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和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两个概念为基础,分析小学语文教材的人文主题特色以及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的特点,基于大单元视域开展单元教学,以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性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基于此,文章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从大单元视角解读单元编排的体系和教学作用,探求大单元视域下的现代诗歌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力争课堂教学体现文本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设计思路】在当代语文教学中,诗歌写作教学倍受冷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受应试影响———中考、高考作文试题拒绝写诗,诗歌写作教学也因此成为语文教学的“弃儿”。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的人文性日益受到重视,诗歌的阅读与写作也应提上日程。本课拟结合新教材中相关诗歌单元的阅读教学,就诗歌创作这一写作教学进行探索。以诗歌特点为中心,联系学生的文学积累,由课内向课外扩展,将诗歌赏析与诗歌写作指导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诗歌特点,走近诗歌并尝试创作,放飞心中的歌。【导写过程】一、导入课题,激发学习热情同学们,我这里有两…  相似文献   

3.
正主题单元是部编版教材的一个编排特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思想,从语文课程高度,对主题单元进行整体研发设计,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教师要立足于单元视角,运用整体、系统的观点解读教材。语文主题单元设计,不仅包括语文教材中"篇"的设计、研发,更有基于单元、基于"类"的主题凸现、彰显。  相似文献   

4.
正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以"爱国思乡"为主题的诗歌单元。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璀璨的明珠。特级教师靳家言曾说:"语文课堂要充满诗情画意,充满文化气息,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乱,情趣盎然。语文课堂要有书卷气,要有翰墨香。"诗歌教学更应如此。依据对文本的解读,本单元设计以"语文主题学习"理念为指导,课堂通过精巧地整合文本,使学生对课文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进行了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体  相似文献   

5.
臧迎春 《教师》2015,(2):16-17
"单元整合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整体备课下的教学活动。在单元整合教学中,要强化"板块设计观",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据,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全盘考虑,精心设计教学板块,以求得教学效益最优化。在"板块设计"这个概念中,逻辑重点是何为板块?从单元整体设计布局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重视培养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为此,统编初中《语文》设置了"活动·探究"单元,试图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本文以统编初中《语文》(九上)第一单元的"活动·探究"为例,从单元特点、教学策略和评价建议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该单元的整体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7.
根据职高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的特点,职高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应有别于普高,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辅以适当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愉快而轻松地完成诗歌教学。  相似文献   

8.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双线结构",即较为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编排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梯度.首先,每个单元都呈现了"单元页",一是确定语文教学教什么,二是构建语文学科的训练目标.其次,在各个单元的课后习题设计中,呈现了每一篇阅读课文的语文要素,让教师和学生一目了然.再次,在"语...  相似文献   

9.
刘侠 《语文学习》2020,(1):21-25
本次语文项目学习的学习者是上海市徐汇区一所公办初中初三学生,学习过程为期四周,由教研员设计实施教学,任课教师配合管理。本文介绍此次语文项目学习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并在实践基础上展开反思。一、确立学习主题和目标本次语文项目学习的内容是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这是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单元篇目包括《沁园春·雪》等五首诗歌,教材设计了赏析、朗读、创作三个活动。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面对诗歌教学,我们很多师生不能把握诗歌教学的主线,从而在教学中对学生真正领会诗歌的实质、把握诗歌的灵魂就明显弱化了。笔者认为,诗歌教学一定要挖掘诗歌中蕴含的情景交融的特色,从而以"景"开始,探寻诗歌的"美"。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语文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脉络十分清晰,体现了教材的整合性特点.如六年级上册教材共八组,其主题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围绕专题和教学目标,每个单元选择了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四篇文章,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它们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传统的教学往往按部就班,每篇课文的教学各自为政,"单篇"和"整组"割裂、脱节的现象明显,不能很好地体现教材的整合性特点,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为语文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提出明确的要求.下面我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为例,谈谈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课文导语教学设计初探.  相似文献   

12.
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的优化教学为例,在把握统编教材"语文园地"编排特点的基础上,聚焦"交流平台"的设计意图,提出"统筹、重置、贯通"等教学建议,以实现"交流平台"教学价值的最优化,达成单元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3.
正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板块就是"诵读欣赏",该板块多选取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深对单元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本文将针对"诵读欣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教学策略等展开分析与讨论。一、"诵读欣赏"教学的作用"诵读欣赏"选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文章,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相应的提升。"诵读欣赏"包括古诗文阅读与理解、中外诗歌阅读与理解、中华传统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教师应具备四个特点,即"诗"情"话"意"。"诗"是指语文教师与诗歌的不解之缘,"情"是指渗透于语文教学各个环节里的充沛感情,"话"是指语文教师独特而优美的话语追求,"意"是指语文教师个性化的语文思想。一、不学诗,无以言:语文教师与诗歌  相似文献   

15.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同时单元内各篇文章又蕴含其他丰富的语文要素.板块教学摆脱了传统"线性"教学的弊端,将课堂分为几个板块,每一部分围绕一个目标展开.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立足单元整体,同时聚焦文本特点,定位语文要素后进行板块教学设计,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落实各项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16.
科普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它不同于叙事性作品、诗歌和非连续性文本,有其独特之处。目前的科普文教学大多停留在对内容信息的提取上,没有经历"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全程阅读,且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得无趣。科普文教学要做到高效,就须教出"语文味",教出"文体特色",教出"文本特点",教出"情趣情味"。  相似文献   

17.
一、观察缘起2019年秋季,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已全面投入使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以同一"主题"安排每组课文,每一单元在编排的过程中,都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形成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结构。这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新教材的特色之一。整合单元预习目标、整合单元习作训练、拓展单元主题阅读,能使教学更具整体性、完整性,能有效落实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材编排中,第一次集中呈现了四位诗人所作的现代诗.作为一个综合性学习的特殊单元,教师应立足于大单元的视角对其进行教学研究.在我看来,现代诗歌大单元教学研究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诗歌文体的特点,二是大单元语文要素及编写意图,三是大单元教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是课程改革中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符合新课程教材的编排特点,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篇"和"组"严重脱节的弊端,实践了"大语文"理念。试从文本内在与外在联系两个方面,探索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设置了“活动·探究”单元,注重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九年级语文上册“活动·探究”诗歌单元巧妙地与本单元的诗歌文本相结合,实现了“精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模式。结合单元的设置主旨,从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学创造三个角度分别设计教学环节以及对应的活动策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