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范文程作为满清第一功臣,他一切以民情、民心和民利为依归,制定各项经济、政治和军事政策,为清王朝入主中原、一统天下、走向盛世,铸就了开拓之功。其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以救济天下苍生为己任,择明主而事之;二是以民情、民心和民利为圭臬,制定攻守之策;三是行仁政、废明末弊政以安人心;四是任贤使能以得民心;五是禁杀戮,不扰民,布德政;六是倡垦荒、兴屯田以谋民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沸沸扬扬的"虐童案"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虐童"行为进行处罚的"民意"甚嚣尘上。然而,民意本身就具有两面性,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正确辨识什么是真正的民意;另一方面应当保持民意与司法的适当距离。侦查程序作为刑事诉讼程序的初始环节,更应谨慎地处理其与民意的关系,应当充分坚守侦查程序的独立性和谦抑性。  相似文献   

3.
"民意多元化"是不同社会群体对同一社会问题出现不同声音与主张的现象。司法改革进程中,社会与法治间冲突与融合的现实问题层出不穷。司法本身某些特有属性及其带来的各种社会反应与在原本"轨道"中运行发展的社会秩序存在着一种既相容又相斥的关系。其中"民意多元化"与司法改革的冲突与融合便是这种关系中比较典型的案例。从"传统司法改革缺陷"、"司法实践缺位"、"民意本身属性"三个方面分析其表象与原因,提出了若干协调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育实现"轻负担,高质量"是理想,也应该成为共识.对于影响"减负"的原因,理论探讨很多,也大都说在点子上,就教育系统本身而言,关键在于采取切实措施抓落实.我市作为省教育厅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联系县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抓"一个规范":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二是"两个控制":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控制学生作业总量;三是"两个加强":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专业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5.
司野 《华章》2011,(10)
正义是法治的永恒主题,法律的正义价值不仅体现在立法结果本身的正义性,还应当体现在立法程序设置和运行的正义性.程序是"看得见的正义",立法程序要求体现正义性.一方面,完善而健全的立法程序不仅对于保证立法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通过其自身运行体现着社会的正义理念;另一方面,立法程序的瑕疵会使人们对立法程序产生不公正感,从而降低人们对立法结果的信任程度,并进而影响法律的实施和遵守的效果,甚至可能会危及整个社会的法治根基.  相似文献   

6.
段寒冰老师在《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性质还是实力?》(《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第6期)一文中认为,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战争的正义性、进步性。笔者不能苟同。笔者认为,战争的正义性、进步性并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近代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而言,  相似文献   

7.
"腐败"一词义项有三,一为腐烂:不要吃~的食物;二为(思想)陈旧;(行为堕落):~分子;三是(制度、组织、结构、措施等)混乱、黑暗:政治~.(<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第391页)义项一是其本义,出现很早.如<史记>记载:"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腐败"的后两个含义出现较晚,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大约是在我国封建时代晚期才出现的.一个世纪以来,"腐败"一词与政府、机构、官员行为密切联系.而随着近几年我国政府不断增强打击腐败的力度,"腐败"一词频频升温,出现在各大报刊杂志,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小学教学已经正式迈进了核心素养的时代,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而言,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的收获,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现实教学中的挑战在于,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中,实现综合实践活动与核心素养的联系。综合实践活动本身有着三重意味:一是"综合",其意味着本活动是具有综合性的,是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的综合体现;二是"实践",其强调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来达成教育目标;三是"活动",相对于文化学科的学习而言,活动更意味着学生的身体参与,意味着学生需要通过肢体活动来完成教师预设的教学过程,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要想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至少应当满足这样的两个条件:一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开展要指向学生的关键能力,二是要指向学生的必备品格。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大体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古今战争知多少",重在了解古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二是"文艺作品与战争",重在通过涉猎有关战争的诗词、名言、故事等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三是"铸剑为犁应有日",重在让学  相似文献   

