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家长的教育之道有多种,严厉批评是一种,耐心教导是一种。而我选择后者。有时候,家长无意的批评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于他们来说,家长耐心教导之重要超乎批评。家庭中的民主教育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间的友好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获得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教育的对象是生活的,教育的环境也是生活的。教育是为生活服务的,因此就要用生活的教育方式。如今的家庭构成大多是"四老二青一小",孩子成为每个家庭的核心,许多爷爷奶奶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认为喂孩子吃饭、帮孩子穿脱衣裤是义不容辞的事。家长们对独生子女的过度爱护,使他们像被折断翅膀的鸟儿,再也不愿展翅高飞。  相似文献   

3.
刚入园的小班宝宝,虽然穿脱衣物的本领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总而言之自理能力相对较弱,而他们的依赖性较强。如何来逐步地发展和提高孩子的动手穿脱衣物的能力呢?需要孩子、家长、教师三者的共同配合。我们是以孩子为本,教师为辅,家长支持为出发点,分为三步走,也就是所谓的"三亲"实践法,多方位、多角度、最大范围地实现小班孩子穿脱衣物的自理,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生活之中,实现孩子这方面的完全独立。  相似文献   

4.
《科学生活》2008,(8):54-59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做家长的殷切期望。但什么样的爱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呢?作为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家长,应该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及某些观念进行认真反思。为了构建"和谐家庭",希望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观念都能够与日寸俱进,切实履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做新时代的"学习型"家长。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切所谓教育,其实就是培养好的习惯。"人的一生中,有很多行为习惯都是在幼儿时期形成的。由于视觉障碍,很多视障幼儿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溺,把他们当成"小公主"、"小皇帝",事事顺从,孩子提的无理要求也样样满足。这就导致这些孩子在入园之前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傲慢无礼等不良的习惯。如果不及时地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矫正不良习惯,这必将对他们今后步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2008,(10):38-39
人格教育通俗来说就是将孩子培养成真正的人,就是教孩子"学会做人"。家庭是孩子人格形成的第一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塑造孩子健康人格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孩子的"全面健康",不仅仅指身体的、生理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精神的健康即人格健康。通常我们把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分成三类,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听话的孩子",他们往往表现出"反叛、多动、狂躁、焦虑、歇斯底里"等异常行为。有些家长和老师对于这些孩子的表现不懂得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不与孩子沟通,只是一味地无端指责或打骂,结果反而使孩子的这些异常行为更加严重。为了帮助这些家长和老师能对此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寻求有效措施,对这些孩子进行积极引导,这里我提供一个成功案例,希望家长或老师能有所启迪:应该对"不听话"的孩子多加关爱,使他们走出阴影,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真正的教育它存在于人与人心的沟通之中,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特别是生活在特殊家庭中的孩子,他们渴望家庭的关爱,渴望得到尊重与理解,但他们的心却又十分的敏感,不恰当的关心对这些孩子来说,有时反而是一种伤害。而面对这些敏感的孩子,班主任就应该和家长一起,不露痕迹地与他们进行交流,不露痕迹地去感动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在这种水样无痕的教育中忘掉特殊家庭在心中造成的伤害,重拾往日的欢颜。  相似文献   

9.
正"不打不成才""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一些家长一直信奉这样的教育理念。美国公布一项历经50年的研究显示,打屁股能帮助孩子学好的理论没有根据,相反还会增加孩子的攻击性以及罹患心理疾病的风险。最新一期美国《家庭心理学》杂志发表了这项涉及16万人的研究成果。该研究由密歇根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研究人员共同完成。德克萨斯大学研究人员伊丽莎白·格肖夫说,家长以打屁股方式管教孩子  相似文献   

10.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有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会发生分歧。可见,家长和学校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才是促使学生勤奋学习的根本途径。"只有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互相支持和配合,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一、真心关爱,真诚沟通,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家长也是这样。他们只有感受到老师对孩  相似文献   

11.
<正>在当今中国社会中,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教育的重视度提高,幼儿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和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梁启超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不仅是家庭的中心和希望,亦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父母作为幼儿成长发展中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一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家长对幼儿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就由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模仿力比较强,而家长是孩子成长环境中的主要陪伴者,家长的言  相似文献   

12.
马婕 《科技风》2011,(4):200
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而代替孩子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有些家长缺少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我们意识到帮助和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我们幼儿工作者的责任。针对家庭中出现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如今,每个孩子玩耍的时间都在减少,任何国家的孩子都没能逃出这个魔咒,我国学生的状况更是如此——当父母们把更多的希望强加于子女身上时,他们玩耍的时长便急剧缩短了,取而代之的是没完没了的课外辅导。家长们更愿意将子女塞入各式各样的"学校",以增加他们的"在校时间"。即使孩子们放学回家不用写作业,  相似文献   

14.
中职阶段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正是生理、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中职生目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可以概括为情绪比较消极;厌学情绪强烈;自信心缺失;盲目追求个性。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础。从家庭角度出发,中职生家庭教育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家校沟通,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平台。2.结合"关系"教育,增强学生的"逆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3.家长也要学习提升自我。4.家长在处理孩子问题时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处理孩子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面对家长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的两难选择,一种以专门负责接送、看管、辅导孩子为职责的新教育机构——课后托管机构应运而生。但托管班良莠不齐、无证经营、乱收费等现象大量存在,让托管班变成了"脱管班"。暑假即将到来,孩子乐了,家长却愁了,尤其是那些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双职工家庭。于是很多家长愿意选择一个"中介方"来带孩子,托管班成为假期首选。不过,从当前来看,托管班大部分处于"脱管"状态,在卫生、消防、师资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2015,(9):140-141
<正>《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随着年轻父母学历的不断增高,"早期教育"、"早期智力开发"等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重视,他们对"家园共育"问题更为关注。但是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加剧,忙碌的家长没有时间和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接送孩子的任务多数为长辈或者保姆所代  相似文献   

17.
充分有效的课前准备是品德课教学的必要前提。本文以"课标"为指导,试以孩子立场为出发点,从捕捉活动生成的"教育点",开发家长资源的"生长点",点击学生内在的"兴奋点"三方面做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17)
儿童是明天的希望,他们的阅读习惯培育牵连着全民阅读,当前教育实践中,往往父母只注重孩子的阅读,家长阅读习惯的示范性、引领性效果不够凸显。基于此,常熟市图书馆厚植"小手牵大手"的阅读理念,以"图书馆+"为抓手,在幼儿园建立"小书包"图书流通点,促进家庭阅读活动的开展,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是我们教育孩子常说的一句话,然而我们发现,有些家长由于工作忙,很少带孩子走到户外,也有些年轻的家长由于害怕或嫌脏,不允许孩子养小动物之类;孩子们接触自然更多的是通过图片、光盘等方式,实际上他们正在渐渐的远离大自然.  相似文献   

20.
《科学生活》2010,(12):59-61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家长对孩子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正逐渐受到各方普遍的高度重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许多父母信奉的"金玉良言",于是"贵族幼儿园"、"天价幼儿园"之类新生事物随之应运而生,深受中高收入家庭的追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