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模仿是语言创新的有效途径,无论仿词、仿句(含仿段)还是仿篇,只要运用恰当,都能笔下生花,达到新颖别致、独特幽默、意蕴丰富的语言效果。一、仿词一、仿词仿词就是依据语境创造新词。仿词作为一种修格,历来受到欢迎。《红楼梦》中就不乏仿词的例,如第28回:林黛玉道:“你的那些姑娘,也该教训。只是论理该我说。今儿得罪我的事是小,明儿宝姑娘来,什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说着,抿着笑。林黛玉含讥带讽,突然冒出个“贝姑娘”,不是攻薛宝钗又是谁?鲁迅也是运用仿词艺术的大师。在《中国人失掉信力了吗》一文中指出一些人信“地”、信…  相似文献   

2.
仿译是指对合成词、派生词及词组的直译,仿译词在汉语中大量存在。关于仿译词是不是外来词的问题一直是有争议的,笔者赞成仿译词是外来词的观点。仿译词可以按其所译词语分为对合成词、派生词和词组的仿译三类。仿译词的特点在于其表达方式既生动、形象,又简洁、概括,具有较强的表意功能,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类思维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何谓“仿词”?顾名思义,就是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之下,更换词语中某些词或词素,临时仿造出新词语。仿词修辞的运用,别具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仿词可分为四种方式: 其一是反义仿词。例如:“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有过‘他信力’……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儿的反义仿词“他信力”和“自  相似文献   

4.
赵本山把中国的小品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小品艺术中最突出就是他的语言修辞艺术。本文以赵氏小品为基础语料,利用实例,从巧用双关、善用仿词和故意曲解等三方面,分析了其小品中常见的修辞格及其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谐音仿词分为同音仿词和近音仿词两大类。分析两类谐音仿词的运用,并运用语言学相关理论研究谐音仿词新奇、幽默和简洁的修辞特色,在英汉语言的众多构词法中,谐音仿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奇妙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仿拟词的类型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拟词是“仿拟”修辞手法作用于造词活动的产物。本文将仿拟词分为顺推式、逆推式和谐音式三个类型,在此基础上论述仿拟词的特点:一是趋同性,在构词方式、语义范畴等方面大都与被仿词保持基本一致;二是偶发性,往往昙花一现,一般不被人们普遍接受和反复运用,三是依附性,其运用往往要依赖被仿词或特定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7.
网络语言中的谐音是网络新词汇产生的主要方式,以往网络中的谐音仿词主要是汉语与汉语的谐音仿拟,英汉结构的谐音仿词是近年才出现的。这类仿词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成语谐音、惯用语谐音、古诗词谐音和专有名词谐音。英汉结构谐音仿词的出现不仅有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有语言外部的原因,还表现出了特有的辞趣。  相似文献   

8.
广告中成语的仿词现象非常普遍,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广告仿词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对待广告中成语仿词的利与弊,目前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看到广告仿词带来的各种有利影响而全盘肯定,另一种是看到广告仿词的负面影响而全盘否定。实际上,这都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语言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十分有害。广告仿词的综合效应是利大于弊,对于其导致的不利影响,应通过积极引导来减少和弥补。  相似文献   

9.
仿词是汉语的一种特殊构词方式。以前对仿词的研究很多,但大多没有涉及隐性仿词,缺乏对本体的确定这一关键步骤的认知阐释,而且很少同时涉及仿词的生成与理解的认知机制。通过隐性仿词的认知机制分析框架,对近义仿词、反义仿词及类义仿词等三类隐性语义仿词的生成与理解的具体认知过程进行阐述。总起来看,隐性语义仿词是经历多重转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广告是传播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与文学、美学、心理学和市场营销等学科和活动紧密相关的、具有鼓动性的艺术语言。仿拟模仿现成的语言形式,进行语言创新,从而达到似曾相识,又耳目一新的传播和文体效果,被广泛用于英语广告。文章通过论述修辞中的“零度”和“偏离”理论、陌生化理论,分析了仿拟的模仿和创新的机制。介绍仿拟在英文广告中仿词、仿语、仿句和仿篇等表现形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并运用好语言艺术,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好师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和重要手段.文章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语言艺术的五个方面要求,即:思想政治工作的语言必须情理结合、生动形象、有条有序、准确精炼、合乎情景,从而进一步说明了语言艺术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汉语字母词的组成形式,并根据其组成形式提出了一些翻译方法,它们是直译仿造法、意译法、直接音译法、音义兼译法、译形法、还原翻译法等。分析了上述翻译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的翻译对象。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哲学里光具有形而上学的意味。光的运用构成西方视觉艺术的基础,在西方艺术发展中,视觉艺术与形而上学在思维模式惊人的相似。西方的现代艺术是一种具有反思性特征的艺术,具有形而上学的特点。对视觉艺术的思维模式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西方的现代艺术及美学。  相似文献   

14.
“具象”、“抽象”都有一个“象”字,这个“象”就是“形象”。同样有形,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这里引入“图式”一词,说明“图式”在创作中,以及在风格的形成中所起到的作用。力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风格”之谜。  相似文献   

15.
叶嘉莹先生在对苏轼词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揭示了词的诗化的发展脉络,并阐述了苏词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苏词艺术风格的成因,认为其风格形成主要受到欧阳修、柳永两家影响;将苏词与欧阳修、柳永、辛弃疾等的词作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图形语言、色彩语言、文字语言以及编辑语言的角度,解读装潢艺术设计过程中视觉语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素朴既是艺术的一大流派,同时也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素朴艺术提倡艺术家要客观地用自然的方式来把自己对外界的感受清晰地表现出来,强调艺术家要专注于自己的感受而不能出于其他的外在目的.文章在分析素朴艺术特点的基础上,着重概括了素朴艺术的几种重要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8.
公共艺术与政体及权利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同时,公共艺术又是公共文化精神的凝聚与显现。公共艺术应当作为政府、民众与艺术创作群体之间对话、交流与合作的开放性领域,表现出与现代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及生态环境相和谐发展的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19.
武术翻译是使中华传统武术走向世界,向世界宣传报道、介绍武术特色、民族文化的一种必然有效手段。在翻译过程中,对原语读者来说显而易见的文化内容,对于译入语读者来说,却是难于理解的,极易在译入语中形成文化上的空白,因此,武术术语英译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双语化。  相似文献   

20.
"感觉"一词在口语、心理学和艺术领域中各有不同的涵义,也存在着内在联系。在美术造型艺术中感觉是对视觉内容带有情感倾向并以特定形式为表达载体的一种判断结果,是表现形式的具体内容。在造型基础训练中,训练的核心应该是感觉,而不是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