10.
从内容上说,铭文是对所铸钟鼎由来的说明,钟鼎是为纪念赞颂祖先功绩而铸;铭还可以纪生者之功,其基调是赞颂;铭又常用于鉴戒,劝人肃言慎行。刘勰所论铭体之"大要"有三:"其取事也必核以辨"其实是曹丕"尚实"说的展开,"弘润"之说显然也从陆机"温润"说脱胎,"其摛文也必简而深"是陆机"博约"说的继承。铭体以永垂后世为目的,因而都以金石为载体,这就注定了其体以言简意深为尚。从形式上看,铭可分为缀序铭和徒铭两种模式。就铭文本身来看,其形式一为骚体,二为齐言。铭文从刻铸于金属到镂刻于石材再到书写于纸张的演变历程,也是其形制篇幅由简到繁的演变历程。从载体看,铭文渐与碑文合拢并流。《文选》共录铭五篇:班固《封燕然山铭》属武将外战功勋铭,具有强烈气势美;陆倕《石阙铭》属帝王内战功勋铭,注重征讨正义性;崔瑗《座右铭》是立身处世的自我勉戒;《剑阁铭》为山河之戒张本;《新刻漏铭》的价值是在于体现了器物铭所应具有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1.
战争     
有个老师刚刚结束一个教学单元:战争与和平。他问学生:“你们有多少人是反对战争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先后举办了战时运输兵险和陆地兵险。战时兵险的举办,对沿海厂矿企业的内迁及内地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因为它办法简易,条款明晰,费率合理等,从而赢得了社会各界好评,扩大了中国保险事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与爱情、死亡一起,战争成了文学又一个永恒的母题。在薛忆沩的"战争"系列小说中,既没有大笔抒写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没有刻意展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而是专注于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不仅关怀个人在战争中的命运,而且把洒向牺牲者的笔墨,倾注到战争创伤者的心理开掘上,在表明历史荒诞和生命虚无的同时体现了作者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14.
《宜宾学院学报》2016,(8):111-118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了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沦陷区教育工作。战教人员在艰苦与危险环境下利用各种灵活方式反对奴化教育,与日伪争夺教育权,为持久抗战做出了贡献与牺牲。同时,基层战教人员配合各招致站将大批沦陷区失学失业的知识青年送赴后方学习、工作,国民政府为战区招致青年提供了较为良好的学业、就业保障。以教育部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为核心机构推行的战区教育工作,在避免民族文化弦歌断绝、坚持持久抗战和维系沦陷区青年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意识所做出的努力是值得记录与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直系在这次战前的电报战中把握了主动权,进而影响了战局。双方战前的这种舆论宣传实际上是为战后胜利者“合法性”的地位作了一定的铺垫。  相似文献   

16.
甲午战争     
大谷正是目前日本甲午战争研究的著名学者,该译文节选自日本有志舍2012年出版的《讲座明治维新〃5〃通往立宪制和帝国的道路》一书。该文对日本甲午战争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梳理,对不同时期史学家们涉及甲午战争的日本内政、外交、后勤、国际法、媒体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是一篇了解日本甲午战争研究史的专业文献。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五战区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的一个重要序列区。1939年10月,第五战区长官部移驻鄂西北老河口市,随后以老河口市为中心,建立文化团体、创办报刊杂志、举办演出等为形式的抗日文化活动广泛地开展起来了。老河口市一时成为全国文化抗战的中心之一,鄂西北的抗战文化也成为全国抗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史里芬计划是建立在对战争发展的错误估计之上的.史里芬指导战争的理念,是想依靠以贵族为中心的精英集团来赢得一场现代化的总体战争,观念落后于现实.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对德国的经济和社会进行了重组,以适应总体战争的需要,取得了显著成功,对战争和社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德国最终还是失败了.隐藏在这背后的更深刻的原因,是德国缺乏必要的物质手段来完成它过分野心勃勃的战争目标.  相似文献   

19.
革命战争题材小说是当代小说的重要类别之一。50-60年代革命战争题材小说强调对英雄人物正面形象的塑造,常常以革命浪漫主义加避对战争苦难的描写,以英雄主义,大无畏的气慨来淡化作为个体的人在战争中所受的创伤,新时期文学业工始后,这样的创作倾向有所改变,90年代,以邓一光为代表的作家注重描写英雄的普通性和普通人的英雄壮举,表现了经历苦难的人们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前苏联的革命战争题材小说作为重要参  相似文献   

20.
历经近三个世纪的探索与融合,美国研究型大学业已成为世界学术中心,其发展模式业已成为全球模仿与借鉴的典范。战争在大学发展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分水岭,战争前后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有着截然不同发展层次。二战前夕,美国大学一直以无计划方式发展,联邦政府几乎未给予资助;二战及接踵而来的冷战触发联邦政府对大学科研的倚重,战争给美国研究型大学带来长期的“礼物”——联邦资助成为大学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战争使得美国高等教育实现了量与质的双重飞跃,然而,这种为战而兴的资助发展过于畸形,大学与政府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积极回应社会所需而非一味满足国家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