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自文学发源至今,它从未与大众传播媒介分离过,媒介是文学的传播载体,而文学永远是大众传播的经典内容。从人类早期的口口传播到今天的手机即时通讯,每经历一次媒介变革,文学也在不断的随其改变,它总是植根于当时代最发达的传播媒介、发展壮大,有时甚至会淘汰传统媒介。回顾近年来的媒介发展,网络异军突起,所以在此我们要讨论的,便是在现代传媒即网络这个新媒体形态下的文学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
"媒介与怀旧"研究是跨学科的交叉领域,研究分布在传媒研究、记忆研究和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本文将媒介与怀旧研究置于更为广泛的媒介记忆研究范畴中,在梳理现有理论取向和局限的基础上,追溯"怀旧"概念的起源、情感表征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以不同"媒介"实践的类型为划分依据,将媒介与怀旧研究分为作为中介化的媒介怀旧生产、物质性的媒介...  相似文献   

3.
唐澜 《传媒》2016,(18):95-96
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传播媒介的变化对文学的转型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从印刷文字到网络传播,文学载体的发展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变化.新世纪文学经历了文学革命、审美改造、机制嬗变、美学教育等转型过程,其中大众审美的嬗变便与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学转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院长张邦卫教授独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的《大众媒介与审美嬗变——传媒语境中新世纪文学的转型研究》一书便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新世纪文学转型的具体过程及大众媒介与审美嬗变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封面人物     
《新闻爱好者》2010,(2):M0002-M0002
董天策,文学博士,现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新闻传播理论、传媒产业、媒介文化、媒介批评、网络传播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人文社科规划项目5项,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采,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加速崛起,带来传播理念,媒介消费习惯等一系列重大变化,对党报发展提出了全新挑战.党报需要适应传媒环境的深刻变革,主动加快发展新媒体,构建立体传播格局,由党报引领主流舆论向以党报领衔的"媒介团队"引领主流舆论转型.党报还要将自身优势与新媒体优势结合起来,塑造"媒介团队"的核心优势,继续保持和扩大党报在新的传媒格局下的主流舆论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文学传播学是从媒介文化的视域来研究文学的话语体系,研究传媒的文学特性、文学流派以及文学作品的生产、流传和影响的特征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传播学的分支学科.文学传播学包括文学传播学理论、文学媒介、语言传播学、文体传播学、历史文学传播和跨文化文学传播五大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文学作品传播的方式、地域与文学传播接受相关的区域分布特征以及传播手段的改进与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等.  相似文献   

7.
对媒介融合时代媒体运营策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不仅是过去传统媒体与网络的结合,而是整个产业链的调整和业务流程上的更新.传媒企业需要在其中不断调整运营策略以适应整个媒介环境和受众的变化.本文在分析了媒介融合内涵演变的基础上,对传媒企业运营策略给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出版集团原创IP、纸书出版、音频、影视版权推荐会近日在北京举办,本次活动由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和北京版权保护协会网络出版工作委员会承办. 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除了集聚大量传统图书数字版权,还通过举办"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获得了大量原创精品文学作品.据中国出版集团科技与数字部主任、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赖雪梅介绍,今年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正在进行复评,大赛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为了更好地将上述版权作品价值最大化,特举办此次版权推荐活动.  相似文献   

9.
纵观中国电视传媒的发展,目前是传媒环境最复杂、竞争最激烈的一个时期.这主要表现在媒介技术更新快,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不断涌现,媒介和媒介之间的竞争加剧;受众的媒介素养越来越高,对媒介的期望与要求也越来越高;整个社会的宏观文化背景由"独白式"逐渐向"对话式"转型.注释:  相似文献   

10.
"媒介融合"是技术理性时代传统传媒产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为它极大地改变了传媒产业的生态环境.在当前语境下,强调"媒介融合"就是强调互联网、新媒体对传媒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市场化的同时坚持传统传媒产业的责任担当,是传媒产业的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11.
李舒格 《出版科学》2016,24(6):60-63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媒介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文学出版产业顺应时代潮流,逐渐展现出明晰的发展逻辑,即传统文学出版与网络文学出版的并行,两者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体现出基于“存量经济”与“增量经济”两种出版形态的共存状态。论文从全媒体时代的环境变化入手,分析、总结传统文学出版与网络文学出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截然不同的发展逻辑,通过对两者辩证地剖析,以展望未来两者共同繁荣的光明图景。  相似文献   

