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明清小说中存在大量的同性恋现象。从关系性质来说,这些故事大致可分为“色”恋、“情”恋、“色”“情”兼备之恋三种。纯粹的色恋主要发生在渔色的男性与职业小官之间;纯粹的情恋主要发生在妻妾之间;“色”“情”兼备的男男之恋较为普遍,当事人之间不仅有肌肤之亲、精神之恋,有的甚至结为“婚姻”组成“家庭”,可视为同性恋故事的典型模式。妻妾之间的情恋故事中,丈夫或隐或显,始终“在场”;“色”、“情”兼备的男男之恋故事中,扮演男性角色的一方拥有传统文化所规定的男性应该拥有的一切,扮演女性角色的一方则往往需要像“贞女烈妇”一样无私地不断奉献,因此,从性别意识的角度来看,在以这两类故事为典型代表的明清同性恋小说中,“情”的外壳之下包裹的是地道的、根深蒂固的男性中心意识。  相似文献   

2.
《离骚》抒情主人公神游叙事出现的崦嵫、咸池、扶桑、若木,都是楚族祖先圣地的标志,均位于西方,是抒情主人公神游过程中短暂驻留、逍遥休憩之地。天津、昆仑、西海,是第四次神游的历经空间,把祖先圣地作为神游的最终归宿,对那里流露出依恋不舍的情怀。《思美人》、《远游》对神游情结的设置,有些段落是对《离骚》神游场景的复制,寄托的也是恋祖情结。至于《悲回风》抒情主人公的神游,顺序与《离骚》明显有别,恋祖情结表现得更为充分。以往研究忽视先秦楚辞神游叙事的恋祖情结,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有的因为所持理念偏颇,有的则是由于研究方法不当。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书名是刘勰文学观点的集中体现 ,它强调的是精妙的艺术构思与精美的文学语言的有机结合 ;而《文选》的选文标准“事出于沉思 ,义归乎翰藻” ,则是萧统文学观点的典型反映。其“沉思”之想与“文心”之思 ,“翰藻”之文与“雕龙”之采 ,名异而实同 ,都体现了他们注重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文学观点。《文心》所论文体 3 4种 ,《文选》3 9种 ,两书基本相同的文体选目近 2 0种。其渊源有自 ,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4.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屈原《离骚》)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道德经》)  相似文献   

5.
坠露与落英出自《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句。学术史上对这两个词尤其是落英的训释有较大争议。通过语法与辞意分析可知,落英为始生之英华,坠露为欲坠之露珠。这两种名物象征屈原高尚纯粹的人格理想。这种理想贯穿《离骚》始终,并通过朝……夕……句式所蕴含的敬意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6.
在中华文明璀璨夺目的历史长河中,有一部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万古流传。在灿烂群星的民族脊梁榜上,有一位“高山仰止”的巨人——司马迁让世人颂扬。  相似文献   

7.
戴健 《文化交流》2003,(2):15-16
中国著名风景区江西庐山,有一家十分独特的电影院。20多年来,这家电影院一直坚持不懈地放映着同一部电影,并为此而创造了电影史上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这家电影院就是全国唯一一家以一部电影命名的电影院——庐山恋电影院。 20多年来,庐山恋电影院观众来了就放映《庐山恋》电影,最奇怪的是唯有放映《庐山恋》这部电影观众才能前呼后拥地入场观看,若放映其他片子,便一下子失去了吸引力。由于《庐山恋》循环往复地、日复一日地放映着,这家电影院终于在平凡中创造了奇迹,为中国电影放映业在世界上争得了一份殊荣:1997年8月取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2002年12月,有关部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仪式,再次表彰《庐山恋》荣载吉尼斯世界纪录。如今,凡路过庐山恋电影院门前的旅游团队或零散的游人,每当谈及此事,无不称奇。  相似文献   

8.
"兴"之原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是华夏诗学中歧义“最为缠夹 ,可也最受人尊重”(《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 )第2 6 0页 )的命题 ,引起了千年聚讼而涟漪不息。解放以来学界涌动的“形象思维”、“民族文化”等阵阵热浪 ,推动了兴义探索的层层波澜。可惜诸多努力都是以诗歌艺术发展之一定阶段为前提的 ,都是以诗歌审美运动为座标来予以定位研讨的 ,往往缺乏以一种文化为座标来测定剖析渊源中的兴之原始 ;缺乏一种“有生于无”(《老子》)、“原始返终”(《易经》)式的视角来“举终以证始 ,本始以尽终”(王弼《老子指略》) ,而兴之胚胎又恰恰是在原始文化中孕育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诗》和《春秋》都是先秦儒家士人极力推崇的文化文本。二者从实际的历史角度看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是在儒家的话语建构工程中它们却同是儒家权力意识与乌托邦精神的体现 ,有着深刻的一致性。“诗亡”与“《春秋》作”反映了从春秋到战国文化空间的变化 ,也反映了儒家士人文化心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诗纬》是形成于我国汉代的纬书的一种。《诗纬》中有关《诗经》的评论,其思想观点主要来自于《齐诗》翼奉一派,因而《诗纬》与《齐诗》在理论上有着渊源的关系。《诗纬》所提出的“四始”、“五际”,及“六情”说,以阴阳律历附会解释《诗经》的诗篇,其真实用意在于,揭示周王朝兴盛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以此对当时的现实政治发生作用。《诗纬》中的诗论,如“诗者,天地之心”、“诗者持也”、“诗含五际六情”等论说,对汉魏六朝时期的诗论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可信”与“可爱”的悖反性命题 ,是纠缠王国维一生的根本问题 ,也引起后来学者对之的无数论证与阐释。本文以王国维前期文本为依据 ,通过对其所推崇的三种思维方式即充足理由原则、直观经验论、思辩原则的递进式考察 ,揭示其以“可信”求“可爱”的内在精神旨向 ,即追求一种“可信”所及的“可爱” ,及将之作为人文学术理想状态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德国生态哲学家萨克塞说,生态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告诉人们用广泛关联的整体观点看问题;美国学者卡罗琳·麦茜特则认为,生态学作为一门自然哲学扎根于有机论。①其实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告诉我们的无非都是同一个信息: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孤立存在的,所有的东西都彼此联系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粗略地说这就是所谓的“生态观”。20世纪的下半叶,西方学术史上最具纪念意义的事件之一就是生态学突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成了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全新的世界观。它与西方传统的科学世界观明显不同。在传统的科学世界观看来,世界是由一群基本而独立的…  相似文献   

14.
希腊"规则"     
  相似文献   

15.
"北大醉侠"     
  相似文献   

16.
"离婚"模式     
  相似文献   

17.
野猪"缘"     
  相似文献   

18.
论"师德"     
  相似文献   

19.
20.
百年"年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