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申琰 《军事记者》2014,(8):58-59
无论是传统媒体网站还是新媒体,都希望读者理性表达意见,乃至形成建设性论坛。在新闻业变革的开源时代,媒体考虑的不仅是要在新闻报道与读者间建立起良性对话关系,还要想方设法使读者评论成为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让受众更深介入报道过程。《纽约时报》网站等国外媒体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从2001年开始,《新闻记者》杂志每年推出年度虚假新闻评点报告,这已经是第14次。在新闻业不可避免地进入急剧变革的时代,坚持对虚假新闻的批判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我们认为,决定新闻业命运的除了行业热议的渠道、用户、数据、模式等之外,新闻本身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不管新闻业的形态、媒体的样式如何变化,这些攸关新闻业文化权威的质量、标准、价值,仍是新闻业在日益变幻的媒介环境下安身立命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很少有哪个行业像新闻业这样受到技术变革如此巨大的冲击.不仅仅是从印刷媒体到电视媒体到网络媒体再到移动客户端的演进,新闻业如今还汇聚了帮助记者工作的形形色色的工具.为此,《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向记者发问:记者使用什么样的新工具和新技术来辅助新闻报道工作?他们认为,以下工具能帮助他们应对熟悉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商业主义的兴起对整个新闻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数字时代它逐渐转变成为以流量和点击量为核心的指标化新闻生产逻辑。美国媒体社会学家凯特琳·佩特雷在她的新书《一切适合点击的新闻》中,对传统新闻业和数字媒体在“流量至上”逻辑下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新闻记者在这种特殊的流量驱动逻辑下如何改变了自己新闻生产和内容写作的方式。这意味着新闻业需要重拾公共服务在新闻业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面对数字新闻业变革美国媒体的思考与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发表了由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商学院的Bill Grueskin、Ava Seave和Lucas Graves撰写的数字媒体行业发展报告:《迄今为止,我们对数字新闻业了解多少》(The Story So Far:What We Know About the Business of Digital Journalism),对美国数字新闻行业的现状,各种新媒体产业形势、发展趋势等等,做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对我国传媒业发展也不乏启示意义。在这里,我们编译了这篇报告的部分内容,对美国数字新闻业的变革思考与相关案例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传播技术新潮流如网络应用、云储存、社会性媒体、UGC等Web2.0及其后的技术运用,带来的不只是科技的更新换代,更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多方面变革,按西方"新科技与经济预言家"凯文·凯利的观点,信息储存和使用方式的变革,可能会导致现存西方资本私有制社会的改变———如果所有的数据和信息都"云储存","私有制"可能被"获取制"取代,网络经济时代资本将会"被获得"而非"被占有",建立在"资本私有"基础上的西方政治、经济和法律体系,有可能因而改变。[1]而"关注和时间",即不同关注频率和时间的先后,将决定人们获得信息的多少,进而是掌握权力的大小。[2]信息储存传播、资源分享和社交方式的大变革,给传统新闻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近年西方国家的传统报业(newspaper)不断传出危机信息,但新闻业(newsindustry)却蒸蒸日上,[3]究其原因,是新闻业使用新技术不断与时俱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数字技术带来了新闻传播生态的整体性变革,也给新闻研究带来智识挑战。在转型过程中,以文化研究视野中新闻研究的成果为基础的数字新闻学研究催发了新闻业两大理论更新:一方面是新闻业数字化转型给文化研究视角下的新闻观念提出的革新要求,另一方面是经典文化研究理论在新闻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变与不变。尽管孕育文化研究的历史语境和媒介技术环境均已发生改变,但经过发展的文化研究理论依旧能够为数字新闻学提供有价值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资源。数字新闻学应该在现有的问题维度上纳入文化批判的视角,从而拓展其解释和介入现实的学术潜能。  相似文献   

8.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拓展了媒体的发展空间,新闻业也无法逃脱激烈变革的命运。通过回顾近年来新兴科技应用于传统新闻业的情况,重点从新闻的生产、传播以及接收三个层面介绍新技术的应用对传统新闻业带来的变革,并探讨技术发展对新闻业以及新闻从业人员的素养要求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观点平台     
崇尚客观性的新闻业正在死去《华尔街日报》前主编罗伯特·巴特里7月28日在《华尔街日报》撰文《媒体:新时代已到来?》,称“崇尚客观性的新闻业正在死去”。  相似文献   

10.
迈克尔·舒德森所著的《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是美国新闻史上第一部运用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新闻史的著作,将新闻史研究成功地从人文科学转向社会科学领域,他认为新闻业的发展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一个复杂的、与社会互动的过程,它既是导致社会变化的一部分原因,同时也承载了社会变化的结果。本书以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美国新闻业的发展变迁,围绕客观性这一概念的从无到有,将美国新闻业的发展置于城市和社会的发展之中,并结合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背景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1.
