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田芳芳  陈恭洋 《内江科技》2009,30(10):96-96,52
以张店油田为研究对象,在储层构造、沉积微相、测井解释、储层非均质等研究基础上,建立地质数据库,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油藏构造、沉积微相和油藏属性建立三维模型,通过建立的储层三维模型,实现了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中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的量化应用及与储层参数分布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2.
沉积微相约束条件下的随机地质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地质建模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油田开发地质研究需要完善的方法技术,以建模方法研究为基础,进行了沉积微相约束地质建模综合研究.在分析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开发地质研究工作的特点,提出根据测井解释成果,应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定量地开展沉积微相研究.应用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约束测井储层参数的分布,形成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所需要的准确的储层三维地质模型,解决了常规油田开发地质研究过程中沉积相研究成果与储层参数分布无法有效结合的缺陷.应用与该方法相适应的IRMS软件成功实现了山东胜利油区孤东油田第七开发区西部上第三系馆陶组油藏精确的沉积微相模型,由此微相约束形成的油藏储层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体直接应用于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应用效果及现场实施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王云喆 《中国科技纵横》2011,(11):305-305,301
以取心井单井相分析为基础,研究各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特征,建立起扶余油田沉积微相测井相模式;应用测井相研究扶余油田中区13个小层的沉积微相及储层含油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相控储层地质建模在西江302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振平 《内江科技》2010,31(2):87-87,80
针对西江30—2油田开发现状及地质特点,通过对岩心相、测井相的综合研究。划分出标准井的沉积微相,从而对整个工区的沉积相进行研究。利用沉积微相的研究成果,来约束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建立起储层沉积相模型。在沉积微相模型建立之后,采取相控建模方法,分小层分微相统计各种物性参数分布特征,然后利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分别进行模拟,建立了研究区的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  相似文献   

5.
王宏亮 《内江科技》2008,29(4):109-110
红柳油田是一个大型鼻状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岩性-构造油藏,主力含油层位馆陶组,为河流相沉积,目前已进入高成熟度勘探阶段,隐蔽油气藏勘探成为勘探公关的主要方向。结合三维地震资料,在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运用波形相位特征、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约束反演等储层预测技术,综合研究储层发育,进行隐蔽油气藏勘探开发,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赵刚  谢军  文静  张中劲 《内江科技》2012,(6):91+105
针对牛圈湖油田特低渗透油藏开发现状及地质特征,结合取心井岩心相和所有井测井相综合研究,通过划分井的沉积微相来对目的区块沉积相进行研究。利用沉积微相的研究成果来约束岩相模型的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建立储层岩相模型。采用相控建模技术,分小层分岩性统计各种物性参数分布特征;利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分别进行模拟,建立研究区域的渗透率、孔隙度模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中原油田文88块油藏异常高压,油井初期产能高、储层物性差,油井自然产能低的特点,以文88块沙三中为例,阐述了相控建模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为了精确描述低渗透储层的物性和展布特征,综合应用地震、测井二次解释以及地质和岩心分析资料,分析了该类油藏的构造特点、沉积体系,并且利用勘探测井解释平台对测井进行了二次解释,得到了0.125米的物性基础散点数据,最后应用petrel建模软件建立了文88块的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以及沉积微相控制下的储层地质模型,使物性的分布更有规律,为该类油藏的开发调整、挖潜剩余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陈恩  李维锋  张宇坤 《内江科技》2010,31(4):103-103,88
在岩心分析和测井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准噶尔盆地百口泉油田百重7井区克上组沉积微相特征及油气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百重7井区克上组为一套冲积扇入湖形成的扇三角洲沉积体,发育碎屑流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问湾、河口砂坝、远砂坝、前三角洲泥微相。研究区油气分布主要受岩性和物性控制,局部被断层遮挡,储层物性和舍油气性受沉积微相的控制。通过对沉积微相和油气分布的研究,可以为油田的后续开发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魏立新 《内江科技》2012,(1):155+162
在陆相地层中,对沉积相尤其是对沉积微相的研究,是勘探开发隐蔽油气藏的重要工作。到目前为止,这项工作几乎都是地质工程师应用定性方法综合分析钻井取芯、岩屑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来进行研究的,其结果与工作人员的经验密切相关。沉积微相研究必须依靠大量的岩芯资料和测井资料。岩芯资料是沉积相研究最重要的信息。但是,研究区内取芯资料往往是有限的,对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必须借助测井信息。随着测井学科的迅速发展,丰富的测井信息已成为研究地层的沉积学特征的强有力手段。近两年来,通过对普光气田陆相主要含气层系测井一沉积微相研究,最终建立了千佛崖一须家河组地层的测井相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喇嘛甸油田北东块三元复合区SIII4~10小层为例,通过密井网条件下岩心和测井资料的分析可以判定,研究区为三角洲平原环境下的水上分流河道、废弃河道、决口水道、溢岸薄层砂和分流道间泥等沉积微相.通过沉积时间单元精细划分、对比、测井相模式的建立以及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对单砂体进行识别并揭示了单砂体的分布规律以及展布特征,为油田的进一步开发调整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姚富来  乔力 《内江科技》2012,(5):115-116
