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世界主要大国纷纷调整其对外战略 ,大国关系随之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本文认为冷战后大国关系调整的最突出特点有 :一是以构筑伙伴关系为标志的相互合作加深 ,但西方大国的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二是大国关系中的经济因素比重上升 ,综合国力的竞争加剧 ;三是大国之间的互动和制衡态势使大国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2.
略论大国关系、大国格局与大国战略张运城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关系仍然是以大国关系为主导的,多极格局也将是在大国关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力量框架。大国战略旨在建立大国力量对比关系中的有利地位,达到其对外战略目标。大国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对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及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3.
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将给两国和世界带来巨大机遇.而中美对抗将给两国和世界带来巨大损害.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应建立在新型战略稳定的基础上.这种新型战略稳定关系具有不同于冷战时期美苏战略稳定关系的特点,它包括良性互动型稳定、综合性稳定、非对称性稳定等.为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两国必须抛弃冷战思维,促成相互尊重、平等互谅、相互信任的氛围,养成相应的习惯,并形成协商与合作的完善机制和平台.中美分别作为太空领域新兴大国和主导大国存在竞争,但也有共同利益或相似利益.建立太空稳定与合作框架应该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第一阶段的目标,中美应实行相互战略克制.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地处亚洲腹地中俄“夹缝”中的蒙古国摆脱了苏联长达近70多年的控制,其独特而重要的地缘政治经济价值日益凸显,成为世界各大国和地区力量博弈的焦点之一。蒙古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与中俄特殊的历史关系使其对外关系调整必须首先考虑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利益,与此同时,蒙古为了平衡中俄所带来的“压力”又积极地发展与“第三邻国”关系,美日及一些西方大国出于不同的战略目的接踵来到这片觊觎已久的土地上。蒙古国这种复杂的地缘政治变化为中国北部战略安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如何变挑战为机遇即成为中国对蒙政策的优先目标。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一些大国不顾美国霸权的威慑,竞相加入到争夺中东石油的行列。美国为了阻止其他大国获得中东石油支配权和萨达姆政权以“石油牌”抵抗制裁,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尽管美国与其盟国在中东石油利益上存在着竞争甚至冲突,但是有着共同的一致性利益。考察冷战后美国与世界其他大国中东石油之争及其互动关系,对于中国实施石油安全国际化战略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冷战期间,美苏两极对抗与缓和决定着世界格局的演变方向。但是在两大阵营对峙的大背景下,学者们认为还存在着美苏中三角关系-世界上最重要的大三角关系,因而它成成为国内外学者冷战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三角关系为研究冷战时期的美苏中大国关系提供了一个历史视角。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以来,东盟在地区和世界范围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亚太地区拥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冷战后更加注重参与东盟地区的国际性事务,美国与东盟的战略关系互动成为美国亚太战略与东盟对外战略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大国关系调整引人注目张昌泰冷战结束以来,世界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一直处在不断深刻的变化和调整之中。在刚刚过去的1997年里这种大国关系的调整更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并成为舆论谈及最多的话题之一。一_频繁的首脑外交推动了大国关系的深入调整。据...  相似文献   

9.
克林顿时期美国对外战略可概括为:以经济安全为核心,军事实力为后盾,全球”民主化”为手段,通过巩固和调整联盟关系和它主导下的大国协调,建立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确保冷战后直至21世纪美国世界领导地位。这一对外战略,背离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严峻挑战,而且使美国政府陷入内外交困诸多矛盾中。全球化日益发展,任何一个国家称霸世界越来越不可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北冰洋主权之争逐渐成为国际事务的新热点。表面上看,北冰洋主权之争源于对资源的争夺和对航道的控制,但是,就大国关系与国际政治格局而言,北冰洋主权之争不仅对于中国,而且对于很多大国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如何在建构和谐世界的同时,建设北冰洋新秩序、避免冷战重演、防止安全困境的出现,将成为相关各国尤其是大国外交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联合国的发起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开发和利用北冰洋的资源方面,在维护和平、制止霸权方面,中国都应尽到重要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国际形势持续演化,已呈现出两极均势彻底解构、大国关系趋向平稳、区域危机此起彼伏等鲜明特征;我国家安全与发展由此也相应地面临着尽快摆脱战略困境、有效抵制强势霸权,以及谨慎应对地缘裂变等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以后,江泽民以面向未来和开辟新世纪的战略家眼光,对当今世界进行重新审视和准确判断,提出当今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确立了以经济安全为核心的新的国家安全观,并且纵横捭阖,开展全方位对外系统,改善和调整大国关系,推动多极格局的建立,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3.
