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饥饿法 在奶牛产奶前一个月内,从第一星期起逐步减少饲料,到第四个星期内减少到1/3,这个期间主要以饮水为主,使奶牛处于高度饥饿状态。这样饥饿一个月后,再逐步增加精饲料,达到正常饲料时进入产奶期,结果使产奶量提高40%。 2、夜间放牧法 古巴农业部近年推广奶牛夜间放牧法,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每头奶牛每天增加产奶量0.5公斤。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热应激对奶牛采食量、生产性能、产奶量、乳制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强环境控制,饲料饲养管理等抗热应激的措施。在炎热的夏季,特别是在遭受热应激的情况下,奶牛的产奶量常常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广东这样的亚热带地区,7~8月份分娩的奶牛产奶量要比12~1月低25~38%。冬季分娩的奶牛,80%的峰值产奶量的持续时间达到6个月,而夏季只有64%峰值产奶量能持续6个月。高温高湿环境导致奶牛群生产水平大幅下滑。环境温度10.O℃,产奶量为100%,15.6℃时产奶量为98.4%,350c时,产奶量为42%。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的秦波来信询问,怎样才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遗传和环境2个因素。遗传上的产奶潜力要变为现实的产奶量,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饲养技术。  相似文献   

4.
科技信息     
"个性化配餐"可使奶牛提高产奶量10%在饲喂相同每日饲料总量(日粮)的情况下,采用产奶代谢蛋白调控技术饲养的奶牛比普通奶牛提高产奶量10%以上。日前,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主持完成的该项新技术通过专家组鉴定。调控技术即在满足奶牛日粮蛋白的前提下,为不  相似文献   

5.
夏季奶牛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皮肤代谢发生障碍,产奶量乳脂率同时下降及发病率增高。据报道,奶牛夏季分娩后,日产奶量比其它季节少10公斤左右,夏季受胎率仅为40%左右。因此在夏季为了确保奶牛正常生产性能,饲养管理应以防暑降温为主,把高温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奶牛生产集约化管理程度的提高,对饲养管理的条件要求也越来越高,外部条件的好坏和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奶牛的健康。我们传统的奶牛饲养管理中的饲料利用,都是将粗、精饲料分别配制与单品种饲喂,存在着高产牛的干物质进食不足导致产奶量低。特别是产后一段发生代谢病与前胃疾病增多;其次由于牛的“偏嗜性”和人的“偏爱性”造成精料或粗料进食过多或粗精料的比例不协调,导致养分摄食量不平衡带来的营养性代谢病增加,同时也造成饲料的浪费。所以我们以此为鉴,要结合传统工艺的长处,弥补传统饲喂方法的不足,要以牛的养分需要量和进食量为依据,参照牛群体重,产奶量,乳脂率以及各种饲料的化学成分,营养含量,干物质量的比例计算出每日每头牛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7.
在饲喂相同每日饲料总量(日粮)的情况下,采用产奶代谢蛋白调控技术饲养的奶牛比普通奶牛提高产奶量10%以上。目前,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主持完成的该项新技术通过专家组鉴定。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疾病之一,使产犊间期延长、产奶量减少、淘汰率增加、治疗费用增加和抗生素治疗期间牛奶废弃。不仅影响奶牛的健康,而且严重的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本文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分类、诊断、治疗、预防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奶牛的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奶牛乳房炎对奶牛业的危害非常大,可使奶牛的产奶量大大下降,并且浪费饲料,治疗时还要花费许多药费,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同时,患有乳房炎的奶牛所产的牛奶,营养成分也比正常牛奶的营养成分差;有些乳房炎病原菌除了感染牛以外,还可能感染人,比如结核杆菌、布氏杆菌、链球菌等;另外,在治疗乳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我国著名生物技术专家旭日干院士最近格外关注养殖业的数字。有一组数字让他感到心情沉重:2010年,中国奶牛养殖量为1258万头,产奶3600万吨,而美国奶牛养殖量仅为910万头,产奶量却高达8750万吨,是中国的2.4倍多。如果按均值计算,一共姜国奶牛的年产奶号是中国奶牛的3.3倍.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1):I0004-I0004
[导读]你或许听说过一些现代农场在养牛时会播放音乐,称“对牛弹琴”有助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但你听说过给太阳能电池播放音乐来提高发电量么?  相似文献   