本文针对范庄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难度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以西1断块阜二段三砂组(E1f23)油藏为例,阐述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根据钻井、地震、测井解释及岩心分析等资料,应用相控建模技术,分析和研究了该油藏的构造特点、沉积相体系和储层物性参数。最后运用建模软件,建立了研究区储层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和物性参数模型,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精确地数据体,为油藏的开发调整、挖掘剩余油潜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鄂尔多斯盆地新窑区,按照沉积旋回对主力油层逐级细分对比,利用岩心、钻井、测井等资料,明确了长4+5储层砂体成因类型,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亚相和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天然堤共3种沉积微相。通过基础沉积图件的编制,明确了2个细分小层沉积微相的展布,这为下一步注水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葛星 《科技风》2012,(4):168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岩性油气藏、裂缝油气藏、断块油气藏、隐蔽油气藏已称为主要的勘探目标.因而对油气藏的非均质性、各向异性的研究显得愈发重要.使用三维地震解释能够充分利用地震数据携带的大量地质信息,结合测井、地质资料综合解释,能够对地下地质体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对地震数据进行属性分析来提取并优选与地质特征有关的地震属性能够克服用单项信息进行储层预测的地震信息的多解性,所以对区域进行精细的三维地震解释和地震属性研究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任翔 《内江科技》2009,30(11):104-105
本文以岩心和测井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安塞油田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的泥岩颜色、岩性特征、粒度分布、沉积构造、生物化石及测井相分析的研究,确认该工区长6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将其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河道侧翼、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前缘席状砂6个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砂体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根据岩石学特征、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在综合考虑宏观沉积背景的基础上,建立了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不同时期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模式,分别为指状砂体模式、朵状砂体模式、坨状砂体模式三种,为储层有利储集相带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王峰  岳强  谭霞 《内江科技》2012,(3):160-161
测井曲线是地下地层的各种物理性质沿井孔深度变化的响应,它的各种形态特征表征着不同的地质信息。以泌阳凹陷王集地区为例,通过对关键井段岩心的观察,综合测井曲线等资料的响应特征,建立对应的岩性电性关系,并推广至未取心井段进行沉积微相分析,从而对整个工区的沉积微相进行系统的识别和研究。王集地区核三段沉积微相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支河道间湾、河口坝和前缘席状砂微相。  相似文献   

16.
魏三妹  吴剑 《内江科技》2010,30(1):96-97
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域构造概况、岩心、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认清了辽河油田台一块Es1Ⅱ和Es1Ⅰ油组的沉积特征和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认为油组储集体发育的是一套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其沉积微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微相。根据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研究了沉积相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并得出研究区该时期存在双物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焦巧平 《内江科技》2012,(11):123-124
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为曲流河沉积,并细分为7种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研究表明馆上段层内、层间和平面均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研究认为,沉积微相对储层非均质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沉积微相对砂体和油层的展布、孔渗的变化、层内非均质性、夹层和微观孔喉分布上。此研究为埕岛油田调整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垦利10-1油田沙三上亚段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储层横向变化快,使得对该亚段内沉积体系识不清楚。以明确沙三中亚段沉积相类型以及特征为目的,以沉积学和地质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岩石颜色、岩性特征、沉积构造、地震响应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垦利10-1油田沙三上亚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在该亚相内利用测井相标志可进一步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以及水下分流河道间等4种微相;在沉积微相特征和地震属性的综合研究基础之上,剖析了沙三上亚段辫状河三角洲的时空演化规律,认为沙三上亚段辫状河三角洲由多期朵叶体相互叠置而成,平面上由北向南展布,从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到高位体系域的垂向演化序列来看,朵叶体的发育程度呈现由大变小再变大的特征,反应了进积、退积再进积(加积)的沉积样式。最后依据沉积相的时空演化特征,总结了沙三上亚段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模式。研究成果可为油田下一步滚动勘探提供地质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Y油田为例,探讨应用测井、地质和地震资料及标点过程方法进行沉积微相三维建模的方法,并研究了该区砂体的定量结构模式和概率分布.结果表明:Ng2组砂体的结构模式近似于"千层饼"状;东营组砂体的定量结构模式为"迷宫状".综合多学科资料,可以有效的提取三维相建模所需要的地质统计学参数及概率关系,进而建立符合研究区地质特点的沉积相模型,并对储层预测的多解性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20.
综合运用地震、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利用储层地震学、沉积学及地质统计学克里金等方法,以Petrel建模软件为平台,利用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黄金带油田主力油层的三维地质模型,包括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及储层属性模型等。将所建地质模型应用于数值模型并进行历史拟合,拟合结果表明所建地质模型真实的反映了研究区地质情况,为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掘、井网调整等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