2014年的中国新闻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不乏亮点,但是困惑与惶恐却在难以遏止地蔓延。在新闻业不可避免地进入急剧变革的时代,坚持对虚假新闻的批判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我们认为,决定新闻业命运的除了行业热议的渠道、用户、数据、模式等之外,新闻本身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不管新闻业的形态、媒体的样式如何变化,这些攸关新闻业文化权威的质量、标准、价值,仍是新闻业在日益变幻的媒介环境下安身立命之所在。从这个意义来看,本刊持续多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6,(23)
<正>互联网环境下新闻业的危机与变革是当下全球媒体面临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成为新闻业研究的热点领域。在中国,过去十余年,互联网也在深刻地重塑着新闻的形态、新闻业的生态与我们的新闻体验。互联网改变了中国新闻业的产业结构、受众结构、股权结构和权力结构,同时也影响着新闻生产实践的变革。而在新的重构过程中,消解与促进、挑战与机遇因素并存,新闻业的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正处于一个急需变革领导方式的过程中。与此同时,整个传媒业也处于巨变之中,新闻教育者和新闻从业人员正在探索一条通往未来的发展道路,他们在其中仍可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提供了这样一个视角,即通过基于媒体的创新与创业模式,来重塑新闻业与大众传播,而指引这一模式发展的则是媒介伦理、言论自由、准确、独立与批判性调查等原则。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23年中国新闻业的重大事件为观察对象,重点回顾全国两会、杭州亚运会、巴以冲突等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从报道表现、业态变迁、专业反思三个维度出发,归纳总结出本年度中国新闻业的主要特征:专业媒体通过重大事件主题报道体现专业权威,还原多维现场呈现专业报道,持续打造矩阵化传播格局;自媒体、机构媒体持续开展多元内容生产实践;专业媒体面临影响力减弱的风险,流量化和戏谑化内容广泛传播,大模型带来虚假新闻可能,这些问题促生了新的隐忧和焦虑。基于上述分析,面向未来的数字新闻业实践和发展,应当持续深化专业价值和专业思维,全面提升专业行动能力与专业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5.
南美洲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地区。各种文化在此碰撞、交融, 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美文化。在这种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新闻业也独具特色。特别是在美国文化霸权的强有力冲击下, 使得这一地区形成了“发达的新闻体制和落后的经济并存”的局面。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等角度出发透视南美洲新闻业的历史与现状, 旨在强调南美洲的地域特性, 探讨南美各国政府、媒体, 以及美国在这一地区的霸权地位三者间的复杂关系。文章指出, 后殖民时代的南美各国将面临更为艰难而复杂的选择, 其媒体的发展也将面临来自各方面( 如新闻自由与政府控制、商业利益对新闻业的冲击, 等等) 的挑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 在新的传播手段不断涌现的当今, 原来被认为无法逾越的政治、文化壁垒将会被冲破,现代社会中媒体的影响力必然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6.
在新媒体大量出现的现实条件下,媒体融合不断加深,各种新闻部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新闻编辑都在进行功能的转变,将自身的结构进行重构,以实现新闻业的发展。文章在媒体融合的视角下,分析媒体融合的状况,以及在这一背景下实现的新闻编辑的转型状况,对于新闻编辑功能的转变提出独特的意见,促进新闻业的转型,促进新闻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韦中华 《青年记者》2012,(18):21-23
世界新闻业从诞生之初,就和政治密不可分.时政新闻更是其中和政治关联度最高的一个品种.考察这一新闻品类,最容易发现新闻报道变革的深度和广度.这一点在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和南方周末(以下简称南周)的版面上可得到鲜明的印证.本文以这两家媒体“时局”版的时政报道为例,管窥这一新闻品种的创新与局限.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新兴数字新闻媒体的成长给新闻业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变化。2014年《美国媒体状况报告》(State of the News Media2014)认为:以赫芬顿邮报㈨和Pro Publica②为代表的这类机构创造了新闻业新的职业市场;推出了一些极有影响力的原创报道;改变着受众消费新闻的方式……本文拟通过考察美国新兴数字新闻媒体的特点,探析其成长给新闻业带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新闻业处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被学术界和新闻业界人士认为是未来新闻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本文以《淮海晚报》的数据新闻栏目为例,从内容选择、内容结构以及表达方式等方面研究淮安本地主流媒体对于数据新闻的探索,总结在报道当地新闻事件中数据新闻制作应该注意的问题及成功经验,并尝试探讨如何通过数据新闻增强本地新闻的可读性以及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新闻,是一种带有信念的职业,而不仅是一盘围着市场转的生意。根深蒂固的文化符码在报道和利润追逐间筑了一道"墙",一道拒绝亵渎的文化区隔。杰弗里·亚历山大(JeffreyC.Alexander)是耶鲁大学文化社会学教授、社会学新功能主义学派著名学者。最近,亚历山大教授在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及中山大学发表了题为《重思新闻业:文化的力量》的演讲,从文化社会学的视域对当前的新闻业危机进行了解读。在这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