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连祥 《河北教育》2005,(24):41-41
踏进教育的门槛,深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内涵。对教育的虔诚,对学生的大爱,该是师者“德”之最高境界。[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王素辉 《高教研究》2004,20(2):72-74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核心的教育。教育工作中,教育主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素质是在教育主导教师集体长期培养下发展起来的。说到底,教育其实就是“以人教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以人为本”的重心还在于教师。“以人教人”,顾名思义,即以自身的行为、准则去教育别人。自古以来,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出了“为师者”的真谛。教师,必须要重“德”,以德为本,身正则德高。“其身正,不令而行”,正说明了以身作则的作用。“以人教人”,必须基于教育者自身的“德”,因为惟“德高”才能达到“教人”的目的。学校教育,五育…  相似文献   

4.
葛玉华 《上海教育》2001,(13):45-45
“以人教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以人教人”,顾名思义,即以自身的行为、准则去教育别人。自古以来,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出了“为师者“的真谛。尤其是教师,必须要重“德”,以德为本,身正则德高。因此陶行知先生对教育者的“以身作则”“表率为先”是十分注重的。古人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正说明了以身作则的作用。陶行知的“以人教人“,必须基于教育  相似文献   

5.
“育才人”勿做“教书匠”■商水县固墙实验中学赵秀章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就是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传授于人,更要以高尚的师德塑造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高尚的道德比他们渊博的学问更重要。缺乏这种美德,教师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灵魂的...  相似文献   

6.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邝邦洪教授提出的“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为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实践提供了明确指引,高校教师只有积极践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思想,做到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培养德才兼备合格人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自古就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说法。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又有很多人认为"身正为范"重于"学高为师",可见,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之大!有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在校期间,都会或多或少体现其班主任的风格——只要班主任严谨治学,干脆利落,学生大多数专心学习,积极向上;  相似文献   

8.
细节     
上师范时,可能小说看得太多的缘故,总是很欣赏那些性格豪爽、不拘小节的人,因此养成了我随意散漫的性格。还在懵懵懂懂之中,就毕了业,当了老师,和一群七八岁的小毛头打交道。虽然“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但我仍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相似文献   

9.
全安 《辽宁教育》2005,(9):16-16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简言之就是德才兼备——论“才”,业务精能称师;论“德”,品行正能为范。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良好的师德足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处处做学生的表率,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说明了为人师表就是无声的命令。要想规范学生的言行,教师首先要做到。下面就师德方面谈几点个人的浅薄之见:  相似文献   

11.
一个教师的言行和品格直接影响着一个个幼小的心灵,“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则时刻提醒我们每位教师,要为每个纯洁心灵的人格构建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应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加强领导,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等方法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3.
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知识资源,更是一种精神资源、文化资源,教师是教育最重要的生产力。"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不只是口号,更应该是一种实践。我们应该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发展教育的神圣使命.倘若学识不高.人格不正,怎能为人之师?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古往今来,实践证明师德是立教之本.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人类的希望.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先进文化的化身,是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必将影响学生的理想、志趣、情感、意志等等.因此.教师应以德立教,以身示教,正"五官".树风范,立师魂.  相似文献   

15.
自古就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说法.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又有很多人认为"身正为范"重于"学高为师",可见,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之大!有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在校期间,都会或多或少体现其班主任的风格--只要班主任严谨治学,干脆利落,学生大多数专心学习,积极向上;性格外向,健谈风趣的班主任,其学生也基本上活泼开朗.  相似文献   

16.
杨晶 《考试周刊》2008,(20):188
高等专科教育工程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启蒙工程,任重而道远,必须肩负培养具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正>古语云:"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常言道:"德是师之本,爱是德之魂。"作为一名一线小学教师兼班主任,我想说:我唯有捧一颗仁爱之心来铸就师魂。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教育之路上,我愿一路播下爱的种子,伴着辛勤汗水,收获一路芬芳。或许正是因了对孩子们的这份真爱,对教育事业执著的热爱,我于2011年踏上了教师岗位,在五年多的教育工作中,我一直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常捧一颗仁爱之心,把最真诚的爱奉献  相似文献   

18.
洪美秀 《考试周刊》2011,(9):195-196
一 古话说得好:"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作为一名教师兼班主任,我认为在培养学生智育的同时,更应该强调德育的发展,即学好知识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做人,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效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准则正体现了中学应有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它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而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可以通过国学诵读、课外阅读等形式来拓宽学校德育的渠道。  相似文献   

20.
"业精堪称师,德高能为范",人以德为本。"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道为最先。而要传道,教师首先得正身"。作为高职教师在师德方面上,标准则更高,要求则更严。敬业爱生,立德树人,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来教育感染学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为师者的一面明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