12.
德国工程和生物声学专家格哈德·扬斯认为,奶牛的叫声有不同的声调和频率,它们通过叫唤,表达其病痛、不安和生理需要等。因此,只要解密奶牛的叫声,就可以了解它们的喜怒哀乐,有助于提高产奶量。格哈德·扬斯原来在农业研究所工作。他在牲畜栏上安装  相似文献   

13.
附着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定向地改造一些生物的性状比如科学家已经利用转基因技术育出产奶量非常高的奶牛。同样,我们能否改造寄生虫的基因结构,让寄生虫帮助胖人减肥呢。  相似文献   

14.
《内江科技》2001,(3):44-44
①加料饲养法。在临产前15天至产奶高峰(产后30~45天)都给予高标准饲养,多喂精料,少喂粗料。产前15天起每天每头牛给精料1.5公斤~1.8公斤,以后每天增加0.3公斤~0.5公斤,直加到100公斤体重喂1公斤-1.5公斤精料为止。奶牛产  相似文献   

15.
日本北海道木地上夫养殖场采用饥饿疗法来刺激禽畜生殖生长,以提高产蛋和产奶量。在试验中,将产蛋期的鸡和产奶期的奶牛分步饲喂:在产蛋期前一个月先逐步减少饲料,半个月时将饲料减到最低点——控制在正常摄入量的5%左右,主要以饮水为主,使鸡和奶牛处于高度饥饿状态,半月后又逐步增添  相似文献   

16.
奶牛获得高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正常饲养的过程中,还可采用一些新的方法,使奶牛更高产。 1、加料饲养法。在临产前15天至产奶高峰(产后30~45天)都给予高标准饲养,多喂精料,少喂粗料。产前15天起,每天每头牛给精料1.5公斤~1.8公斤,以后每天增加0.3公斤,直加到100公斤体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未经切短的农作物秸秆在饲喂奶牛时,由于其纤维素含量较高、适口性差,造成了奶牛采食量及消化率的下降,从而影响了奶牛的产奶性能及乳品质。本试验设计3个处理,分别为A组,"长草"(切短)+配合精料;B组,"长草"不处理(不切短)+配合精料;C组为对照组,常规饲养;测定了各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及乳蛋白率并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长草短喂"技术与常规饲养相比可提高奶牛日产奶量28.38%(P0.05),延长泌乳高峰期28天,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分别提高0.25和0.2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尔玉 《青海科技》2012,(4):32-33
人类已经进入一个广泛追求幸福的时代。宠物们也过得越来越幸福了,有专门的宠物医院。我们饲养的动物们呢?荷斯坦牛们的幸福生活值得我们的畜牧业及相关人士们借鉴。荷斯坦奶牛是目前世界上产奶量最高、饲养数量最多的奶牛品种。由于其毛色呈黑白花片状,故亦称黑白花奶牛。它们是一群戴耳环的牛。它们要定期体检。单从这一点看,它们,似乎比我们这些人还要幸福。我们还做不到定期体检。它们做到了。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难道牛不舒服  相似文献   

19.
高治 《知识窗》2002,(11):42
曾某饲养的一头奶牛长期患病,因久治不愈,曾某将奶牛抛弃在山谷.上山采药的王某发现了这头病牛,并把它带回家中精心饲养,还请来兽医为牛治病,牛的病情逐渐好转.3个月后,病牛不仅完全恢复健康,而且长得健壮结实.王某甚为欢喜,逢人便夸耀自己捡牛的经历.曾某听说自己抛弃的奶牛健壮如初,于是找到王某,要求王某把牛还给他,他可以负担奶牛这3个月的费用.王某认为牛是自己捡到的,理应属于自己,不同意还牛.曾某则认为王某捡牛是一种不当得利,应该把牛归还原主.由于双方争执不下,曾某起诉到法院,要求王某还牛.……  相似文献   

20.
正相传,清朝时某地区遭遇灾荒,国家开办粥厂赈灾。朝廷派大臣去粥厂视察,随手抓了一把沙土洒在粥里。见同行的其他官员满脸疑惑,大臣解释说:"添了沙子,那些蹭吃蹭喝的自然就不来了。真正的灾民饥肠辘辘,是不会在乎粥里有沙子的,这样才能让最困难的人活下来。"通过"添沙子"这种降低"用户体验"的方式,能够在庞大的潜在"用户群"里筛选出目标"用户"——灾民。掺了沙子的米汤难以下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