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农村节庆体育进行研究.结论:当今社会背景下,只有具备完善的农村节庆体育发展要素体系,农村节庆体育发展持续创新力体系和农村节庆体育发展支持体系,才能促进农村节庆体育的持续发展.建议:完善农村节庆体育要素体系,开发农村节庆体育支持体系,构建农村节庆体育多元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并不单纯地属于一项公共政策或一个体育问题,而是涉及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体育参与以及弱势群体公共权益保障的社会问题和制度问题。以社会转型和新农村背景下推进农村体育的建设与发展为背景,通过相关概念解析,在广泛调研、文献整理和基本把握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假想推断、分总建构的方法和多学科理论,剖析农民个体、社会阶层、农村乡镇、农民群体及政府部门五者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需求、意识、行为、文化、环境、经济、健康、和谐、政策、体制10要素的内在联系,以直观易读的简图方式初步构建新时期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理论模型,并提出"求实惠保供给,经济兴体;强文化保发展,因地制宜;改制度保协调,权责清晰;促开放保需求,代民立言"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体育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策略,并展望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前景,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为加快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对农村村落体育组织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进行研究,有利于农村体育组织的有效管理.基于相关理论提出村落体育组织五个发展阶段的假设,运用李克特五点量表的方式设计问卷,以河北省农村自发性体育活动群体891人为调查对象,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对村落体育组织的发展阶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村落体育组织的发展阶段经历了组建、凝聚、执行、稳定、整合五个阶段.组织领袖和相关管理部门应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引导和管理组织,以促进其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地研究等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通渭农村体育变迁的历程、特征及社会各因素在变迁的作用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农村体育的变迁经历了五个阶段;其特征有民间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相互融合、农村体育设备、经费的增长和体育管理制度的完善等;社会政治环境对农村体育变迁起着导向作用,经济发展水平是农村体育变迁的基础条件,文化与教育的发展为农村体育变迁提供了外在的动力,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农民劳动生活方式的改变为农村体育提供了内在动力,大众传媒的发展是农村体育变迁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全面小康社会攻坚阶段农村体育发展为研究对象,从逻辑学视角对新形势下农村体育发展的"应然"与"实然"逻辑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体育发展应然体系,旨在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攻坚阶段农村体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存在差异、影响发展的因素、城乡体育发展衡量的主要要素以及人们的认识水平进行分析。认为北京市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在体育设施、体育观念和参与度及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应加大对农村体育发展的资源投入和给以政策的倾斜。  相似文献   

8.
“从生产到生活,从群体到个体,从工具到玩具”的学术主张虽有积极意义,但有消极的一面。它否定了不该否定的体育实践的重要功能。体育为生产服务、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中国体育注重群体的特点,都是客观存在,是否定不了的,它还过分夸大了体育的娱乐功能。这个学术主张的消极一面对发展中国体育,对建设小康社会不利。  相似文献   

9.
构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采用AHP法确定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各支持要素在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并提出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建设的重点,以期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刘睿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3):135-136,138
1农村体育发展现状中的"软件"问题与弊端1.1农村体育组织管理的缺乏作为群众体育发展的一部分,农村体育近年来逐渐成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心。在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日渐成为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同时,农村体育发展在其组织管理与政策实施等"软件"层面的欠缺也逐渐凸显出来。我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的科研方法,对我国形意五行拳与中医养生学关系进行研究与阐述,进一步发掘形意五行拳的健身价值。形意五行拳以五行学说为拳理基础,并与中医的脏腑学说相统一,具有坚实的中医养生理论基础,为形意五行拳今后在健身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于中医五行学说在五行拳拳理当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深入剖析了五行学说与五行拳动作的练法和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拳根据五行学说的原理,用劈、崩、钻、炮、横五种拳对应金、木、水、火、土,和人体五脏肺肝肾心脾,顺应四季天性,通过不同的动作来锻炼相应属性的内脏。由此得出中医理论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为武术拳理与拳法动作练习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单杠飞行动作的历史发展及其演进规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着重从历史角度对竞技体操单杠飞行动作体系的发展与演进规律进行全面的回顾和系统地分析,旨在完善竞技体操动作的理论体系,提高我国单杠项目的运动技术水平。结果表明,单杠上的飞行动作在历史发展中具有5条基本演进规律后摆类飞行动作优先发展、前摆类飞行动作赶超发展、越杠类飞行动作突出发展、空翻在先转体跟进发展、空翻转体越杠组合发展。认识这些规律,对在运动实践中进行单杠项目飞行动作的教学、训练以及技术创新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阐述体育明星效应的概念,研究体育明星效应产生的5种动力要素,包括运动项目、情感共鸣、传播媒介、比赛成绩、体育明星形象,探究体育明星效应在这5种运力要素方面和其他方面的价值体现,以及其对自身和青少年群体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运动员实验法、专家访谈法和综合分析法,从武术技击的角度分析论述武术实战运动中如何发挥运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距离、最佳的时机、最有效的方法以达到进攻或防守的最好的结果,并简要说明这"五最"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结合太极拳作为武术的本质特征,提炼了太极拳蕴涵的健身因子"静、松、慢、圆、整",并在"木桶理论"和"非衡结构补偿理论"框架中详细论述各因子之间的关系,结合运动处方理论构建了太极拳健身因子的实践模式.太极拳健身因子的提炼与应用为健身效果的发掘带来新的观察与评价方式,具有相对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传统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和润泽,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以其深奥的哲理、精湛的技法折射出博大的文化内涵.文章试图从拳法拳理、技法技理、练功理论、技击方法等方面阐述阴阳五行哲理对武术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深入探究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18.
影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量表(EPQ)测试了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大学、济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大学生中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尤其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敌对、偏执等5项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因子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这5项因子的症状是目前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确实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因此,我们在大力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应着眼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坚持学生生理、心理各要素的协同发展,以预防为主,真正树立起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以五行学说理论,论述形意拳的强身保健作用,探讨了形意拳的健身养生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伦巴舞动作要领及技术要素的掌握是学好拉丁舞的基础,伦巴舞具有重心低、胯部动作优美流畅的运动特点,基于对拉丁舞伦巴运动特点和艺术特色的整体把握和感知,对伦巴舞基本动作和姿态包括站立姿态、上肢动作、躯干动作、足部动作、躯干基本动的特点及要领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就舞姿、基本技术、运步、速度、音乐这五个基本要素对伦巴舞的技术训练内容进行了归纳,对技术训练方法和对策作了相应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