12.
流媒体技术在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检课网络教学不仅可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流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文检课网络教学课件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力,已成为文检课网络教学资源不可或缺的内容,是现代文献检索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介绍流媒体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文检课网络教学系统的组成、文检课网络教学的特点以及流媒体应用于网络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等,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对文检课网络教学的发展前景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44):173-189
In the school library media center, "library instruction" has given way to "information skills instruction" which is integrated into the school's curriculum. Because of the library media specialist's roles as teacher and instructional consultant, it is imperative that the library media specialist is able to design and assess information skills instruction. While several models have been advanced for th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skills, needed are guidelines for the assessment of information skill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assessment literature and proposes a model for assessing information skills instruction using principles advocated in outcome-based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As long as scholars have studied media, issues of access have been of great concern. Recent advancements in digital technology have framed disparities in access within the digital divide research and knowledge gap frameworks. While early digital divide research looked at access, more recent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how media are used differently across populations. The current research extends this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media expectancies across ethnic subgroups for a broad range of media (i.e., local newspapers, national newspapers, network television, cable television, radio, magazines, and Internet). Data indicate expectancies differ among African Americans, Caucasians, and Hispanics.  相似文献   

15.
我国校园SNS受众媒介使用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恂  古玉立 《新闻界》2008,(3):48-51
本文调查了我国校园SNS受众的社会结构特征、媒介接触情况、媒介使用偏好和媒介使用满意程度。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了我国校园SNS受众的一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证明寻求网络认同依然是SNS媒介使用的首要功能,人际交往并没有现实回归。  相似文献   

16.
The sleeping beauties in science signify a unique knowledge diffusion trajectory created by citation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However, in social media, scientific knowledge creates a new diffusion trajectory through social media metrics such as View, Save, Discussed, and Recommendations. This study aims to define social media–based sleeping beauties S-SB in science by using social media metrics which we termed as citation-based Sleeping Beauties in science, C-SB. We constructed a quantitative method to identify S-SB and conducted an empirical study of all types of 4019 articles published in PLOS Biology. Comparison of the S-SB and C-SB results revealed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media metrics, C-SB has become the literature of S-total elements early gradual awakening type, S-total elements delay gradual awakening type, and S-early sudden awakening type. Moreover, the awakening time of C-SB literature under the action of social media metrics was found to be 4–5 years earlier than that under the action of citation-based indicators. Both C-SB and S-SB included significant “Editorial Material,” establishing that “Editorial Material” type literature is noteworthy while promoting the diffus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Overall, this study extends the perspective of sleeping beauties in science.  相似文献   

17.
马峥 《编辑学报》2017,29(2):108-111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所收录的论文来自约2 000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从2012年开始,对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所刊载的文献进行了更详细的分类标引,共分为“论著”“综述和评论”“短篇论文和研究快报”“工业工程设计”“研究材料和标准文献”“交流材料”“书评”“社论”“消息动态”“译文”“文摘和其他”等11类文献类型.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论著”类型的论文是份额最大的文献类型,且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综述和评论”文献被引用规模比较大,被引用速度也比较快,但是从文献数量上看,在全部文献中所占比例比较少,且数量规模也相对稳定;“短篇论文和研究快报”类文献被引用的规模和比例与“论著”类型文献差距较大;“交流材料”类文献所产生的学术影响很小,约6成在发表之后3年内不会得到引用.  相似文献   

18.
张锦华 《出版科学》2011,19(6):36-38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编辑都是主要把关人。在"小月月"事件中,网络社区编辑、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编辑作为把关人出现明显缺位,致使"小月月"在网络和传统媒体中掀起轩然大波,最终在发帖人承认造假之后迅速落幕。网络时代编辑作为"把关人",要坚持传播真实,做到客观公正,避免"隐瞒性谎言",分清"知情权"和"知情欲望"的界限,尊重隐私。  相似文献   

1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利益相关者的社会网络情感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璐  欧孟花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20):120-130
[目的/意义]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利益相关者的社会网络情感网络图谱,以可视化的方式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各类利益相关者的情感状态和分布,探寻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情感传播路径,并结合舆情话题综合分析利益相关者的情感演化态势。[方法/过程]以"魏则西事件"为例,通过微博转发关系构建微博用户的社会关系网络,同时标识各用户的利益相关者类型,并计算用户的情感类型及情感强度嵌入社会网络中构建出社会网络情感图谱。[结果/结论]普通群众的情绪更强烈且易受意见领袖影响,在事件爆发期和蔓延期,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对普通群众的情感影响较大,在衰退期,政府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参与增加且情感影响变大。随着舆情的演化,各类利益相关者的主导情感也随着变化,自媒体和企业在情感传播中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论网络环境下图情类文献利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数据库分析工具,基于1994-2006年40种图情类期刊在数量、类型、语种状况的41余万条引文数据,分析网络环境下传统学术期刊文献的利用、传播与老化规律;并专门针对期刊网络引文状况开展专项调查,从而揭示网络文献作为新兴文献类型的利用时效性与语种特征。最后,概括印刷型文献与网络文献的整体利用规律特点,以期为网络环境下的文献资源建设与用户服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