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力  杜莲娜 《情报杂志》1999,18(4):61-63
通过对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构成条件及侵权行为等概念的讨论,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下非公开信息的获取与利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再论商业秘密和非公开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力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22(4):293-295,287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商业秘密这个词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信息界,而且对非公开信息的获取与利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为一条非公开状态下的信息只要构成商业秘密,按照知识产权法律的规定,我们在获取与利用时就有可能构成侵犯他人商业秘密权的行为,而侵权是要承担一定法律责任的.由此可见,商业秘密保护的出现对非公开信息获取与利用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仅通过对商业秘密定义及构成条件的研究,对知识产权保护状态下非公开信息获取中的一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谢舟 《今日科苑》2009,(21):109-109
目前在我国,科研成果可以籍由知识产权制度获得法律保护,而科研过程中的研发信息则由于我国商业秘密法的对此的缺失而无法获得周全的法律保护。文章在比照国内外相关法律的基础上,提出研发信息应当及早采用以禁令方式为主的商业秘密法律制度来对之保护。  相似文献   

4.
与商标、专利及著作权一样,商业秘密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司法界、及社会舆论中备受关注.笔者从事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工作,接触不少商业秘密的鉴定案例,其中机械制造技术信息商业秘密鉴定占很大比例.结合机械制造技术信息的特殊性,对机械制造技术信息商业秘密鉴定的若干方面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条件下,信息咨询服务中商业秘密问题格外突出,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对商业秘密的性质、咨询服务涉及到商业秘密问题以及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等作用了较深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刁松龄 《情报科学》2005,23(4):498-502
本文通过对企业核心信息-商业秘密安全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提出必须建立由“综合管理 常规技术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法律”组成的系统,才能达到对企业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完整,协同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刘可静  蒋莉 《情报科学》2006,24(2):231-234,303
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资源共享与商业秘密保护都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现实运行中,两者的矛盾冲突难以避免。企业在决策时运用效用权衡原则来平衡两者的关系是较为理性的做法。但当信息资源共享与商业秘密保护的矛盾冲突危及到公共利益时,应遵循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相似文献   

8.
党跃臣  张荣凤  闫敏 《情报杂志》2000,19(2):14-15,18
在关注商业秘密引进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的同时,分析了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及产生原因,并从信息对策论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商业秘密引进中的信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凤  岳亚  于淑华 《情报科学》2000,18(2):147-149
本文在关注商业秘密引进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的同时,分析了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及产生原因;并从信息对策论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如何保护商业敏感性信息始终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商业敏感性信息包括商业秘密和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商业秘密是一项独立的法律术语,应通过类别式例外进行保护。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秘密信息应作为保密信息的一种,严格适用损害衡量以决定最终是否公开。同时,公共利益衡量和第三方协商机制也常被用来保护商业敏感性信息。  相似文献   

11.
吴自勤 《情报科学》2012,(4):540-545
构建我国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体系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取得了成果,但在绝大多数地区还存在许多问题,问题的关键是缺少应有的制度保障,而且缺少对制度设计的深入研究。制度设计内容包括:政府主导制度,经费保障制度,技术支撑制度,队伍建设制度,特色服务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监管落实制度等。对于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体系而言,科学而完备的制度设计能够确保提高其构建质量,促进其规范有序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滨海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式是在区域生态循环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支撑下的循环型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有机组合与共生。其实现模式可分解为循环型生产系统、流通服务系统、消费系统、社会系统、区域生态循环系统以及区域基础设施系统等子系统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基于军民融合与物流相关理论,界定军民融合物流体系的概念,分析军民融合物流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研究军民融合物流体系的组成,包含军民融合物流法律法规体系、运行机制体系、信息共享体系、物流标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物资储备体系、物资运输体系、协同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并对这9个子体系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探讨建设军民融合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和重点,为建设军民融合物流体系提供相应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技术的系统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志刚 《科研管理》2003,24(3):109-116
从不同的研究层面和视角出发,关于技术和技术创新的系统方法有许多不同的观点。物质层面的技术系统是最早出现的关于技术的系统观点。基于新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系统方法包括国家创新系统、技术系统、部门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等不同表述,虽然这些方法普遍建立在交互学习和进化理论的共同基础上,但对于系统的构成和边界确定等问题却持有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立法的关键在于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安排,主要应该包括循环经济规划制度,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循环经济的标准、标识、标志和认证制度,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重点企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定额管理制度,产业政策的规范和引导制度,政策激励制度以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以低碳城市为研究对象,认为低碳城市工作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低碳城市系统包括目标系统、运行系统、保障系统、控制系统。低碳城市工作中的低碳城市规划对应于目标系统、低碳城市建设对应于运行系统、低碳城市管理对应于保障系统。要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三大环节,需要强化低碳城市的控制系统。建议成立"总体设计部",并充分运用协调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7.
都市圈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一种具体形式,是一种高效的创新系统。都市圈创新系统的框架内不仅包含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子系统,还包括教育子系统、财政与金融子系统、公共研究与发展子系统、政府调节子系统等。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都市圈创新系统各项子系统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都市圈创新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技术系统和创新系统:观点及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志刚 《软科学》2003,17(3):74-77
物化的技术系统是在技术相关研究中最早采用系统观点的概念。从新熊彼特创新理论出发,一些学者提出了将支持技术创新的制度网络作为研究对象的国家创新系统、技术系统、部门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等方法,这些方法在普遍接受交互学习理论和进化理论的基础上,对于系统的构成和边界的确定存在明显分歧。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内涵,并探讨了如何从优越的技术服务体系、合理的政策服务体系、必需的人才服务体系、必要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健全的法律服务体系五个子系统全面构建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从而奠定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二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体制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明远 《资源科学》2001,23(4):79-85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不仅包括知识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而且由于中国的国情,它还应该包括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和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系统。该文就是专论体制与制度创新在建设中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是其更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并以企业、科技、土地、财政和户籍等5个体制与制度创新为例进行了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