入文学创作过程,使得《红岩》取得了极大的合法性,加上在文学艺术上的不俗表现,《红岩》成为反响最热烈、普及最广泛的长篇小说之一,被公认为当代文学的经典文本。《红岩》的成功实践表明,文学难以避开政治,关键是如何让政治成功切入,将文学的社会政治性和审美艺术性更完美的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8.
文章简要考察了红岩精神的内涵及作用,着重阐述了对精神问题的三点哲学思索,即关于精神的认识论、精神的实践论和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红岩精神产生于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关头,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红岩精神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启示:一、要十分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二、必须构建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机制和氛围;三、必须掌握民族精神展现其力量和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红岩精神的产生具有时代必然性,运用红岩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可行性和必然性。在新的历史时期,运用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加强大学生对红岩精神的认识、理解、践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