大国关系是当今世界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大国关系同样被放在关键性的位置上。中印两国的关系很受世界的关注,两国的关系起起伏伏。本文将概括性论述中印两国关系的发展进程,论述两国发展的障碍,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并阐明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日益呈现出一超三强的地缘政治格局。在复杂的政治、安全结构制约下,美、日、中、俄以地缘政治为视角,纷纷采取均势战略,以寻求在东北亚地区的权力优势。它们的均势战略博弈导致了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的产生,也影响了安全困境的解决。但软实力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使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拓展到一个新的领域,成为理解国际关系变化和外交政策的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如果区域内各个国家都能重视软实力战略,那么各国就能逐渐由"零和博弈"向"竞和博弈"转变。因此,软实力理论成为了缓解甚至化解东北亚安全困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北约历经两次扩大.本文分析了新入盟国加入北约的原因和美国扩大北约的战略目的.中东欧国家加入北约有国家安全的历史原因,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目的和集体认同;美国则强调在欧洲的军事存在和世界霸权.扩大后的北约性质是美国占主导地位的安全共同体.北约未来的走向取决于与俄国的关系,成员国内部以及成员国与美国的互动,北约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世界格局的讨论令人关注,单极化或多极化并非纯粹是一种学间国际关系理论之争,它既是对冷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一种理论表述与主观回应,又体现着国家利益的诉求。21世纪的多极化可能会呈现许多新特点,国际政治多极化已成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趋势。面对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趋势,中国应以积极的态度,抓住“入世”与国际反恐怖主义大联合的机遇,审慎驾驭中美、中俄、中日及与亚洲邻国的关系,不为其他事件左右,集中力量为实现“三大任务”而努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正朝多极格局的方向发展,而不同地缘政治战略的发展对跨国民族文化变异有直接的影响.就拿震动全球的科索沃事件来说,它不是一个局部意义的事件,而是关系到多极世界格局和世界性跨国民族问题发展方向的、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问题.因为跨国民族问题作为新生形态的民族问题将成为新世纪影响国际关系的世界性问题.而以跨国民族为表象的斗争反映了跨国民族问题错综复杂的特点及其在当今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以乔治·莫德尔斯基和罗伯特·吉尔平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学派认定在国际政治周期性规律作用下,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引发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论点旨在为“中国威胁论”张目,文章对这一论点在新世纪的可行性提出质疑,认为在现实的国际政治中,全球化、非传统安全和国际机制将增加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扩大其利益面,从而消解这种“规律”,使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的关系走出历史的循环。  相似文献   

19.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大国的崛起必然会威胁到现存大国的利益,现存大国会遏制新兴大国,而新兴大国势必要冲出这种遏制,在这个过程中,战争在所难免。中国作为世界上的新兴大国,正在崛起之中,而美国是现存的大国,人们习惯性地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逻辑“修昔底德陷阱”直接套用到中美关系之中。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中,中美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成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朝核危机是当前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其实质是朝鲜半岛冷战对抗的延续,类似于政治现实主义所说的"安全困境"。要解决朝核危机,就必须坚持六方会谈的机制,并以此为平台,使相关各方彻底摈弃冷战思维,树立合作安全的新观念,建立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