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闫岩 《对外大传播》2003,(10):24-25
法国是一个崇尚杂技艺术的国家,“明日与未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与“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齐名的世界3大杂技赛场之一。多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杂技文化交流方面有着密切往来。2004年是中法建交40周年,法国国家电视3台决定拍摄一部《杂技之乡纪行》记录片,一来为中法建交4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二来是为法国民众喜爱的杂技探源寻根。  相似文献   

2.
杂技行话与吴桥社会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桥杂技行话跟吴桥杂技艺术一样,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丰富的系统。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促使了杂技行话的形成。杂技行话反映了吴桥人传统的思想理念,吴桥杂技行话不仅对社会生活反映得相当深入,而且反映的生活面相当广泛。不仅吴桥社会生活对吴桥杂技行话产生深刻的影响,反过来,杂技行话也对吴桥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吴桥杂技行话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它随社会生活“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从秦汉时期的“百戏”到今天大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杂技历经千年不衰,除了其根植于中华民族这一沃土外,在漫长的时间里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完善自身也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时间不同,杂技这门艺术的发展水平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由国家文化部主办的“金狮奖”全国第四届青少年杂技大赛刚刚落下帷幕;安徽省杂技团编创的《海燕——空中秋千》和《抖杠》两个节目双双荣获“金狮奖”。四年一次的杂技大赛,是给杂技人提供一个良好的观摩、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给全国的杂技节目提供一个集中展示的舞台。本次比赛无论是参赛的团队、参赛的节目,还是参赛的人数;阵容之大,规格之高;盛况空前,精彩纷呈。其中印象尤为突出的是杂技已从昨天单纯追求其技巧和难度发展到今天广大杂技人对节目“包装”的强烈关注。无论是现代的舞蹈编  相似文献   

5.
在吴桥县城,人们可以看到杂技艺人的绝技:“驯白鼠”,他们把驯化的白鼠排成“鼠戏”,有妇女受欺凌的故事;有《红楼梦》中的故事。最有趣的是《老鼠娶媳妇》,8只驯练有术的小白鼠抬着花轿迎接“新娘”,经过大花猫住处时,它们大摇大摆,毫无惧色。“杂技小院”的技艺既轻松又有生活气息。这是  相似文献   

6.
中国杂技源远流长,杂技不仅是国内广大群众所喜闻乐 见的艺术形式,而且也为国外观众所喜爱。因此,杂技已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主力军。在国际舞台上,不少杂技节目被誉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举世无双的艺术。在国际各大赛场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但是,任何事物都是要发展的,杂技艺术也必须不断创新、提高和发展才能永葆艺术青春。本文试图对杂技创新问题,发表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吴桥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冀鲁交界处。这里的杂技以其历史久、根子深、绝招绝活多而享誉海内外。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吴桥杂技艺人足迹遍及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出访亚欧14国,每到一处接见华侨时,总发现有祖籍吴桥的艺人,周总理高兴地说:“吴桥真不愧是杂技之乡啊!”近年来,随着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和  相似文献   

8.
文艺表演团体走向市场,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文艺自身规律的要求。作为文艺大家庭中的杂技,应如何走向市场呢? 一、杂技走向市场的有利条件 杂技走向市场,具有生存和发展的双重意义,并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杂技形成于民间,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国文艺百花园里繁花似锦,姹紫嫣红。随着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活动日益频繁,作为中国文化艺术之一的杂技艺术,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较早走向世界。 中国杂技源远流长,杂技不仅是国内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而且也为国外观众所喜爱。因此,杂技已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主力军。在国际舞台上,不少杂技节目被誉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举世无双的艺术。在国际各大赛场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但是,任何事物都是要发展的,杂技艺术也必须不断创新、提高和发展,才能永葆艺术青春。本文试图对杂技创新问题,发表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杂技团从一九五六年建团时起,对杂技音乐就十分重视。当时有18位铜管演奏员组成了杂技乐队,这在全国专业杂技表演团体中也算是规模较大的一支乐队。当时为杂技伴奏的乐曲都是中外的成品音乐作品及中国民间曲牌。伴奏乐曲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杂技节目的情绪、气氛、节奏要求而选定的,比较单调。  相似文献   

