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理性教学取点为林冲形象,着重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动态发展。对林冲形象的解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宏观到微观,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推进,不蔓不枝。  相似文献   

2.
悲剧英雄——林冲的形象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豹子头林冲是施耐庵根据民间传说创造出来的典型人物形象。林冲有患得患失、忍气吞声的性格缺陷。但林冲是一个英雄,并且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悲剧英雄。  相似文献   

3.
林冲在《水浒传》中是一个非常出彩的人物,但其形象却不见于《三十六赞》,不见于盛演水浒戏的杂剧传奇,就连《大宋宣和遗事》也只将其作为配角几笔带过,直到《水浒传》的成书,林冲饱满的文学形象得以定型。林冲本事少见于史,小说《水浒传》中林冲形象的塑造实际上借鉴了宋代爱国文人林冲之及其侄事迹,三人本事见于《宋史》列传。林冲由历史原型到小说中的反抗者典型形象,与全书"乱自上作,官逼民反"的主题相辅相成,并且小说中林冲性格的变化也具有深刻的阶段性与渐进性。  相似文献   

4.
《林冲棒打洪教头》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也是经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精彩故事.故事以林冲棒打洪教头为线索,揭示林冲充满矛盾的性格.“棒打”是课文的题眼,教学中我带领学生一步步深入林冲的内心,挖掘林冲性格的矛盾点,体会这个复杂的人物的形象,解读自己内心的好汉.  相似文献   

5.
田进 《培训与研究》2008,25(10):14-15
林冲形象,历来是被误读了的。林冲始终背负着道德与情感的双重枷锁,“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只是表象,“智勇双全、知情重义”才是其本质。  相似文献   

6.
林冲形象,历来是被误读了的。林冲始终背负着道德与情感的双重枷锁,“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只是表象,“智勇双全、知情重义”才是其本质。  相似文献   

7.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是《水浒传》塑造林冲形象的关键回目.此回中,林冲的形象开始从"忍耐"向"反抗"转型.究其背里因缘,颇多论者将其归聚于陆虞候等人对林冲连环而颇为险恶的迫害.此说固然无碍,但细味文本,笔者发现,在林冲性格的逆转过程中,酒家李小二亦饰演着重要角色.为便于周全与申论,本文先从李小二的心理说起.  相似文献   

8.
豹子头林冲,是《水浒传》中形象最丰满的、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人物之一。清朝著名评论家金圣叹评价他说: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著名作家聂绀弩为之赋诗“男儿脸刻黄金印,一笑身轻白虎堂”。那么,在《水浒》一传中,林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名著,看豹子头--林冲具有怎样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林冲是《水浒》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形象。"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引导学生解读出的林冲形象也各有千秋。同课异构,从对人物个性的不同把握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教者不同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0.
<正>《林冲棒打洪教头》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也是经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精彩故事。故事以林冲棒打洪教头为线索,揭示林冲充满矛盾的性格。"棒打"是课文的题眼,教学中我带领学生一步步深入林冲的内心,挖掘林冲性格的矛盾点,体会这个复杂的人物的形象,解读自己内心的好汉。一、引发冲突,设置话题语文阅读课是一个三方对话的交流场,教师和学生以文本为载体,展开思维碰撞,这个过程需要设置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11.
孙红梅 《学语文》2012,(3):25-25
优秀古典小说《水浒》在民间流传甚广,其中塑造的108将,将将各异,毫不雷同,这在文学史上是个罕见的典范。其中林冲形象塑造得非常圆满,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林冲是80万禁军教头,优越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在江苏省2007年“教海探航·一品梅”杯征文颁奖大会上,我作为获奖青年教师执教了《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凭借自己对《水浒》的喜爱。对林冲这个人物的喜爱,结合自己阅读《水浒》的感受,设计了在名著背景下解读人物的教学思路.立足文本,借助名著,在学生心中建构起林冲的独特形象,激发他们探究林冲、探究《水浒》人物的兴趣。将孩子引到名著的阅读中去。  相似文献   

13.
在江苏省2007年"教海探航·一品梅"杯征文颁奖大会上,我作为获奖青年教师执教了<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凭借自己对<水浒>的喜爱,对林冲这个人物的喜爱,结合自己阅读<水浒>的感受,设计了在名著背景下解读人物的教学思路,立足文本,借助名著,在学生心中建构起林冲的独特形象,激发他们探究林冲、探究<水浒>人物的兴趣,将孩子引到名著的阅读中去.……  相似文献   

14.
在江苏省2007年"教海探航·一品梅"杯征文颁奖大会上,我作为获奖青年教师执教了<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凭借自己对<水浒>的喜爱,对林冲这个人物的喜爱,结合自己阅读<水浒>的感受,设计了在名著背景下解读人物的教学思路,立足文本,借助名著,在学生心中建构起林冲的独特形象,激发他们探究林冲、探究<水浒>人物的兴趣,将孩子引到名著的阅读中去.……  相似文献   

15.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义的史料为主要依据,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如宋江、林冲、李逵、武松等。苏教版第九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便是选自其中的一个故事。如何能够通过这个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整部经典的  相似文献   

16.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义的史料为主要依据,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如宋江、林冲、李逵、武松等。苏教版第九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便是选自其中的一个故事。如何能够通过这个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整部经典的  相似文献   

17.
分析完选修课《水浒传》中李逵形象之后,笔者由点到面,由选修课钩连到必修课,由李逵说到林冲,引导学生进行了一次见仁见智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李玲 《现代语文》2007,(3):33-3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选自《水浒传》第十回,原回目叫做“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该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自发反抗、最终落草的英雄形象——林冲,揭示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社会现实,在主题和描写人物方面均达到了很高成就,但笔者认为,林冲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及主题的表现,离不开李小二这一形象的艺术处理,得益于李小二的侧面烘托,一句话,“红花还须绿叶扶”,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现为《必修5》的教学内容。在这课教学中,对林冲人物形象的分析是一个教学重点。我在进行这课教学时,将电视剧《水浒传》的相关视频带进了课堂。最初的设想是,让学生比较原著和改编后的电视剧在情节设置上的不同,进而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印象,并最终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林冲形象的分析。在教学中,我安排  相似文献   

20.
【前面的故事】北宋哲宗年间,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受太尉高俅及其子高衙内陷害,被发配沧州。高俅父子用十两金子收买押解林冲的公差董超、薛霸,让他们在路上害了林冲的性命。董超、薛霸途中百般刁难折磨林冲。到了野猪林,又以休息时怕林冲逃跑为名,将林冲连人带枷绑在树上,然后举起棍来,要取林冲性命。正在这时,情况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