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研究了水的电离,强电解质电离,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多元弱酸的电离,缓冲溶液、盐类的水解及其溶液的PH值.  相似文献   

2.
正确选择和配制缓冲溶液,是分析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通过一道分析化学思考题讨论提出选择缓冲溶液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氨性缓冲溶液与Mg^2 -EDTA盐溶液混合法”测定水的总硬度,比用“MgCl2溶液与EDTA溶液混合法”测定水的总硬度效果好,具有既不影响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又能提高终点变色敏锐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氨性缓冲溶液与Mg~(2+)—EDTA盐溶液混合法”测定水的总硬度,比用“MgCl_2溶液与EDTA溶液混合法”测定水的总硬度效果好,具有既不影响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又能提高终点变色敏锐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基础无机化学中“缓冲溶液”的教学为例,阐明了论证性教学原则的特点及其优越性,并对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原理作了实质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九六《化学教学》第12期<'96全国高考试题评析专栏>刊载了《对第25题答案的异议》.笔者认为:'96MCE25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B),完全正确,而《异议》中所述"该题的正确答案应为:[NH 4]>[OH-]>[Cl-]>[H ]"是错误的.阐述理由如下:1.首先《异议》中的计算过程用到了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我们知道,对于破和盐的总浓度不同的缓冲溶液,总浓度越大,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越大·也就是说,当弱碱(或弱酸)和弱碱盐(或弱酸盐)的浓度足够大时,方可忽略缓冲溶液中弱碱(或弱酸)的电离。对于这么稀的缓冲溶液,《异议》中运用公…  相似文献   

7.
缓冲溶液是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推导了两种三元弱酸组成缓冲溶液缓冲容量公式,说明了缓冲容量的加和性;给出了六元弱酸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计算公式,图示了类似于伯瑞坦-罗宾森(Britton-Robinson or B-R)缓冲溶液缓冲容量随p H变化曲线,直观说明了伯瑞坦-罗宾森缓冲溶液缓冲容量范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溶液中离子平衡的角度出发,应用勒沙特列平衡移动原理,叙述缓冲作用是溶液中离子平衡的一个基本属性,除酸碱溶液具有缓冲性质外,配位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等体系均具有缓冲溶液性质,因而,在教学中扩展缓冲溶液的概念,有利于拓开学生思路,培养散发性思维,增加知识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化学反应之间存在的某种相似性,指出缓冲溶液应包含酸碱、配位、氧化还原及沉淀缓冲溶液。并推出一组计算各类缓冲溶液中粒子浓度及缓冲容量的公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酸碱缓冲溶液(HA-A~-)中的HA的电离及A~-水解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缓冲溶液[H~ ]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只需解低次方程就能得到精确的缓冲溶液[H~ ]。计算结果表明,在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内,计算结果的最大误差仅0.002%。  相似文献   

11.
乙酸酐的水解机理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乙酸酐水解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计算,我们发现在几种可能的水解机理中,最可能的反应机理是乙酸酐和水分子经过一个协同的过渡态,在气相中生成比较稳定的通过氢键连接的乙酸双分子络合物,在水溶液中生成乙酸  相似文献   

12.
以对四苯磺酸为催化剂,由乙二醇和乙酸合成了二乙酸乙二醇酯.当0.2mol乙二醇、0.5mol乙酸、15ml苯和1.0g催化剂一起加热回流分水1.5h,酯收率达94.9%  相似文献   

13.
油气井伴产水中醋酸对管道腐蚀的影响不可忽略,在某油气田的众多生产井中,生产管道腐蚀的程度差异很大,是否与各井伴产水中的醋酸含量有关值得研究。在设计了伴产水中醋酸浓度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某油气田的五口生产井进行监测,浓度普遍分布在20~80ppm之间,其中井PL-1的浓度最高,且均超过以前文献中所述的具有腐蚀性的最低浓度6~60ppm范围,所以醋酸的腐蚀危害不容忽视。同时进行了醋酸对N80碳钢腐蚀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醋酸浓度越高腐蚀越严重,而防蚀剂对醋酸及二氧化碳的腐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N-甲基甲酰胺(NMF)作萃取剂,萃取精馏分离醋酸和水混合物。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分离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确定了理论板数、加料板位置、回流比、加料比等最佳工艺条件及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利用NMF作萃取剂可以较好的实现醋酸和水的分离,醋酸的纯度可达99.94%,萃取剂可以循环利用;与普通精馏法相比,相同分离任务下,萃取精馏工艺的再沸器热负荷降低了60.4%,生产每吨醋酸再沸器消耗蒸汽量由7.1吨降低到2.8吨。说明萃取精馏法分离醋酸和水优于普通精馏法,节能效果明显,为工业化装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朱蕾 《许昌学院学报》2007,26(2):115-117
以磷钨杂多酸为催化剂,通过乙酸和正己醇的酯化反应合成了乙酸正己酯,并对影响酯化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乙酸为0.1 mol时,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4,催化剂用量为0.3 g,带水剂为15 mL,在温度为110~130℃下,反应30 min,酯化率可达99.6%以上.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以乙酸和正己醇为原料合成了乙酸正己酯,考察了影响酯化率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乙酸用量为0.1 mol时,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4,催化剂用量为3 g,15 mL甲苯作带水剂,反应时间30 min,酯化率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取醋豆小分子多肽,分析降解的小分子肽的分子量分布谱及其意义。方法:用磷酸缓冲液提取小分子肽,用Tris-Tricine-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醋浸后蛋白质的降解。结果:大豆用醋和乙酸浸泡后,分子量大于66.4KD的均已降解,醋及乙酸浸泡液中几乎不含6.5KD以上的多肽,凝胶浓度为20%,并加入80%的甘油后,可见Marker清晰的9条带,低分子量可溶性多肽在这种条件下可以得到比较清晰的谱带。  相似文献   

18.
以工业水玻璃为硅源,甲酰胺为催化剂,乙二醇为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和常压干燥技术,研究了酸的种类和浓度对块状SiO2气凝胶制备的影响.外观和显微结构观察以及性能表征结果表明,酸的种类对制备块状SiO2气凝胶有较大影响,采用醋酸进行催化时,可以得到完整不开裂的块状气凝胶;醋酸浓度为1.2 mol·L-1时,所制备的SiO2气凝胶密度为0.22 g·cm-3,孔隙率高速90%,收缩率为11%.  相似文献   

19.
将N-甲酰-α—L-天门冬氨酸酐和液碱分次加入L-苯丙氨酸的碱性水溶液中,实现N-甲酰-α—L-天门冬氨酸酐与L-苯丙氨酸的酰化反应,得到产物N-甲酰-α—L-天门冬氨酰-L-苯丙氨酸,产率达96%。该方法实现水相酰化,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工艺的绿色化。  相似文献   

20.
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经重氮化后与2,3-二氰基丙酸酯反应合成了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3-氰基-5-氨基吡唑(1),1与乙酸酐、顺丁烯二酸酐、苯甲酰氯反应,得到1的乙酰胺2a、顺丁烯酰亚胺2b和苯甲酰胺2c.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