11.
一种艺术形式,既然为世人所喜爱,就必然有其独特的风格、独具的魅力,杂技艺术所走过的漫长道路,便证实了这一点。 进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杂技艺术已经形成了以“高、难、新、美、稳”五位一体为显著特点的新格局,在中国乃至世界杂坛上,放射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12.
近四年以来,厅党组就在省文化厅每年工作要点中,给我团下达了编创一台新颖的杂技专场晚会任务,这是我团近年来在艺术生产的重头戏。朱建平团长注意研究市场带领观摩小组奔赴全国各大团体取经,回到合肥后,立即组织专家小组讨论座议,经过多方论证,编创了一台以“黄山瑰”为主题的大型杂技专场晚会。全团动员,全力以赴,大干120  相似文献   

13.
杂技是世界艺术的一种表演形式,国外称马戏。 中国杂技是具有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风格独特的一种特有表演形式,古代称:“乐舞百戏”。深受广大观众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它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表演经验积累,多少代人的努力、创新发展、演员多年的  相似文献   

14.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杂技也带着它的辉煌来到了新的时代。 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后,杂技已以当初单纯的技巧表演,逐步形成多姿多彩以技巧为核心的综合艺术,这已是杂技界朋友不争的事实,这是观众对杂技艺术的肯定,也是观众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及审美需要的具体体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受大家喜爱的中国杂技是最先打入国际市场上的一朵艺术奇葩。我们安徽省杂技团就商业性出国演出及多次参加国际大比赛来说,我和我们的团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杂技艺术在全国和国际各类评奖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杂技人才不断增多,杂技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应该看到,杂技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应如何与现代的社会发展相适应,特别是杂技教育观念上的改变,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6.
音乐与杂技     
杂技音乐是为杂技伴奏、烘托表演效果、服务于杂技艺术表演的一门特殊的音乐形式。 杂技艺术有着古老灿烂的历史,绚丽多彩的杂技艺术,孕育了杂技音乐。  相似文献   

17.
“那”文化圈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南、西南地区,其中广西左右江和邕江流域的“那”文化气息最为浓厚,但现面临着“那”文化体系弱化的困境。该文对“那”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概述,然后分别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3个方面探究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中蕴含的“那”特征,并为保护广西少数民族的“那”文化体系寻求出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有着浓厚的“那”文化特征,各少数民族地区谋生方式的转变是“那”文化体系弱化的主要原因,需要人们在观念和行为上做出改变,进而寻求在新时代背景下保护和传承“那”文化体系,才能让“那”文化体系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8.
做为表演艺术的杂技,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后,已从最初的纯技巧表演逐步形成为一种以技巧为核心的综合艺术。这已是杂技发展的总趋势,形成无可争议的事实,成为杂技界朋友的共识。杂技的这种发展变化是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更是观众不断提高了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因此,杂技艺术的发展和进步,既是演员自身对客观事物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准确把握,也是审美观念推动的结果。 一场杂技表演的成功与否,就在于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能否触动观众心灵中的审美神经,打动观众的情感中  相似文献   

19.
夏之明 《文化交流》2014,(11):F0003-F0003
日前,由杭州杂技总团创排的《中国梦·飞天梦》大型杂技魔幻情景剧,在杭州红星剧院献演,新颖、精彩的演出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以往我们看的杂技,通常是杂技技艺,而这台演出,却是杂技"剧",在展示杂技技巧的同时,还有了剧情,有了故事,有了人物形象塑造。全剧从《序》开始,由《望月》《思月》《奔月》三个篇章构成。演出时长1.5小时,共有60多位演员登台,历经半年创作。该剧传递的是一种拼搏、激情、奋发向上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正2月23日,由曼谷中国文化中心、泰中工商业联合总会共同主办的"同饮澜湄水共庆中国年"新春杂技专场演出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登台。新颖、惊险的中国杂技表演为当地民众带来了新春喜悦。此次杂技专场演出,浙江曲艺杂技总团的演员们为泰国民众带来曾获中国杂技"金菊奖"金奖的节目《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