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7,(19):181-182
童话故事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童话故事对幼儿的教育功能历来被人们重视。近几年,以童话故事为基础的童话故事表演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逐渐上升。研究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S市A、B两所幼儿园中班进行为期一年的童话故事表演教育现场实验,并研究了童话故事表演与幼儿语言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尝试将童话故事引入小学英语教学,以童话故事为触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童话故事为创编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童话故事为切入点,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促进幼儿心理成长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童话故事具有趣味性强、教育性强的特点,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素材。教学中,幼儿教师要善于根据每一则童话故事的不同特点,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幼儿形成向上的价值观,促进幼儿形成积极的道德观,从而引导幼儿在童话故事中获得心理成长。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要让童话故事成为优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童话故事曲折动人,其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幼儿教育中引导童话故事,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童话故事的特征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魅力,然后提出优化幼儿童话故事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都很喜欢童话故事,重复、离奇的故事情节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童话故事能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本文在此对运用童话故事辅助英语课堂教学做一些探究。一、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童话故事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富有童趣,情节和悬念充满想象力,深受小学生的喜爱。童话故事对小学生学习英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通过阅读童话故事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英语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而且通俗易懂,学生会有兴趣去阅读。同时开展一系列活动,如英语童话故事演讲比赛、英语童话故事海报制作活动和英语童话剧表演等活动,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2,(16):21-25
随着教育制度的变革,童话故事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对传统的读书方法,童话故事群文阅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群文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童话形象生动的故事相比较枯燥的课文来说,更加具有形象生动性,适合高年级小学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与童话故事相结合的阅读方式,帮助学生积极地思考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拓展学生的群文阅读思维学习方式。通过运用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对语文群文产生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由遨游在美好的童话故事海洋中,快速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群文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8.
童话故事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应用了童话故事来进行教学内容的渗透,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相对应的提高,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带来良好的语文学习感受以及体验,丰富学生的认知,构建相对应的语文学习思维,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相对应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童话故事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应用的重要价值进行分析,提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童话故事的一些不足之处,探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应用童话故事的具体方式,希望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
在中段习作起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习作积极性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小学生对于童话故事是十分喜欢的,借助童话故事能够有效助推习作教学。基于此背景,对在“读”童话中积累习作语言;在复述童话中奠定习作基础;在创编童话中开启习作之“门”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在低年级就开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可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用动画激发学生朗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并模仿童话故事人物的语言,用想象读童话故事中的关键语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有感情地读出童话故事的味道。  相似文献   

11.
童话故事的特点具有故事情节神奇曲折、引人入胜,人物性格突出,充满着童真童趣和理想化的真善美。在童话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享受童话课堂。我们可以利用童话故事,让孩子们领略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借机培养复述的能力;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感受生动鲜明富有个性的形象;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对美丑善恶的判断力,激起向善向美的正确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童话教学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童话是充满乐趣的,富有想象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通过童话故事教学,可以借助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其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从而提升语文学习兴趣,为落实语文素养教育做好基础准备。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水平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3.
把数学知识点融入到童话故事中,串成学生喜闻乐见数学童话小故事进行记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在"童话故事"中得到成长,收获多多。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成长几乎离不开童话故事。英语课堂若以童话故事作为辅助,必然趣味盎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童话故事不仅有利于学生放飞想象和智慧的翅膀,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和敏锐的语言感知以及丰富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利用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童年时光是随着童话故事长大的,无数次在月光下听妈妈讲故事,近日阅读一些名家关于童话故事的教学设计,发现我们成人更应该去读读童话,在童话中寻找现实世界的影子,在教材解读和重构的基础上,将孩子引领到一个生命的高度,在童话故事中遇见最美的自己。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作为小学生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基础教学,一直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由于小学生处于学习心理发育和习惯养成阶段,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现象进行探析,从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尔德的童话故事除了遵循一般童话中的惩恶扬善、锄强扶弱、劫富济贫及褒美贬丑等主题外,还以唯美主义观点探讨"幸福"、"真爱"、"心灵之美"、"灵魂"等重大命题。王尔德的童话故事颠覆了以往传统故事的模式,在传统的童话故事中往往都是以喜剧结尾的,但是在王尔德的故事中死亡却很常见。本文分析了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情节,阐述了其对读者产生的心灵震撼,从而发现其童话的崇高目标。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喜欢有趣的事物,而富有想象力的童话故事恰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童话故事,把童话元素与音乐相融合,让学生在故事中寻找快乐,使学生自然地走入音乐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童话故事在幼儿教育中显现的魅力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即:利用童话故事,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利用童话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利用童话故事,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利用童话故事,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罗莉 《今日教育》2004,(5):31-32
小学生都爱听、爱看、爱讲童话故事。童话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平凡的事件编成了一个个生动有趣、情节曲折的故事,从而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神秘世界。孩子们一旦进入了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巧妙地利用孩子们这个兴奋点,把童话故事融入到作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