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美术教学重点已从"技艺传授"转向"意图传达"。美术教育已渐渐的从传统教育的"技艺传授"中分离出来,转向重视审美和视觉思维的"意图传达"。现代美术教育应该强调美术教育全面因素的教育,改变单纯强调技能技巧训练的倾向,以人的培养为宗旨,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和审美潜能。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美术教育史中,师徒传授不仅是民间画家传授绘画技艺的基本模式,而且也是文人画家传授绘画技艺的基本模式。它的基本特征是亲师合一。其内容包括画理、画法和画技,以及在人格上的言传身教。同现代学校教育相比,师徒教育固然有其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但它曾以自己的经验大大丰富了学校美术教育,而且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师美术教育发展趋势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高师美术教育体系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高师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从侧重培养技能技巧转向培养技能、审美素质和创造性思维,由单一的摹仿再现转向丰富的、多元化表现的现代化教学形式,由单纯、习惯定势的“相斥选择”和普通一般思维转向综合开阔、“相兼选择”和立体化创造思维。因此,未来高师美术教育应转换视角,逆向思考,按知识结构而不是单纯按专业分类。按此思路,应从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注意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使知识结构的整体调控与自由灵活的组合相结合等方面建构未来美术教育的知识结构,并建立相应的教育水平测评体系,使高师美术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将接受美学运用到文学审美教育领域,意味着文学审美教育思路的一种转换,即从单一注重教师的传授转向既注重教师的传授又注重学生的接受并重。运用接受美学观,以审美期待作为文学审美教育的切入点,以审美经验为文学审美教育的着力点,以“师生参与”为文学审美教育的互动点,以“第二文本”为文学审美教育的反馈点,探讨和研究文学审美教育接受者的接受是一项颇有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面向新世纪 ,美术的基础教育教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不断探索。美术教育的特殊性是审美和传授技艺 ,是精神与实用相结合 ,应更好发挥其作用 ,发掘出更丰富的内涵 ,服务社会 ,培育人才。  相似文献   

6.
面向新世纪,美术的基础教育教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探索。美术教育的特殊性是审美和传授技艺,是精神与实用相结合,应更好发挥其作用,发掘出更丰富的内涵,服务社会,培育人才。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的教育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的现代教育 ,其目的是 :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又要开发他们的智力 ,培养多种能力。然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却把小学的美术课列入了被轻视的“小五门”学科 ,这明显地有悖于教育方针的实施 ,有碍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此 ,笔者认为 ,面对新世纪的现代教育激烈竞争的大背景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狠抓“两明确三注意”的教学思想的落实。  一、“两明确”   (一 )明确美术教学的目的。根据现行《大纲》的要求 ,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目的是 :通过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创造力三大结构教…  相似文献   

8.
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美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术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美术教育实践,有规律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美术审美教育,包括一定的表现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学校美术教育不是狭义地“技艺性”教育.不应局限于培养、训练学生的绘画才能和技巧,也不在于培养和发现几个大画家、大艺术家、大设计师的苗子,它的最终目的应是培养大多数学生成为完善、和谐、懂得艺术情趣的现代新人。  相似文献   

9.
封建时期的美术教育形式主要是师承式的个人教育和皇家教育,这两种教育模式在唐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涌现出了大批的知名画家、书法家,流传下来大量的优秀美术作品。师徒传承既是民间画家传授绘画技艺的基本模式,也是文家传授绘画技艺的基本模式。唐代美术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主体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论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等方面,对当今艺术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有着悠久的美育实践历史,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强调“诗教”、“乐教”到蔡元培大力提倡美育、并将美育和美学列入现代国民教育方针,再到《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制定,美育正在不断地深入民心。作为审美教育的一部分,美术教育旨在形成蔡本的美术素养,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人的多元化文化观。  相似文献   

11.
郭军丽 《教师》2008,(12):66-67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迅速提升。儿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儿童美术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绘画技能,更注重的是培养儿童的艺术审美感悟力和创造性思维,而“写生和创作”则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一剂良药,当然写生和创作只是儿童美术教育的一部分,坚持开发“创作潜意识”教学理念应贯穿于儿童美术教育的整个过程,这对培养儿童的艺术审美感悟力和创造性思维都会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美术教育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文化和艺术统一的过程,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强调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文化性,将文化素质培养还原在现代艺术教育的结构之中,高等美术教育更应注重审美心理的教学和研究,培养学生对传统美的认识,强调美术学习的文化属性,把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部分介绍给学生,不仅传授了美术学知识,培养了美术素养,还使学生掌握了艺术中的人文精神,突出了艺术教育的人文性。只有对本民族自身有了深切感受和认识,才能创作出有意味、有内容的作品,才能被世界认可,才能被时代认可。  相似文献   

13.
一、美术教育应侧重于审美教育中小学美术教育除了传授美术技能基础之外,还将作为审美教育的主体,扩展人的视野,提高人的审美境界。二、美术教育应侧重培养人才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讲,美术教育应该是通过美术教学,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我们在每一堂美术课教学时都要考虑如何通过美术知识的传授来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其潜力,如何让学生具备与未来社会相适应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最终达到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目的。三、美术教育应侧重培养学生素质在中小学校里,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还是在课堂里,学校的美术教育除了传授美术双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王倩 《课外阅读》2011,(8):83-84
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组成部分,对完善人的审美品质、提升人的审美素养、塑造人的全面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先哲亚里士多德提出艺术教育应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快感”,也就是说,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快乐。而其中首的便是审美教育的功能。本文着重从美术教师“集体探索美术教学新路;共同学习,集体彰显美术课堂活力;交流碰撞,师徒切磋课堂教学技艺;齐心协力,携手参与教育教学科研”四个方面阐述美术教师团队建设的重性和具体做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术教师在当今素质教育旗下的个人职责与团队魅力。  相似文献   

15.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素质教育推行的今天,美术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传授艺术学问,培育艺术技艺,它更是使学生开展智力、进步审美创新才能的一个重要学科。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美术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6.
现代美术教育已突破了学校教育的范畴,成为一种以美术智能和审美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社会活动,旨在培养人高度的创造性,这就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首先要强化美术教育意识,转变以往囿于学科内的美育思想,放眼整个社会生活空间,发掘并利用艺术、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审美因素进行全面的审美教育。一、中小学美术教育与发展的审美定位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  相似文献   

17.
“苗靛蜡染”校本课程实施从地方文化特色资源出发,以校本课程多元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古老的苗族传统蜡染技艺与现代美术教育相融合,结合课内、课外的教育实践模式,着力提升孩子的美育、劳育素养及综合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孩子对苗族蜡染技艺文化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18.
王立业 《学周刊C版》2014,(7):203-203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素质教育推行的今天.美术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传授艺术学问.培育艺术技艺.它更是使学生开展智力、进步审美创新才能的一个重要学科。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美术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9.
“审丑”是近代出现的新词汇,与审美同步,人们开始了对丑的审视,审丑意识亦开始萌芽。一方面,由于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发展,给美术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致使传统审美标准无法审视艺术中的“另类”现象;另一方面,现代审美观念的转型和现代艺术的审丑化发展趋势,使得审美教育面临着崭新的形式。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美术教育——“审丑”教育。“审丑”既不是贬义词,亦不具有否定价值,它包含审美价值。其实,丑与荒诞在对人们内心审美结构的调整和重建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赵建波 《教师》2012,(29):98-98
在现代教育中,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包括技能教育和鉴赏教育两大部分,技能教育主要训练的是学生的“手”,鉴赏教育则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眼”,这里的“眼”指的是眼界、境界,实际上指的就是审美能力。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训练的应该是学生的“眼”,这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和欣赏艺术的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更为重要,而且“眼”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手”的提高,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一个具有良好审美创造力的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就比较敏锐、细致,作品创作的能力强。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